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导师亲自做实验和亲自指导(培养)学生都很重要 精选

已有 10718 次阅读 2010-3-2 22:43 |个人分类:个人随感|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教育

(将此文修改了一下,将转载改为原创了。特此说明。)
这几天偶尔看看科网,读到几位老师讨论导师是否需要亲自动手做实验的话题。说心里话,如果真的喜欢做科学研究的话,任何时候只有亲自动手实验才能体会到那种发现的快感。当然,当今情况有各种复杂原因,包括研究生数目、研究经费多少、考核评价方式、论文数量的角逐,甚至评奖、晋升等等,已经很难让一位学者悠闲地享受那种纯朴的科研的快乐了。如果真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痴迷程度,估计很快就被晴天霹雳震醒的,意味着很快就被淘汰出局了。看看周围就知道了,本来科学家的那点智慧已经被管理者们充分调动起来了,在获取经费的道路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时国家的各种特殊政策和人才计划又进一步刺激了不同人群的敏感神经,真正用在科学发现上的智慧已经不多了。由于部分人只知道数数和计件,那么科学发现的快感已经不是发现的过程而是现成的果子了,甚至是荣誉了,这样研究生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不管研究生们采集的是青涩的果子还是熟透落地的果子,亦或是刚熟透的果子,统统可以计数,以获取那些廉价瞬时的荣誉。这就使得科学研究这个职业过于功利化了。本来,导师自己享受到的那些快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当了导师,引导着学生一起继续享受这个过程,学生从中体验和长大,然后代代相传,事业永恒,探索不断。可是... ..
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学者到了一定程度(年龄)、做了导师后,有责任将自己的智慧和领悟传给后人,有责任扶持后人,培养后人。个人发展很重要,只考虑个人发展,不培养人才,也是个问题。
 
现实就是现实,不能逃避的,人在江湖,很难左右。记得研究生数量少的时候,与研究生一起实验是很自然的事情。学生做实验的时候,时常在旁边看看,也是很平常的。但是,现在每年2个左右的学生,已经感到很难对每位学生进行具体指导了,只能尽力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进展,尽力能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数据。所以,有些时候的确十分想亲自做点实验。再有,导师们能坚持追踪和阅读相关文献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几年前(2002年?),读到韩启德先生的一篇文章,他呼吁中青年学者要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实验台上。今天在我的计算机上找到了当年保存的这篇文章,贴出来与大家分享。
我也赞成,年轻学者不要太早当甩手掌柜,那样对于个人成长没有好处。个人的经历和经验,对于日后的发展是很重要的。腹中空空的人,面对聪明的学生是没有底气的,当然也是难为人师的,“学为人师”不容易。
 
(王德华 2010.3.2
*****************************
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实验台旁
韩启德
 
当前浮躁的学风有其社会基础、历史、思想与制度根源,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克服浮躁学风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从眼前一点一滴做起。在此,我仅提一个倡议,就是:让我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实验台旁
 
我遗憾地看到,有相当一批中青年学者过早地离开了实验台。我们有些留学回国人员,在海外取得学位,完成了博士后的训练,在回到国内的实验室后受到很大重视。学校为他们提供实验室条件与启动基金,给他们配备助手,在招收研究生方面也给予倾斜。他们很快,并且自认为理所当然地当起了老板,而老板的任务似乎就是去定计划、争资金,作报告,指挥学生,修改论文。他们越来越少甚至停止亲手做实验。实际上,不仅是留学归国人员,我们不少完成国内博士或博士后学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也觉得没有研究生干活无法进行科研。这股风似乎越来越盛,学者们在实验台旁的时间越来越少,离开实验台时的年龄越来越早。以致在不少实验室里,好像永远只看到研究生在工作。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现象!
 
回顾科学史,绝大多数重大科学发现都是科学家在亲自实验中得到的。而这些意外所见只对有准备的头脑有意义。本人不亲自做实验,不亲自观察,很多这样的机会就会白白地丢失,这是其一。自己不亲手做实验,实验技术就越来越生疏,当下属或研究生在实验中遇到技术困难时,就不会有能力帮助他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是其二。最后,不直接接触研究对象,长期从书本到书本,从数据到数据,就会对科学问题失去直觉和灵感,创造力将由此枯竭。回忆我自己的经历,最具创新力、最出成果、效率最高的时期,是我带领少数几位年轻人并亲自动手做实验的那几年。环顾周围,也大致如此。
 
如果扩大到临床领域来看,道理也一样。记得吴阶平院士曾向大家介绍自己学习临床的经验。他在年轻时,对每一位阑尾炎病人,从术前病史、症状、体征、各类检查,到手术过程,到术后病理检查都作详细记录并仔细琢磨,他发现没有一例病人是相同的,从中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当年肾结核病人很多,他也坚持这么做,最后发现一侧肾结核可以引起另侧肾积水,这一发现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
 
过早离开实验台,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上讲,基金申请过程繁复,得到基金后又有搞不完的检查、评审与写不完的报告;刚刚得到一点成绩,又要求报奖,层层报,重复报;科研资金管理死板,仪器试剂定购手续繁琐,杂事丛生;非业务会议过多,特别对小有名气的学术骨干,各种各样的会议数不清,道不明,推不尽。种种事情落到一个人头上,剩下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从主观上讲,还是一个对科学的追求问题。如果从事科研活动是出于对科学的热爱,出于对研究对象的浓厚兴趣与强烈的好奇,那么外界干扰再大,也还是能潜心研究,始终不离开实验室的。
 
北大的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曾在1918年北大开学典礼的演讲中强调: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要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不错,我们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已经有一点资格了;但希望大家时刻不要忘记,我们要的不是资格,而是学问,而学问是需要自己一点一滴地做出来的。让我们大家多亲自动手做些试验,多花一些时间与精力在实验台旁。这样我们的浮躁就会少一些,学风就会好一些,科学发现就会多一些,学问就会长得快一些,为什么不呢?
说明:上网搜索了一下,此文有多个版本,科学时报也发表过一个版本。时间应该是2002年前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299101.html

上一篇:我正讲着课,看着学生起身离开课堂
下一篇:《科学新闻》关于博士生培养对我的采访
收藏 IP: .*| 热度|

25 李传亮 王琛柱 刘伟 李丕鹏 吴飞鹏 刘立 唐小卿 朱教君 吕喆 苗元华 柳东阳 蔣勁松 李学宽 王晓东 张水 刘晓瑭 饶海 李红周 李毅伟 高绪仁 王长明 neilchau pkuzeal zhangbofxj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