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通生命,天地有大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shui 一个不务正业喜欢瞎起哄的坏学生,时不时对着墙壁念上两句经

博文

我读过的几本书(II)

已有 5096 次阅读 2010-2-28 10:10 |个人分类:成长经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书籍, 成长经历

现代佛学---霍韬晦

霍会长一直致力于推进佛学现代化,这本书算是他的论文集。个人还是很喜欢佛学的,弘扬佛法的话语不用多加引用,躬身实践一下便知晓其伟大之处,真真是偶得一隅便有张弛自若之感。像玄奘、马可波罗、汤若望、利玛窦、李约瑟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促进人类文化交流。每每谈到此,便念起了王国维、陈寅恪、熊十力、君毅、牟宗三、黄仁宇等等先辈。这些名字都沉积着很深很深的文化份量。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学物理的人要想真正的懂物理,哲学是必修课。先生是俺老乡,从长辈们的口中还依稀能了解到。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很多本这种书都是给洋鬼子讲课的讲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何时能回归…… 最近国学的势头很强进,俺也想起了10年前学易经、学孙子兵法的狂潮,再想想许久之前一波又一波的批判中医,俺也就只能“坐看风雨起伏”!

历史的经验---南怀瑾

做学问着实得有青灯古壁下耐得住寂寞的隐忍。无论众人如何每况愈下、社会如何污垢不堪,总得有人让这个浮躁的社会安静下来,给世界留下一片净土,给他人、给后人一份儿自信和心安。很多情况下,不是你选择了社会,而是社会选择了你,太多太多的东西都是命中注定的。所有的历史都是现代史,铁肩担道义的这群人从来就没有消失过。

明朝那些事儿

之前,鄙人很不喜欢看这种类似于有点儿八卦的东西。国人在意的不是那些个精进勇猛的过程、那些个锲而不舍的精神,唯一在意的是奇闻轶事,因为那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个电子读物是在同学的推荐下看的,当时只看了前半部分,之后多多少少改变了一些偏见。发觉其实八卦也是很有意思的,当然这得是很到位的讲,而不是乱扯一通。像“命运骰子---量子力学史话”之类的读物也是不无裨益的。

遥远的救世主---豆豆

当初是因为满大街都在放映的“天道”而结识这本书的。说实话,我几乎不看这种纯粹文学的东西,而其它的都能接受。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台词就是,老丁对佛门净地能不能抽烟的回答“栏内是净,栏外是土,靠着栏杆就能抽”。或许吧,这就是“法自然,如来”之境。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邓遂夫

不怕大家笑话,我是看过这本书后才知道什么是“红学”,什么才叫做求证,什么是治学,原来一部书还可以如此的考究,试想一种社会现象、一种历史文化也能做很深的考究。所有的所有,翻到最后的都是人性。想想现在的很多人无所谓治学,辗转抄袭成风,几乎没有任何学术道德可言。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

四书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甚至于还会更远。朱熹注解的版本,跟现在教育部社科司编的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差不多。现在的知识分子,是不是也该读读前辈们读的书呢?

 

=====================================================================

鄙人不才,来自一个地方师范院校,能接触到的书籍、报告、讲座是屈指可数,凭着对高中时不学无术、自惭形愧的懊悔和对自己当下命运的不甘,整天都躲在图书馆里。世上有那么一群人,从未停止过思考的脚步,更“不幸”的是还有人与哲学不见外。

 

当每个人回首成长的道路时,可供追忆的东西不尽相同。以前身边的很多同学在记忆里留下的是游戏、美女,而之于我却只剩下这些了。很多人眼中,所谓的“80后”上网多半是聊QQ、玩xiaonei、种菜,可还是有那么一伙人整天拿网络当成图书馆来用。以至于有时候连我自己都分不清究竟谁是非主流。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3132-298329.html

上一篇:我读过的几本书(I)
下一篇:究竟现在还有多少人到学校是来学习的?
收藏 IP: .*| 热度|

2 高绪仁 焦宏远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