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研究所新址位于北京北郊的科学园区(朝阳区大屯路)。由于上课时间是下午1:30开始,因此每次去上课都是匆匆吃完午饭就抓紧时间向玉泉路赶。这个上课时间恰恰是研究生们容易犯困的时候,我一直认为这个时间不是很合适。在上课的时候,时常看见有些学生强打着精神听课,犯困的时候眼睛吃力地睁着,也有些同学干脆爬在课桌上小睡一会。对于这些现象,我非常理解。有时候看见犯困的同学多了,就干脆早些课间休息,让大家抓紧小睡一会儿。要知道,我也困呀。
2008年的两次课结束时,我给学生留了思考题,并告诉同学们只要理解了这些题目,考试不会有问题的。我留给大家的复习题是:
• 如何理解进化生物学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地位?
• 如何理解Adaptation 的概念?
• Natural Selection (Sexual selection)?
• Trade-off ?
• 如何理解现在的生物体是一个折衷,而不是优化的(最优)?
• 什么是August Krogh 原则?
• Proximate and ultimate causes?
• Adaptation to: Cold, Hot (desert), and others?
• Body size and Allometry?
课程结束时,我这个方面的考试题目是:“如何理解现在的生物体是一个折衷,而不是优化的(最优)?(10分)” 和“什么是August Krogh 原则?(5分)”。考试方式:开卷考试。
对于第一题,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一些,只是回答的层次和深度有些不同,总体看还不错。实际上我更喜欢的答案是不局限于我讲的内容,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生物体进化的理解,或者自己课后通过查阅一些资料总结的一些新的理解。有一部分同学是根据自己平时的知识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的,自然这些同学一般会得高分。
遗憾的是关于“什么是August Krogh原则”这道题目,参加考试的130名同学中只有26名同学回答正确。所谓August Krogh原则是说“对于几乎每一个(生理学、生物学)问题,都有一种适合的物种用于研究”。其实我在课堂上讲授时曾反复强调过它的重要性。我还特别强调了这个原则在组学(-omics)时代的重要性(如模型动物线虫),强调了模式动物的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如果蝇、小鼠等)。为了加强印象,还进行了提问和讨论。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只有26位同学记住了。
我简单分析了一下试卷的相关信息,共有24个单位的研究生选修了这门课,研究生的专业包含植物学、基因组学、遗传学、动物学、生态学等等。动物研究所选修人数是27人,有10人回答正确 (有37%的正确率, 10/27)。动物所研究生人数占选修人数的21%,回答正确率占回答正确人数的38%(10/26)。关于这一点我还是感觉比较欣慰的。由于主讲的老师主要是从事动物(昆虫)等相关研究的,因此动物所研究生的这个结果也在情理之中。
这么一道小题只有20% (26/ 130)的回答正确率,着实有些遗憾。当然首先作为主讲老师一定是要负有主要责任的,至少是讲课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所强调的内容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也没有让学生留下印象。这样看来,我的讲课方式或者技巧真的有些问题,需要改进。我反复强调的内容竟有这么多的同学没有任何印象,这的的确确大大挫伤了我的自尊。真的需要认真反思!
有几个主要原因:没有给学生课件!因此学生无法复习,考试时没有可以参照的内容抄!记得有一年的考试,有一道题的判卷老师过于认真了些,发现十几份卷子的回答几乎是一字不差。老师有些不理解了,推断考试时可能有互相抄袭行为。其实多数同学的答案就是ppt上的简单内容,没有任何的扩展。看来讲了半天课,学生没有将主要内容记录下来,课后也没有翻阅相关资料或进行相关复习,就记住了课件上的几句话。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在讲解这个内容的时候,正值同学们犯困的时候,精力没有集中。是不是这样呢?如果有研究生院的同学读到这篇文章,希望提出不同看法。我这也是推断的,可能有误。
我上课不喜欢给同学们课件,尽管有些同学提出来拷贝课件,我一般都委婉拒绝。有几次熬不过,加上助教也多次要求,我给过几次(没有图片),但往往很遗憾地发现,考试时同学们的答案就是课件上的几句话,有时候连格式都是一样的(如ppt是以表的形式表述的某个内容,学生答题时也是按照这个表的格式)。不愿意给课件,我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1)课件上选用的一些照片、图或表是为了上课准备的,主要来自网络或反拍的有关书籍上的,有些我并没有注明确切来源,有些还可能涉及到版权问题,不能随便扩散。但由于是上课,用于教学,一般在国际上还是可以接受的;2)我讲课时,不希望研究生们埋头忙于记录,希望他们能多听,跟着我讲课的思路走,记住要点就可以了。我反复强调,希望研究生们不要太看重考试,他们已经考了很多年了,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就学会了考试,没有刻意去培养自己思考,更没有有意识去培养和挖掘自己的学习兴趣,我希望他们在研究生阶段要尽量摆脱这种局面,以思考为主,以培养和挖掘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兴趣为主,
从往年的考试情况看,研究生们一旦得到了课件,考试时往往就是按照课件抄一抄。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考试实在是没有什么用处的。研究生的自学能力都已经很强了,如果还是抄抄课件,希望得个高分,那研究生的学习态度和目的就错了。作为研究生,一定要区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知识是可以学的,多读书就能获得知识,但能力可不是学来的,虽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需要知识来支撑的。没有一定的知识面,在相关能力的提高上一定是受到限制的。如你可能读了很多关于论文写作技巧的书籍、专著和文章,讲起来也可能会头头是道,初听起来真是一位大专家了,但再仔细听,一定会有些空。如果你经历过写论文的过程,经历过修稿、退稿的反复过程和磨练,你的感受和理解就完全不同了。在写作能力这个方面的提高肯定与只是读几本书而没有写作经验的人要强很多了。研究生阶段应该重视能力的培养,科学研究这个职业需要科班训练,需要培养职业操守(也就是有些学者认为的professionalism)。科学工作者是有职业操守的,如数据的真实性,对社会的责任(结果的无限放大)、不能剽窃和抄袭等等。
我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希望研究生们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能够告诉我你们的想法。研究生的课程怎么讲?到底有没有必要开设?研究生上课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只是为了学分,自己根本没有什么兴趣… … 那我就明白了。如果这样,你想听我一句话的话,我说硕士期间好好做,不要读博士了,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是很无聊的。生活这么美好,有很多可以让你快乐的行业,你还是慎重思考一下,早些解脱吧。记得几年前有位老师说得非常好“不要让Science 折磨你,你也别再折磨Science了”。
望着我记录下的24个单位的名单(科学院23个单位,一个高等院校)和每个研究所的选修人数和回答正确的人数,不知道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 不过我已经向研究生院说明下午1:30上课时间不是很合适,研究生院的老师很爽快地将下半年我主讲的《动物生态学》的上课时间改为2:30开始上课,这样研究生们是不是就可以好好睡个午觉了。希望能有个好效果。
(王德华 2008.6.1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