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警惕“三年自然灾害”重演:旱涝18.6年周期

已有 10638 次阅读 2010-2-6 07:06 |个人分类:灾害预测|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干旱, 月亮赤纬角

警惕“三年自然灾害”重演:旱涝18.6年周期
                  杨学祥

    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2月5日,云南全省作物受旱面积已达2243万亩,其中重旱1537万亩,干枯385万亩;有490万人、334万头大牲畜因旱临时饮水困难。

    18.6年是典型的潮汐周期,月亮轨道与地球赤道之间的夹角称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为28.5度,最小值为18.5度,变化周期为18.6年。郭增建等人在1991年提出月亮潮迫使地球放气的观点,当月亮赤纬角最小时,它的直下点远离中国主大陆,所以在主大陆引起的地壳鼓起就小,因之地下放出的携热水汽就少,这样就不易诱使热带气团与高纬冷气团在中国大陆上相碰,因之雨量减少,会形成干旱,历史上,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1941-1943年(河南大旱)、1959-1960年(山西大旱)、1977-1978年(山西、长江中下游大旱)、1995-1997年(华北、辽宁、吉林等地连续4-5年大旱)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旱;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1932年(松花江大水)、1933年和1935年(黄河特大水)、1951年(辽河大水)、1969年(松花江大水)、1986年(辽河大水)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的大气潮和海洋潮最大幅度的南北震荡可激发冷空气活动,从而增大降雨机会。

    拉马德雷冷位相使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的干旱加剧,使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的低温冻害加剧。2005-2007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极端冷事件频发;伴随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的到来,极端干旱事件也将越来越频繁。

    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因而也是未来可能的严重干旱的爆发时期。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我们认为,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未来十年极端干旱事件也将越来越频繁。我们必须做好预防严重干旱发生的准备。   

 


附件1: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08-9-16 20:13:41
 
未来旱灾:2014年至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最近,“拉马德雷”频繁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甚至有人惊呼:拉马德雷气候冷相位的到来或将重现中国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后期中国粮食难言安全,未来中国必将伸手向世界要粮[1]。人们不禁要问:拉马德雷与自然灾害有何关系?

2008年初中国南方50年一遇的冰雪冻灾把拉马德雷现象推向前台,它能加强拉尼娜现象,是中国南方严重冻灾周期性发生的原因。统计表明,强拉尼娜现象、8.5级以上强震、中国南方和北方严重低温冻害、南极海冰增长、飓风和台风增强、世界粮食危机以及流感世界大流行都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PDO)。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PDO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20年至30年。近100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1890年至1924年,而1925年至1946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1947年至1976年,1977年至90年代后期为“暖位相”。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厄尔尼诺现象变得强烈。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拉尼娜现象变得强烈[2]。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中国东北严重低温冷害年1957、1969、1972、1976年都是厄尔尼诺年[3]。

依照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统计图[4],1954-1955、1964、1977年湖南最严重的三次低温冻害得到验证。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超过4天的年份有1955(拉尼娜年)、1957(厄尔尼诺年)、1964(拉尼娜年)、1969(厄尔尼诺年)、1972(厄尔尼诺年)、1977(厄尔尼诺年)、1984年(拉尼娜年)。其中,6次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次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最大值年的集中时期,1954-1955、1964、1977年湖南最严重的三次低温冻害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2000-2030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8年初中国南发发生了50年一遇的严重冰雪冻灾,低温冻灾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5]。

准60年的拉马德雷冷暖位相交替周期表明,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印尼地震海啸已经揭开了自然灾害再现的序幕,根据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和灾害准60年周期,2010-2020年全球气候剧变,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和70年代前苏联农业歉收可能重演。历史的教训仍然历历在目。增加粮油储备,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是当前不容置疑的燃眉之急。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减肥,电荒和水荒呼唤勤俭节约、量入为出、保护资源的务实政策。2007年世界粮食危机验证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粮食变化特征[6]。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为1959年、1960年和1961年,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其另一个天文特征是,1959年-1960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蓝永超研究员根据代表黄河上游流域径流动态变化的唐乃亥水文站1920年至2004年的径流系列统计资料,以及此间数十个气象站四十余年的降水观测数据得出结论,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黄河大体上经历了五个枯水期和四个丰水期。每个丰、枯水期段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枯水期持续时间为四至十五年,平均为九年;丰水段持续时间为七至十四年,平均为九点二五年。黄河上游每个丰、枯水周期平均持续时间基本相同,一个完整的丰枯循环周期大约在十八年左右[7]。

18.6年是典型的潮汐周期,月亮轨道与地球赤道之间的夹角称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为28.5度,最小值为18.5度,变化周期为18.6年。郭增建等人在1991年提出月亮潮迫使地球放气的观点,当月亮赤纬角最小时,它的直下点远离中国主大陆,所以在主大陆引起的地壳鼓起就小,因之地下放出的携热水汽就少,这样就不易诱使热带气团与高纬冷气团在中国大陆上相碰,因之雨量减少,会形成干旱,历史上,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1941-1943年(河南大旱)、1959-1960年(山西大旱)、1977-1978年(山西、长江中下游大旱)、1995-1997年(华北、辽宁、吉林等地连续4-5年大旱)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旱[8];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1932年(松花江大水)、1933年和1935年(黄河特大水)、1951年(辽河大水)、1969年(松花江大水)、1986年(辽河大水)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水[9]。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的大气潮和海洋潮最大幅度的南北震荡可激发冷空气活动,从而增大降雨机会。

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因而也是未来可能的严重干旱的爆发时期。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必须做好预防严重干旱发生的准备。

我们认为,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10]。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6],天灾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难。

2007年世界粮食危机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  中国粮食安全——从数字到政治的思考。中国食品产业网 (2008年9月9日14:21)。http://www.foodqs.com/news/gnspzs01/200899142130348.htm

2.  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拉尼娜事件导致冰雪灾害.2008-02-04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2/04/content_732105.htm

3.  杨学祥, 杨冬红, 安刚, 沈柏竹. 连续18年“暖冬”终结的原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35(sup1): 137-140

4.  丁一汇. 透视“大雪灾”. 日期:2008-02-24  来源:文汇报,科技文摘。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0802/t20080224_1768467.htm

5.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6.  杨学祥. 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富国对穷国的掠夺?发表于2008-4-22 10:48:41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542

7.  王华, 李伯阳. 黄河上游将转入新的丰水期 15年的枯水期将结束[EB/OL]. 2005年10月22日. 中国新闻网http://news.tom.com/1988/20051022-2577210.html

8.  郭增建, 秦保燕, 郭安宁. 地气耦合与天灾预测[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6. 165-188

9.  杨学祥.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J].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1, 21(1):15~23

10.   杨冬红 , 杨学祥.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4):5-12。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附件:

云南等地旱情加剧 国家防总启动Ⅲ级响应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6日05:03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5日电(记者 姚润丰)记者5日从国家防总了解到,针对云南等地旱情加剧,国家防总当日召开了紧急会商会,研究分析旱情形势,紧急启动抗旱Ⅲ级应急响应。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介绍,国家防总和国家减灾委已组成联合工作组赶赴云南省重旱区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并看

  望受灾群众,慰问奋战在抗旱一线的干部群众,协助地方解决抗旱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2月5日,云南全省作物受旱面积已达2243万亩,其中重旱1537万亩,干枯385万亩;有490万人、334万头大牲畜因旱临时饮水困难。

  国家防总还向云南、广西、贵州、重庆、四川等受旱省(区、市)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受旱地区切实加强当前抗旱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全力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着力强化抗旱水源调度管理,努力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切实加强抗旱指导和服务;落实水库供水、打井、调水以及拉送水等各项措施,确保旱区群众用水安全。

  目前,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已经率领由民政部、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组成的国家防总工作组赴云南省检查指导抗旱工作。国家防总还在前期安排云南、广西5000万元特大抗旱资金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地方抗旱救灾工作的支持力度。

  张志彤介绍,云南省目前已投入抗旱劳力640万人、抗旱机动设备22万台套、机动运水车12万辆次,完成抗旱浇地922万亩次,临时解决了425万人、242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http://news.sina.com.cn/c/2010-02-06/050319640084.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3004.html

上一篇:未来10天北方雨雪增多 局部降温可达10℃和潮汐组合对比
下一篇:中外专家对2010年预测:低温、暴风雪和干旱
收藏 IP: .*| 热度|

5 朱志敏 钟炳 杨正瓴 吕喆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