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lexityworld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b00011127

博文

境内博士与狗不得入内

已有 36395 次阅读 2010-1-19 17:2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去年努力想帮助某高校物色优秀的年轻教师。最终纳入考虑的十几位候选人:一半来自海外,一半来自国内。这些人都比我厉害多了,但是互相比较,我还是看好两位“境内博士”,一个来自中科大,一个来自东南大学。遗憾的是,学校不想要境内的,我们又没有发现合适的“境外博士”,于是就不了了之了。年底的时候,又看中了一个复旦的,一个上海交大的。在我看来,复旦和上交在上海应该算是王牌学校,通行无阻了,而且这两位确实非常优秀。领导叔叔虽然支持我们,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难处:“现在学校人事的方针政策就是引进海外的,境内博士即便学院统一引进,很可能人事处通不过”。到底能否最终引进,能否最终通过,我心里也是个未知数,但这些经历真正让我感觉到了“境内博士”的尴尬。
 
北师大在复杂性科学方面的研究独树一帜,尤其是狄增如老师,是国内的一面旗帜。狄老师组里面最优秀的博士生叫做胡延庆,水平多高我不好说,反正比我高多了。以前狄老师暗示过要把老胡留下,可是去年成都开会的时候,我无意问到此事,狄老师很郁郁的样子:北师大不留本校的博士生,我也无可奈何啊!后来我了解到,不仅本校的不要,本国的博士也基本上没有空间。
 
今天看到了志鹏兄的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8194 和王铮老师的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u/%E7%8E%8B%E9%93%AE/ 才知道“境内博士”的前景是如此的黯淡。志鹏兄提到的985高校,胆敢明确说的,可能只是一个,但是私下里这样操作,或者几乎这样操作的,是绝大多数。而且不仅仅是985,包括211和莫名其妙的大学,都已经开始悬挂“境内博士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了。
 
几年前象我们中科大这样的博士学位在找学术职位的时候还很吃香。虽然比不上柳如是、陈圆圆“王公贵人掷千金不得与会”,但也可以扭捏作态,有所选择。而如今“境内博士”面对的是一个血淋淋的买方市场:乳房小了不要,大而无型也不要;叫床声音太大了不要,温文尔雅的也不要——多少境内英雄,空有一身好淫,却卖不出去!更悲哀的是,同样一身肉,只要挂上了洋牌子,便是有些花柳之晦,亦可淫行天下。
 
我并不希望高校给境内博士特别的优惠,只希望有一种基本的公平。即便洋博士平均水平的确优秀一点,至少也要在同一个平台上比较,因为境内博士优秀拔尖的不乏有人。如此崇外歧内,国内高校不可能再招收到优秀的博士生,科研后续力量堪忧;且我已经从多个高校感觉到一种土洋对峙乃至对抗的潜风,如此恐怕很多高校空怀引进而至先进的美好愿望,却得个破烂罐的结果。
 
此乃攸关我国科教未来之大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75-288693.html

上一篇:三亚拓展照
下一篇:境内博士免入之根源——人才结构性失调
收藏 IP: .*| 热度|

89 全嬿嬿 陆泽橼 黄玉盛 武夷山 赵星 唐凌峰 王铮 薛长国 刘全慧 王富 王桂颖 鲍得海 王海辉 刘耀 章成志 何凌云 武际可 邵伟文 陈儒军 刘进平 赵明 朱志敏 王涛 蒋敏强 王号 郭薇 吴飞鹏 陈安 吴渝 杨秀海 王培会 许小可 李宁 马丽丹 何学锋 张丽娜 刘颖彪 戴朝华 瞿泽辉 吕喆 刘建国 盖鑫磊 赵振华 张子柯 苗元华 贺天伟 刘天亮 张芳 李学宽 年福忠 顾世建 侯成亚 霍艾伦 纪鹏 许培扬 袁细国 杨辉 唐常杰 吴锦宇 田明伟 徐耀阳 曹世雄 陈旭宁 行敏锋 丛远新 吕琳媛 刘立锋 李海峰 蒋华平 王庆祥 胡柯 王茹 陈中明 闫文彩 shiyongjin 侯振宇 glaive lihb734 jren01 yinglu chtang baffin2010 daliang ydliu xchen uestcat hangzhou zengfeng micalhe

发表评论 评论 (68 个评论)

IP: 183.64.203.*   | 赞 +1 [67]Chinakevinyu   2015-10-3 10:11
哎,国内周涛们与国内被拒。
涛老师,您去年收了四名统考硕士生吗。
IP: 82.139.117.*   | 赞 +1 [66]梁森   2012-1-12 07:12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分襄阳南阳。
回复  这个问题到现在是愈演愈烈
2015-8-3 08:07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IP: 117.32.153.*   | 赞 +1 [65]livingfish   2010-5-4 17:51
博主所言一针见血,乃真性情之人。
可惜现在是外行领导内行的多——国内学界的官僚习气害人祸国啊。
博主回复:会慢慢好起来
IP: 119.56.91.*   | 赞 +1 [64]huayuwujie   2010-4-25 09:05
64] 标题:
发表评论人:laio [2010-1-29 11:14:22]
您好,请问跟您读博后能拿多少工资?

博主回复:谢谢楼上咨询。
做得很好15w-20w,很差8w,一般情况10w-12w。
当然,还有一些不便公开的收入,可以具体讨论。
另外,博士后是合作关系,大家是同事,不是跟我做,很多具体计算工作可能是我帮楼上打下手。
偶不是博后,所以啦,只能远观。
博主回复:^_^
IP: 133.5.19.*   | 赞 +1 [63]张雪峰   2010-4-16 13:54
国外也不见得好哪去
请参看《东北某“985”高校 日本大学牛气招聘》---本人博客

现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多 浮于事的人多 干正事的人少
博主回复:SB学校,鉴定完毕
IP: 123.235.211.*   | 赞 +1 [62]辛宝贵   2010-2-21 23:36
悲哀!建议该文的题目换成:“狗眼看人低:高校招聘的悲哀”,那些负责人事的人,在骨子还有洋奴性呀。不过,过几年,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真高了的时候,就会好许多的。
博主回复:悲哀多了就成杯具了
IP: 202.38.68.*   | 赞 +1 [61][游客]haifengzhan   2010-2-1 13:17
发表评论人:[游客]nameless [2010-1-30 13:51:26] ip:202.38.78.*
"成电博后工资这么高?早说啊 我就别费那劲了 给你打下手好了 :-)
博主回复:你就知道假打!"
nameless的水平太高,周涛知道你说的不足以相信.我这样的水平又太次了,他又不想要.难呀!!

博主回复:你毕业了来成都嘛,指导我们工作,正好我们有传播方面的项目。

我怕Michael Small和汪老师都把你抓得紧紧的,你跑不掉!
IP: 134.21.246.*   | 赞 +1 [60]胡延庆   2010-2-1 01:22
太抬举我了。这几天和周兄在一个办公室工做,才真实感受到周兄的优秀!不仅人非常智慧,而且工作量至少是常人的两倍!顺便祝贺一下他们的第一篇PNAS的文章发表!!!
博主回复:我日,我是笨所以只能拼命工作!
IP: 202.38.78.*   | 赞 +1 [59][游客]nameless   2010-1-30 13:51
成电博后工资这么高?早说啊 我就别费那劲了 给你打下手好了 :-)
博主回复:你就知道假打!
IP: 202.38.68.*   | 赞 +1 [58][游客]haifengzhan   2010-1-30 11:56
你的博后是国内吗?如果国内这么高,我要是有机会我都想试一试.就是一般水平也不错.
博主回复:这是因为我会拿一些钱出来补贴。
IP: 58.213.113.*   | 赞 +1 [57]laio   2010-1-29 11:14
您好,请问跟您读博后能拿多少工资?

博主回复:谢谢楼上咨询。
做得很好15w-20w,很差8w,一般情况10w-12w。
当然,还有一些不便公开的收入,可以具体讨论。
另外,博士后是合作关系,大家是同事,不是跟我做,很多具体计算工作可能是我帮楼上打下手。
IP: 124.16.148.*   | 赞 +1 [56][游客]wei   2010-1-27 23:37
薄后就是个临时工啊。。
为了人生的完整,还是去做个博后吧
以后就算quit了也不觉得遗憾
博主回复:我正准备打广告招博后呢,看样子很难啊!
IP: 124.16.148.*   | 赞 +1 [55][游客]wei   2010-1-26 11:50
回59:
博士中科院,博后申了清华
博主回复:清华厉害啊,现在地方院校都很难招博士后了。

前几天浙大老师告诉我,浙大物理方向基本上没有什么博士后了~~
IP: 60.223.111.*   | 赞 +1 [54][游客]过路人   2010-1-25 22:06
国家面临的困难和尴尬太多了,国际竞争中的手段也层出不穷。无奈啊!被逼的。
博主回复:什么手段?
IP: 117.28.163.*   | 赞 +1 [53]王茹   2010-1-25 21:43
人生如同刷牙,一边杯具, 一边洗具. 一边是中国高校有这样丰富的人力资源,一边是生产出来的无家可归的成品....
博主回复:虽然大家都是游泳健将,但是大海时而温和时而巨浪滔天,你我局部人生,不由自主啊。
IP: 124.16.148.*   | 赞 +1 [52][游客]wei   2010-1-25 19:29
周同学很有才啊!
马上就要博士毕业了,联系了个国内的博士后,但担心两年后还能不能在好点的高校找到教职。。
形势好像是一年不如一年
博主回复:哪个地方的啊?
IP: 114.243.99.*   | 赞 +1 [51][游客]不要失望   2010-1-25 12:59
土博同样可以获得成功,仅以科大两牛人为例:
陈仙辉教授是中科大自己培养的博士,他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高温超导,在这个领域默默耕耘了20多年。平时没有上下班之分,没有工作日和节假日之分,每当有了新的进展或想法,即使深更半夜,他也会兴奋地跑到实验室。
2008年2月19日,日本科学家发表文章称,发现氟搀杂的镧氧铁砷化合物在26K(-247.15℃)时具有超导性。陈仙辉研究了日本人的成果后,认为他们没有证明这类材料是真正的高温超导体,于是立刻带领学生开始研究。
3月25日,结果出来了:这种材料的临界温度超过了40K(-230.15℃),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证明了这类超导体是除铜氧化合物高温超导体之外的又一高温超导体家族。两个月后,他们的研究论文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这一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和国内两院院士评选的当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科研成果入选2009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杜江峰教授同样是中科大自己培养的博士,也是国内最早从事量子计算技术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的科学家之一。2007年,他申请的“量子调控”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基于核自旋量子调控的固态量子计算研究”获得通过,他成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博主回复:陈老师和杜老师是非常非常厉害的。
IP: 218.82.24.*   | 赞 +1 [50][游客]不要动不动拿学校来吓人   2010-1-25 12:31
56楼的,请不要动不动拿学校来吓人。告诉你们一个数字:现在每年招的研究生超过了上世纪80年代每年招的本科生。什么“我的学校前十名”,在80年代你可能进的就在百名左右的学校,也可能根本考不上博士。
只所以土鳖没有洋鳖吃香,主要是国内招生太滥,采用的是宽进快出、宽出,很多不合格的博士占了位。当然,百万千万引进的洋鳖很多也不怎么样,也占了位。这主要是评价科研不看实质,看得是SCI数量和引用次数。项目组负责人不深入懂本项目内容,只是个项目召集人,到处引进吓唬人的人才骗取国家科研经费。
博主回复:56楼可能也不是想吓人,只是为了提高“话份”(参考《马桥词典》)而已
IP: 222.20.206.*   | 赞 +1 [49][游客]hnhyy   2010-1-21 21:24
这是一种发生在教育领域内崇洋媚外的变态表现,表示强烈的愤慨!
博主回复:同慨!
IP: 116.227.13.*   | 赞 +1 [48][游客]兄弟可以写本金瓶梅   2010-1-21 19:58
兄弟你要是写本金瓶梅肯定是世界名著,获诺贝尔文学奖,破华文文学之记录,呵呵!
博主回复:古人很含蓄,金瓶梅才有市场。
现代人信息渠道很多,文字不行了。
访问top20的网站里面,pornhub和redtube,不比金瓶梅更直接?
IP: 210.115.44.*   | 赞 +1 [47]丁甜   2010-1-21 17:09
自从认识科学网,越上越迷惘(>_<)

博主回复:我从浑噩到迷惘,是巨大进步啊。
IP: 133.6.223.*   | 赞 +1 [46]蒲生彦   2010-1-21 13:40
国内的就业歧视,岂是今天才有,一而贯之的老毛病了
博主回复:^_^
IP: 121.63.98.*   | 赞 +1 [45][游客]ycjyf   2010-1-21 12:34
"境内博士与狗不得入内"匪夷所思!也只有当今的社会才有!
博主回复:也就这几年
IP: 218.93.117.*   | 赞 +1 [44][游客]popobear801   2010-1-21 12:27
博主啊你让我等辞职读了上海大学这种学校的土博可怎么找工作啊
博主回复:我师兄原来月薪过万,工作十年,然后辞职在中科大读博士,发表PRE量级文章近10篇。

现在呢,在一个很小很小的刚刚从“学院”转为“大学”的地方任教,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IP: 210.72.136.*   | 赞 +1 [43]李忠文   2010-1-20 22:06
教育被阉割的时代。
博主回复:阉割是阉割不了的,关键是里面太监太多!
IP: 218.26.243.*   | 赞 +1 [42]薛海斌   2010-1-20 21:41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博主回复:可惜超度不了本地亡魂
IP: 134.21.2.*   | 赞 +1 [41]吕琳媛   2010-1-20 17:35
一切根源都是博士生教育的问题,人数多,质量差~~~
攻读博士是真正希望从事科研的人和有潜力的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那些犹豫不决者的避风港!!!
宁缺勿滥啊~~~
博主回复:也是啊,国内博士太多,质量完全没有保障,让招聘的同志也很头疼。

不过纵使头疼,也应该努力一个一个人公平的处理。
IP: 117.32.153.*   | 赞 +1 [40]杨志儒   2010-1-20 17:18
杯具啊,~~~~(>_<)~~~~
博主回复:我们就是牙刷,插在杯具里面,还经常被涮洗。
IP: 61.161.108.*   | 赞 +1 [39]耿文叶   2010-1-20 16:46
北师大校长是谁,想来肯定有人暗杀他
博主回复:还是那句话,学校也有自己的难处,恐怕还需要“更上面”的正确的意见。
IP: 137.189.43.*   | 赞 +1 [38]程汉   2010-1-20 16:35
其实洋博士直接回来去科研单位工作的还是少数,大多是有过post doc的经历。
在境外,没有post doc经历想找到faculty的位置是不可能的。
博主回复:只要公平就好。
IP: 59.72.73.*   | 赞 +1 [37]周能娟   2010-1-20 16:00
科学从来不分国界,优秀也不应当分国界,既然是要高举“科学发展观”的大旗,更要与时俱进、公平公正才是。越是落后的地方,眼界越狭窄,定各种死规矩,让人不得喘息,扼杀人性,哪有以人为本的精神?没有任何一个正确的评判能这样说:国外的博士就一定优秀。能不能引进优秀人才与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人才没有关联,而是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是否有慧眼,能够挑选到千里马。让那些非要引进“海龟人才”的死规定去死吧!
博主回复:完全同意!!
IP: 222.68.172.*   | 赞 +1 [36]王号   2010-1-20 15:41
推荐一招:
挂羊头,卖狗肉
博主回复:我就是这样的。
IP: 222.83.215.*   | 赞 +1 [35]马丽丹   2010-1-20 15:39
去饭店看看,那样不是土的比洋的值钱!只要洋博的领导去吃饭保证只吃土货或只吃野生的土东东,一肚子坏水才是真。都当国人神经错乱了呢。
博主回复:哈哈,饭店里面家养的是土的,山里面跑的是洋的。
去过的地方多,身价也就高了。
IP: 222.68.172.*   | 赞 +1 [34]王号   2010-1-20 15:38
王明说了:山沟沟里哪有马列,呵呵。


博主回复:王明是很耿直的一位同志。
IP: 222.68.172.*   | 赞 +1 [33]王号   2010-1-20 15:37
自己培养的博士不要,国内培养的博士不要,
他们想捂死自己吗?
博主回复:是捂死自己的博士,捂不死自己!
IP: 113.251.221.*   | 赞 +1 [32]吴渝   2010-1-20 15:05
家花没有野花香
博主回复:可惜很多野花都是香飘多处。
IP: 221.204.9.*   | 赞 +1 [31]李毅伟   2010-1-20 14:45
到我们学校来呗。
博主回复:太原哦,好地方
IP: 85.178.142.*   | 赞 +1 [30]任泽峰   2010-1-20 14:30
现在中国的政策就是,只有海外的才是人才,境内的不是人才
博主回复:现在出国确实是一条捷径!
IP: 61.167.60.*   | 赞 +1 [29]吕喆   2010-1-20 14:09
中国的大学校门朝哪儿开?开多大?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8894
博主回复:老大你写得比我好,我给你加个注。
IP: 172.21.233.*   | 赞 +1 [28][游客]hahaha   2010-1-20 13:43
科学网有愤老、愤青
现在出现愤少了
哈哈哈

闭上眼,想一想和小姑娘讨论网络的事情,就好了

也就是少年躁动晚期
哈哈哈

博主回复:关键是不能老闭着眼。
IP: 115.61.48.*   | 赞 +1 [27]王永林   2010-1-20 13:34
土博士去地方小学校,待遇可不是一般的优厚啊。一开始是学士与狗不得入内,再往后是硕士与狗不得入内,现在是境内博士与狗不得入内,一步步增级,人尽其才乎?
博主回复:现在读个博士学位平均4年左右,但是四年时间(从2005年到2009年),博士学位已经贬值到了硕士学位甚至一下水平。

所以说嘛,就像是存钱进银行遇上通胀,还是死期的,可叫人怎么活~~
IP: 125.71.228.*   | 赞 +1 [26]瞿泽辉   2010-1-20 13:26
现在社会上不止是高校,机关企业也是沾洋高一等的。这样扩大化下去,中国的博士可以停招了。
博主回复:杯具啊杯具!
IP: 159.226.43.*   | 赞 +1 [25]张国强   2010-1-20 13:16
现在土博进高校确实挺困难的,05年左右应该算个分水岭吧。
PS:上海理工的人还没招到啊?
博主回复:你要是不留在计算所,我们不就招到一个了吗。
你的材料都没有上去,因为最后讨论之前你就留所了。
IP: 67.241.81.*   | 赞 +1 [24]张天翼   2010-1-20 11:18
哇,这么多人推荐!不知道会不会把系统弄爆掉,我就不推荐了。
对于洋博士和土博士这个问题,我记得刚读大学的时候,大约1996年,朱清时就在报纸上(科技日报?)写了要重视土博士的问题。
科大的土博士杨金龙刚上岗的时候给我们上过力学,那时候我们就认定他是个人才(不要以为学生不够格当评委,学生是最棒的评委)。后来证明果然就是。
希望周涛老弟可以成为另一个杨大哥式的人物。当然,希望你讲的普通话会比杨大哥好一些。
博主回复:朱清时先生和杨金龙老师是我崇仰的杰出人物,我和他们的距离非常大,能够通过努力看到这个差距在哪里就很不容易了,更勿论追赶了。

不过这两位普通话都说不过我,这点我可以保证!!
IP: 210.73.13.*   | 赞 +1 [23]牛凤岐   2010-1-20 10:01
权势者们又在制造新的“和谐”,直到把中国搞亡了,他们才罢休。不把学校从权势者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则中国教育无未来,人才无未来,中华民族无未来。
博主回复:哈哈,楼上太不和谐了!!
不过倘若没有楼上的危机感,恐怕将来真的会更不和谐!!
IP: 219.246.229.*   | 赞 +1 [22]年福忠   2010-1-20 09:57
这是教育行政化的必然结果,好多高校里掌握实权的领导并不懂科研和教学,也没有辨别人才优劣的眼光,于是ta们就把问题简单化了,直接看标签,洋的是上品,土的属下品。

博主回复:是有这个问题,进人的时候相关领域的专家话语权太少!
IP: 199.76.162.*   | 赞 +1 [21]唐凌峰   2010-1-20 09:49
支持!这样的政策,既不得人心,也得不到人才。英雄不论出身处,只要有水平有潜力,又何必拘泥于海外国内的呢?
博主回复:谢谢凌峰兄。
IP: 61.167.60.*   | 赞 +1 [20]王伟   2010-1-20 09:33
这个标题有点形而上。实际上部分高校,尤其是很多非985高校,出台这种政策,除了挂羊头以期后期竞争更多资源外,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教师队伍结构的考虑。这些学校在学校扩招和扩建的早期,由于缺乏对境外博士的吸引力,聘用了太多国内博士甚至硕士学士;同时又缺乏淘汰机制,在位置有限的情况下,自然更多的倾向于境外博士。
而与此相反,985高校倒是会留一部分位置给国内博士,比如说浙大,好像就是境外:境内非本校:本校=1:1:1
博主回复:王鸿飞老师提到过这个问题。
其实如果只有少部分高校这样做是没有关系的,或者说比较慢的做,也是没有关系的。
但是一大批高校集中起来“不倾向于招收境内博士”,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
我们这两三届的博士怎么办呢?
IP: 202.201.11.*   | 赞 +1 [19]赵振华   2010-1-20 09:09
这里面深层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只是简简单单教务处的原因吗?我看不像。

我想一个原因可能是,我们的整个学校的办学体制的原因。
真正懂得办学,和真正理解人才价值的学校的教授没有决策的权利。
而有决策权利的学校的领导,又不懂这些,所以为了面子工程为了以后的天天向上,就出现了博主中博文里滑稽的一幕了。
博主回复:学校也有无奈的一面,需要响应“更上面”的号召。
IP: 219.239.98.*   | 赞 +1 [18]王俊安   2010-1-20 08:52
写得好!
博主回复:谢谢。

1/2 | 总计:67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2 0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