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爱(Ai WU)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anli99 Ai WU

博文

美国学者揭开中国上古谜团(外一则)

已有 6744 次阅读 2009-12-31 16:53 |个人分类:国学评论|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文明, 古代中国

 

       

      

        美国学者班大为在其著作《中国上古史实揭密:天文考古学研究》中自称揭开了中国上古的谜团,并称其成果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为中国夏商周进行了初步断代。

       我国1996年启动的“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得出的结论和这位班大为教授1980年代得出的结论相同,把“武王克商”的年代定为了同一年——公元前1046年。他的工作有可借鉴、重视的地方。

       这位美国科学家的研究内容注重以现代天文学演算代替古代“星占学”,观点新颖独到,其中不乏“石破天惊”之处!由徐凤先博士翻译,李学勤先生作序,内文引证丰富,横贯东西,值得关心中国古文明的人士阅读。

 背景知识: 

考古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全文)

 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xszddgcjmj/index.shtml

 

——————————————————————————————————————————————

外一则

 西周重器利簋与武王克商的渊源

http://wenhua.eco.gov.cn/3/1/10/2/2009/0703/136769.html

       牧野之战,武王克商,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然而,长时间以来,人们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凭借的都是文献资料,而没有直接的实物见证。虽然说传世文献的记载还比较丰富,但毕竟不是出自当事人之手。有的真伪难辨,有的互相抵牾,还有的使人不敢采信。如《逸周书》记载武王克商的时间是“甲子朝”,司马迁也在《史记》中说“甲子日,纣兵败”。《韩非子》记载“战,一日而破纣之国”。大家知道,我国古代是采用干支纪日的,那么,难道周武王真的就是于甲子那天在牧野大败商纣王的吗?再说,一场决定性的大战真的一天就见分晓了吗?

利簋的出土,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1976年3月,陕西临潼的农民在搞水利建设时,挖到一个窖藏,出土了青铜制品151件,其中就有这件引起学术界轰动的铜簋。簋是古代盛装煮熟的稻、粱等食物的器皿,相当于现在的大饭碗。(北京东直门内大街集中了众多的饭店,是人们吃饭的好场所,故被称作“簋街”。)在祭祀或宴享时,它又是一种重要的礼器,和鼎配套使用。按周的礼制,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这件簋上半部为圆形,两侧有两只兽形耳,兽形耳上还有垂珥,下半部为方形底座。该器表面最引人注目的纹饰是兽面纹,细看,还有夔龙纹分饰在兽面纹两侧和圈足部位,并以云雷纹为地纹。

 该器最有价值的是腹内底部铸的铭文,共4行32个字。铭文开头即讲“王武征商,惟甲子朝,”这与上述文献中周武王在甲子日早上出兵伐纣的记载完全一致。铭文还讲述武王灭商七天后,在陕西阑师赏赐有功人员,“利”得到了周武王赏赐的金(商周时指铜为金),为纪念这一荣耀,就铸造了这件簋和铭文。由于簋的主人是利,所以被称为利簋。又因为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也有人称其为“武王征商簋。”

利簋的发现,使我们首次看到武王克商的实物证据,尤其是其铭文的内容同历史文献能相互印证,自然提高了相关历史文献的可信度,所以意义非常重大。

利簋的发现为青铜器鉴定提供了一件标准器。鉴定古器物时代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标准器的比较法。通过同可以确定时间概念的器物相比较,鉴别器形、纹饰、文字、色泽等要素上的异同,确定其它器物的年代和真伪。利簋是已知西周时代最早的一件铜器,其方座的器形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造型,其铭文字体扁长,并保留有商代铭文字体首尾尖中间粗的特征,堪称西周早期金文的代表作之一。

由于历史记载的缺失,我国一直没有找到武王克商的确切年代,有的只是汉代以来人们推算的年代,因为推算的依据和方法的不同,所推算的年代也不相同,据较权威的专家统计,关于武王克商的年代竟有44种说法,其年代最早的为公元前1130年,最晚的为公元前1018年,前后相差112年。1996年,我国启动了举世瞩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等领域的200多名专家,经过5年的联合攻关,于2000年10月公布了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性成果,将公元前1046年定为武王克商之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1317-282976.html

上一篇:“五帝官天下”的历史流传考证
下一篇:复杂网络是个革命性的新工具吗?
收藏 IP: 123.90.142.*| 热度|

5 武夷山 鲍得海 杨正瓴 马光文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