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书万卷 行路万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iger 只要地球不毁灭,地球科学将是人类永恒的事业!

博文

世界十大地质奇迹

已有 8917 次阅读 2009-9-18 22:35 |个人分类:科海拾贝|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地质, 世界, 奇迹

一、美国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神秘“石浪”
 
位于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神秘“石浪”是由1.9亿年前的沙丘演变而成。在不到200平方米的山间缝隙中,血红的砂岩如海浪翻腾,刚和柔的奇妙结合令人叹为观止。顺着砂岩的纹路触摸着精致的波浪痕迹,仿佛还可以感受到亿万年前沙暴的精心设计和雕刻。   

 
二、亚利桑那州的羚羊峡谷
 
羚羊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最北部,距离小城佩奇大约三十公里,是北美印地安人最大部落纳瓦霍人的属地。这里过去是野羚羊的栖息处,因峡谷里常有野羚羊出没而得名。峡谷总长约400多米,谷顶两侧的距离很窄,但由谷顶到谷底的垂直距离却高达十数米。狭缝型峡谷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也就是上,下羚羊峡谷。上羚羊峡谷亦称“裂纹” 而下羚羊峡谷则称作“螺旋” 。光线完全是自然光通过不同深度的红色岩层缝隙的折射射入洞内的,因此光线时刻在变化,一年四季,甚至每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看到的色彩都不同,置身其中,真似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魔幻世界,令人终身难忘。
  

 
三、洪都拉斯蓝洞
 
距洪都拉斯伯利兹市60英里的海域有一处叫做“蓝洞”的水下坑洞,这个大洞直径为1000多英尺,洞内水深480英尺,是冰河时代末期形成的一个石灰石坑洞。 

 
四、墨西哥巨人水晶洞
 
该洞位于墨西哥奇瓦瓦沙漠地下深处,洞深达1000英尺,洞内到处都是壮观的发光巨型石柱,有松树那么高,全部为半透明的金色和银色。晶体的形状令人惊叹叫绝。晶体形成于含有硫酸钙的地下水。由于地下一英里处是岩浆,在岩浆的不断加热下,含有硫酸钙的地下水从数百万年前就开始渗透整个洞穴,从而形成水晶洞。 

 
五、毛里塔尼亚的撒哈拉眼
 
在撒哈拉大沙漠西南部毛里塔尼亚境内有个十分壮观的圆形地貌,直径为30英里,这就是有名的“撒哈拉眼”。最初人们以为是陨石落下地面形成的,但后来地质学家认为这是地面隆起并受到侵蚀的产物,至于圆形的成因仍然是个谜。 

 
六、巴西蓝湖洞
 
巴西马托格罗索地区拥有很多神奇的地下湖泊。世界著名的“蓝湖洞”就是其中之一。其内部的钟乳石、石笋数不胜数,更有美不胜收的辽阔无边的蓝湖令人赞叹不已。蓝湖各种各样的地质风貌令人叫绝,内湖深蓝色的水更使游客留恋忘返。  

 
七、爱尔兰的巨人之路
 
巨人之路位于北爱尔兰东北海岸,看起来就象巨型石阶,把它叫做“巨人之路”再恰当不过。它是一座古老火山喷发的产物。这些玄武岩柱乍看像四方形,其实大部分都是六角形,不过也有一些是四角形、五角形甚至六角形的。最高约为12米。悬崖上部分凝固熔岩达28米厚。2005年被列为英国第四大自然奇观。 

 
八、乌兹别克斯坦的地狱之门
 
地狱之门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达瓦兹附近。35年前地质学家钻探天然气时,意外发现一个巨大的地下洞穴,当时所有的钻井现场设备和营帐都落了下去。没有人敢下去,因为那里的洞穴中都充满了气体,他们只好把它点燃,阻止有毒气体泄漏出来。从那以后,洞内的天然气不间断地燃烧。没有人知道这些年来有多少宝贵的天然气被白白烧掉。
 

 
九、澳大利亚波浪岩
 
澳大利亚西部的波浪岩是天然岩层。由于它像高高的海浪因而得名。露出地面的部分占地几公顷,“浪潮”的部分岩石高约15米,长约110米。照片中显示的是罕见岩石墙。
 

 
十、菲律宾巧克力山
 
巧克力山由1268个面积相同、几近完美的圆锥形山丘组成,占地达50平方公里。巧克力山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可能是由于石灰岩风化、亚海洋火山或海床的隆起。近期理论认为,这是一个古老活火山的自我毁灭,它喷出来的大块岩石四散,后来覆盖上了石灰石,随后从海床中涌出。 

注明:以上内容均转载自中国网

十一、补充世界一大地质奇迹

其实,要说世界十大地质奇迹,个人认为,没有把青藏高原给算上去,绝对是个错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也是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有“高原水塔”,“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的美誉。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不能不说是世界一大地质奇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8730-256484.html

上一篇:雨的印记
下一篇:GMT 及Win4GMT简介及其安装技巧
收藏 IP: .*| 热度|

3 付碧宏 虞左俊 李璐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