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xu IMR,研究员。探究真理,传播知识,弘扬博爱,快乐人生。

博文

如何理解与面对“同行评议”? 精选

已有 14859 次阅读 2009-9-14 21:34 |个人分类:科研感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同行评议, 科研环境

凝结着自己心血的论文稿件或者是基金项目申请书经“同行专家”评议后被拒之门外,未能如愿。当时的心情自然是一落千丈,万分沮丧,抱怨不公平。甚至有可能会很愤怒。有一种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的感觉。其实,这种事儿经历得多了,特别是对“同行评议”peer review)的规则有了实质性的了解和认识,心态自然就会平和下来。将“同行评议”制度所谓的“公正”理想化,只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影响“同行评议”终审结果的因素或许是很复杂,但大致上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专家”是否真的很专业?所谓的“专家”,只能说是在某一个比较狭窄的研究领域或者方向上有一定程度的造诣或者积累。这里的“专”和“同行”都只能是相对的。没有什么人是万能的,什么都懂,特别是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于一些新兴和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更是如此。因此,被选择的“同行专家”未见得真的是很“对路”,这经常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当一份被评审的论文(或申请书)需要多位专家的时候,遇到个别并不完全在行的“专家”是完全可能的。
另外,国际上对期刊稿件的评审完全是尽义务的(国内有少量报酬),是作为“科学公民”为科学共同体服务的一种行为。在业内知名度高的大牌专家会收到很多的评审要求,但由于工作繁忙,他们会不情愿过多地承担这样的义务,从而拒绝或者拖延评审。期刊编辑只能去选择一些名气相对较小的专家来评审,以保证能够尽快地获得评审意见。受到学识水平、视野和经验的限制,“小”专家的评审完全有可能会导致“错判”或者“误判”。期刊编辑和项目管理机构经常苦于找不到合适(且足够数量)的“专家”。当然,为顶尖级期刊评审仍然是一种荣誉(和享受),这也是这些期刊能够保证高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专家”的personality。抛去专业知识的影响,还必须看到评审专家是人,是有情感的动物。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底线、价值观念和治学风格会有天壤之别。有的人追求数量,有的人追求精品。他们自然也会按照自己的哲学去评价别人的工作。对于原则的把握,有的人可能宽(generous),有的人可能严(critical)。有的人对自己不懂的东西,不会随便地去胡乱发表意见;有的人自己不懂,还喜欢对别人的工作吹毛求疵,不懂装懂。一般地说来,资深一点的人会比较宽容、豁达,对年轻人给予鼓励;而“新手上路”者可能就会下手狠一些(因为自己过去一直是在被别人评,现在终于有了机会来评别人,心态一下子还有没调整过来)。你的东西撞在了什么人的手里,那就要看运气了。
(三)        学术问题本身就会有争鸣。即便专家是专业的、道德上是公正的,我们还必须看到,学术问题本身也会存在有完全不同的观点。有些问题眼下大家可能还未达成共识,甚至会在业内形成对立的学派或者圈子。实际上,这也是学术研究的一种本征特征和常见现象。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业内人士眼里,出现完全相悖的看法是十分常见的。如果你的东西不幸被送到了“反对派”手里,得到了负面的评价,那是不令人意外的。只能算是自己运气不佳。
许多情况下,同行们之间会发生争夺成果优先权的竞争,彼此之间会存在利益冲突”。通常,期刊(或项目管理机构)允许作者(或申请人)在一定的范围内提出要求回避评审的同行名单,以尽可能保证公正。对此,我们应该学会合理利用。
总之,公平和公正永远只能是相对的。任何一项游戏规则都会不可避免地存在有局限性。据说“同行评议”这一方法是从1750年起就开始普遍沿用的,至今形式上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因为没有谁能够想得出比它更好的学术评估办法来替代它。因此,我们对同行专家评审制度必须持宽容的态度。我们所应该做的只能是调整自己的心态,拿得起,放得下,习惯、适应并尊重这一游戏规则。
 
相关链接
 


心静如水(图片来自网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234-255611.html

上一篇:分享教师节里的美好祝愿!
下一篇:做“没有人做的工作”就是创新吗?
收藏 IP: .*| 热度|

24 武夷山 赵星 苏青 张志东 郭胜锋 郭向云 王应宽 刘进平 张星元 王德华 罗帆 蒋敏强 俞立平 戴小华 陈国文 杨海涛 关法春 张涛 贺天伟 李学宽 马光文 任甫 侯振宇 ldt581116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