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环境下的对数透视原理
肖楠 任全娥 胡凤(发表于《图书情报知识》2007年第3期)
摘 要 文章在分析网络环境对对数透视原理产生的深远影响的基础上,具体就网络环境下知识增长的对数透视、知识获取的时间对数转换、检索效率的对数透视、空间和学科(领域)的对数透视进行了探讨,认为对数透视原理在网络环境下仍然具有普适性,同时也有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对数透视原理 网络环境 知识 信息
A Study on the Principle of Logarithmic Perspective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pres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principle of logarithmic perspective. Then the paper probes into logarithmic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increasing, time logarithmic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obtaining, search efficiency logarithmic perspective, space and subject (field) logarithmic perspective. Base on the analysis above,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 principle of logarithmic perspective is still a common principle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but it has new repres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Principle of logarithmic perspective; Network environment; Knowledge; Information
1 对数透视理论
对数透视原理是情报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指人类获取和接受信息、知识、情报的认知过程遵循对数转换机制[1]。对数透视原理实质上源于实验心理学中的韦伯-费希纳定律,在上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情报学家B.C布鲁克斯在阐述人的知识、信息获取过程时,深入研究了感觉信息的接收过程,并将透视原理──对象的观察长度Z与从观察者到被观察对象之间的物理距离X成反比,引入情报学,并提出了 Z=LogX的对数假说,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说明了知识、信息传递中随时间、空间、学科(领域)的不同而呈现的对数变换[2]。归纳起来,对数透视原理是解释人们遵循最省力原则进行信息、知识、情报的获取和吸收。具体而言,指在时间上寻求最新,在空间上寻求最近,在学科(领域)上寻求从自己最善长和最熟悉的领域获得知识、信息。
从上述的阐释中,我们不难发现布鲁克斯提出的对数透视原理是建立在若干个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宏观上信息空间密度均匀,微观上每篇文献包含的知识、信息量相等。(2)知识、信息获取者的接受能力相同。(3)知识、信息的获取没有其他辅助工具或技术的支持。(4)知识的继承性很好。虽然这些都是基于现实的信息环境提出的假设,但对数透视原理在解释人认识信息世界的现象和问题时仍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而且随着信息环境的改变,对数透视原理会有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试图分析对数透视原理在网络环境中新的表现和发展。
互联网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显然改变了人类信息交流的方式,在网络信息量的急剧增长、资源的迅速数字化、信息检索的便捷高效、信息交流的不断创新、信息显示形式的多样化和知识信息共享条件不断成熟等的影响下,信息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人的信息接受力等)相应发生了变化,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里获取信息、知识、情报成为一种普遍的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数透视原理将会有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这些新的表现和发展同样体现在人们获取和接受信息、知识、情报的认知过程中。
2 网络环境下对数透视原理的新表现
2.1 知识增长的对数透视
“信息爆炸”已成为网络时代的专门术语,指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促使了信息的爆炸式增长。那么,是否知识也如信息一样爆炸式增长呢?布鲁克斯曾用对数透视效应来描述文献与其所含的知识内容之间的量的关系,认为文献数量增加量对数转换后才可以表示知识的增加量[2],文献数量的指数增长,经过转换后,知识是直线增长的态势,比文献增长慢得多。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文献对数转换后是否符合上述规律呢?为此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验证,在搜索引擎AltaVista中以“project management”为关键词,从1999年1月到2006年1月,逐年进行检索(检索时间是
表1 页面数量和页面数量的对数分时间段统计表
标号(time) |
时间段(t) |
相关页面数量(pn) |
Log(pn) |
1 |
1999.1-2000.1 |
670000 |
5.83 |
2 |
2000.1-2001.1 |
1030000 |
6.01 |
3 |
2001.1-2002.1 |
1710000 |
6.23 |
4 |
2002.1-2003.1 |
2550000 |
6.41 |
5 |
2003.1-2004.1 |
4110000 |
6.61 |
6 |
2004.1-2005.1 |
6180000 |
6.79 |
7 |
2005.1-2006.1 |
10200000 |
7.01 |
把上表中相关页面数量和时间(以标号代表时间段,下同),以及相关页面数量的对数和时间为参数,在SPSS中进行拟合分析,得到页面数量的增长拟合普赖斯增长曲线(如图1),页面数量对数转换后其增长拟合一元线性方程(如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