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变化与疫病流行之间的联系
编者按:我们曾提出流感大流行的8大气候特征,认为流感疫情与特殊气候有关。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梅塞德斯·帕斯奎尔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寻找气候变化与疫病流行之间的联系。
俞铮:识气候而知疫情
2009年08月28日 23:22经济观察报。作者:俞铮。凤凰网财经。
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富人,对享乐的喜好显然超过在城邦从政的兴趣——除了修建豪华露天浴场群体找乐,他们还热衷夏季举家度假。今天的考古学家、气象学家、流行病学家对此提出了新的解释——每年夏天,有钱人大多要到地势高的地方去,真正原因是为了免得疟疾。
气候、环境变化与传染病爆发之间是否相关,科学家一直在试图寻找答案。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梅塞德斯·帕斯奎尔正是其一,长久以来,他努力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寻找气候变化与疫病流行之间的联系。
很多人喜欢复述一个有关亚马逊河热带雨林里蝴蝶的故事,蝴蝶振动了几下翅膀,可能引发几千公里外大陆上的一场飓风。学术界称此为非线性关系。但在自然系统千变万化的非线性关系背后,仍具有某些共性。这正是帕斯奎尔构建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以数学方式表达自然界的复杂变化。在气候问题上,他的搭档还包括几位气象学家和流行病学家,这个“混搭”的团队专门研究气候变化对重大传染病爆发和传播的影响机制。
近20年来最恐怖的疫病流行莫过于1991年在秘鲁大规模发生的霍乱,致死1万多人,致病上百万。通过分析太平洋[15.63 -4.29%]上的气象资料,研究人员发现,厄尔尼诺南徊才是秘鲁大霍乱的真正元凶——霍乱爆发前,太平洋上曾出现过厄尔尼诺南徊,直接导致洋面水温升高,引起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霍乱病菌恰好可以附着在浮游生物上。
帕斯奎尔的最新发现则是,东非高地疟疾的发病率随着气温升高而呈现增加态势。一种直观的解释是:温度升高,携带疟原虫的蚊子大量繁殖,导致传播几率增大。但这只是表象,根本原因则是海拔较高地区的凉爽环境能抑制疟原虫的活跃度,而气温一旦升高,它们就得以强力繁殖。
新的证据还能在孟加拉国找到。海陆空各领域专家联手的科研团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释了孟加拉国霍乱爆发与1万多公里外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变化密切相关。从设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国际腹泻病研究中心,帕斯奎尔得到了几十年来孟加拉国霍乱病例的数据,综合其他机构的详细数据,他们发现,太平洋上厄尔尼诺南徊引起了印度洋季风变化,大量降水使得地势极低的孟加拉国洪水泛滥,冲垮了城市排污设施,霍乱病菌随粪便四溢。帕斯奎尔等人甚至精确地计算出,太平洋厄尔尼诺南徊发生9至11个月后,孟加拉国霍乱大爆发。
喝彩声的背后,一些研究人员也指出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以秘鲁为例,如果说1991年霍乱大爆发根源是厄尔尼诺现象,那么在此之前一个多世纪中,厄尔尼诺现象平均每3至7年出现一次,而秘鲁却没有发生过类似规模的疫病大流行。
帕斯奎尔团队中的流行病学家对此解释说,易感人群是传染病大流行的助燃剂。一次霍乱流行过后,许多幸存者体内产生免疫。如果免疫人群数量较大,即便环境变化引发疫病流行的可能性增加,也很难成为现实。而易感人群(非免疫)数量增多,如新生人口或人口流动迁移频繁,受到环境影响时,传染病的传播强度将大大提高。这恰恰再次证明了非线性关系。
当然,就像易感人群数量变化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能影响疫病流行的变量实在太多了。在大自然这个复杂的巨系统中,周期结构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称为复杂周期,或“混沌”。不过,帕斯奎尔却依然执着地认为:看上去一团糟的数据其实也提供了解真实世界的线索,尽管它们起初看起来并不明显。
无论如何,世界卫生组织的确为这个研究进展感到兴奋,因为这为将来依靠监测气候变化来预报传染病创造了新的可能。以人类现有技术水平,尚无法避免季风引发暴雨而致使洪水泛滥。但假如在环境变化与疫病流行之间找到某种确切的、可量化的关联,就可以对防治疫病的特效药物和其他物质加以准备。
气候变化这个话题,长久以来,总是缠绕在各种数据、理论、证据之中,各说各话。假如真能识气候而知疫情,也算是科学界对全球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贡献。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qcj/20090828/1166908.shtml
面对灾害的抉择:亚太区可能爆发世纪大天灾
全球气温变化与拉马德雷现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20世纪初低温期;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20世纪30-40年代温暖期;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20世纪60-70年代低温期;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20世纪80年代全球迅速变暖;在2004-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应该对应低温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自然灾害呈链状相互连接,彼此激发,为人类预防预测灾害提供预兆和信号。
一、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预测
我在2008年3月2日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流感全球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干旱、洪涝、飓风伴随拉尼那、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2004年底的印尼地震海啸和今年年初的低温暴雪冻害是自然界对人类发出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1.地震灾害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低空气流正好相反,使中太平洋海面升高。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则完全相反。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8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3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2.台风和飓风灾害
2007年以来,登陆我国的台风增多,时间、地点比较集中,造成损失较大,部分地区重复受灾,损失严重。中国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登陆台风急剧增多。
近60年的数据记录中,飓风的出现存在一个周期性模式。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上一次的飓风高活动期是从1926年到1970年,曾重创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海地区。从1970年到1994年飓风转入低活动期。1995年,新一轮的飓风高活动期开始。
由此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规律:从拉马德雷暖位相转到冷位相,飓风为高活动期,从拉马德雷冷位相转到暖位相,飓风转入低活动期,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其物理机制也很明显。1995-2030年是拉马德雷从暖位相转入冷位相,飓风活动重新进入高活动期。
3.低温
全球20世纪初的低温期、30-40年代的增暖、50-60年代的低温和80年代后的迅速增暖,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一一对应。我国连续18年暖冬的终结是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的自然结果。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其降温的物理机制也很明显。伴随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地震和飓风的增强,近20年内全球气温将逐渐变冷。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拉尼娜年)易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54-1955)、1957、(1964)、1969、1972、1976、1977年中国发生的严重低温冷害恰好在1947年至1976年“拉马德雷”的“冷位相”。
4.流感
最近研究表明,流感爆发年有以下8大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为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低温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或M+1年;第7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第8大特征是湖南严重冻害发生后1-4年世界流感大流行。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两个特征。湖南严重冻害是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前兆。
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就可将它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但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拉马德雷冷位相中的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因此,流感爆发的可能时间就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已经预测的厄尔尼诺年有2008、2011、2015和2018年。
5.干旱与洪涝
强潮汐有11年、18.6年和22年周期,它们与气候现象循环的记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有专家按此规律推测,2009年和2020年有发生类似1998年大洪水的可能性。周期为18.6年的潮汐变化、构造运动和气象灾害的对应关系也非常明显,它可以说明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所面临的强震和旱涝灾害的可能性。
历史上,月亮赤纬角最小时,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旱:1941-1943年(河南大旱)、1959-1960年(山西大旱)、1977-1978年(山西、长江中下游大旱)、1995-1997年(华北、辽宁、吉林等地连续4-5年大旱);月亮赤纬角最大时,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水:1931年(长江、淮河特大水灾)、1932年(松花江特大水灾)、1933年(黄河特大水灾)、1951年(辽河特大水灾)、1968年(珠江、闽江、湘江、赣江大洪水)、1969年(新安江、分水江流域及嫩江中游大水)、1986年(辽河大水)。
从气候的自然条件来说,2006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2007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08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3-2014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15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6-2017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18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这三个时段是流感爆发和南亚强震发生的危险期,应加强预防和监控。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都将造成巨大的灾难【1】。
由此可见,在“拉马德雷”进入冷相位的时期,不仅仅会导致低温冻害,而且强震、海啸、台风、沙尘暴、流感等也会环环相扣地出现,形成灾害链。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以来,全球特大自然灾害频发:
2004年12月26日印尼9级地震和海啸死亡27万人。
2005年8月,世纪飓风"卡特里娜"登陆路易斯安那海岸,造成美国不能承受之痛:新奥尔良变人间地狱,上千人 死亡,百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超过250亿美元。
2008年1月,中国的百年未遇的大雪灾掀开了这一年自然灾害的序幕;5月2日,“500年一遇”的热带风暴“纳尔吉斯”竟然突转方向直袭缅甸人口最稠密、地势低平的伊洛瓦底三角洲,造成了十几万人死亡和失踪;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夺走了至少7万条宝贵的性命,1万8000人下落不明,500万人痛失家园;最后以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作为非自然因素的压轴戏落下帷幕。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对即将发生的自然灾害毫无准备,既无事前预测,做好预防预案,又无事后的科学分析和理论解释,悲观的不能预测的不可知论弥漫全球。这是对人类科学水平的巨大讽刺【2】。
二、澳大利亚研究报告:亚太地区可能爆发世纪大天灾
(悉尼法新电)澳洲(澳大利亚)媒体报道,因为人口日益增加及气候变化的缘故,亚太区国家可能会发生夺走百万条人命的世纪大天灾,其中以印尼、菲律宾和中国发生特大天灾的风险最大。
《悉尼先驱晨报》引述一份科学研究报告报道,未来将发生的地震和海啸等天灾,将因为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而变得影响深远。这份由澳洲地球科学局发布的报告指出,分布在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中国、印尼和菲律宾的城市可能会发生地震,死亡人数可能高达100万人。印尼和菲律宾也可能发生火山爆发,影响数十万人。低洼国家如孟加拉则可能遭海啸、水灾和飓风蹂躏。这个研究是澳洲和印尼评估人道危机的部分内容。报告说,亚太区每10年可能发生几次足以造成超过一万人死亡的天灾,影响超过100万人的天灾也可能会发生。报告也说,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食物短缺将加剧这些天灾的严重性。地球科学局的科学家辛普森说,这个研究探讨了过去400年的天灾数据,从而预测未来天灾的可能性。
4年前的印度洋大海啸造成近30万人死亡,灾民人数有好几百万。今年5月的缅甸特大风灾也造成近20万人死亡和失踪,灾民有250万人。同月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夺走近7万条人命,35万人受伤,累计受灾人数达4500多万【3】。
三、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部分地区面临自然灾害严重威胁
由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处与国际援助合作署委托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一些地区在今后几十年中面临着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干旱、洪水、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其中东南非、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风险最高。
报告列出了容易遭受洪灾、旱灾和热带风暴侵袭的热点地区。洪灾多发地区包括:非洲萨赫勒地区、非洲之角、非洲大湖区、中非和东南非;中亚、南亚和东南亚;中美洲和南美洲西部。旱灾多发地区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南亚,特别是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部分地区;东南亚,特别是缅甸、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热带风暴多发地区包括:非洲的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中美洲;孟加拉国、印度多个地区、越南及其他东南亚国家。
报告强调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南亚大部分地区面临着不止一种的自然灾害威胁,而非洲东南部及南亚和东南亚部分地区同时面临着洪灾和热带风暴带来的多重危害。报告说,粮食援助等快速解决办法必不可少,但这些办法不能解决导致危机的深层原因【4】。
四、日报告称全球自然灾害连年增加且多集中在亚洲
近年来全世界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及受害人数呈上升趋势。位于日本神户的亚洲防灾中心近日汇总的一份报告显示,2006年由自然灾害造成的死者多达约2.7万人,其中接近9成集中在亚洲。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该报告就其原因警告称,全球变暖、森林破坏、沙漠化、无秩序的城市化等因素交织在一起,面对灾害,亚洲比其他地区更加脆弱。报告指出,在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举措中应该加入防灾的观点,需要加强灾害对策。对于日本来说,在防灾方面对亚洲邻国提供援助也将成为一大任务。此报告由该中心根据比利时一家科研机构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
据报告,自然灾害的发生从1975年到2006年逐渐增加。1975年发生不足百次,而2006年增加到了457次,受灾人数约为1.35亿人,死者多达约2.7万人。2006年自然灾害受灾人群中,因台风等暴风雨所造成的占50%,其次为洪水(24%)、干旱(23%)、地震(3%)。亚洲在2006年所发生的自然灾害次数中占40%,但受灾人数占89%,死亡人数占59%。2006年在亚洲受灾人数最多的是中国,菲律宾因台风导致700万人受灾,印度和泰国因洪水导致数百万人受灾。
日本因洪水和台风导致约2.6万人受灾,161人死亡。报告分析指出,日本虽因地理条件灾害多发,但因防灾系统和对策都比较完善,所以在灾害来临时损失和伤亡都较小【5】。
五、报告显示:沿海人口增加或为自然灾害加剧主因
美国《时代周刊》9月5日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两周内“古斯塔夫”飓风使美国遭受了30亿美元的损失,美国和加勒比海地区有110人丧生。而目前的地球灾害远不止此——印度南部的特大洪水让100多万人无家可归;中国西南部遭遇的6.2级地震损毁了超过40万间的房屋。
如今,自然灾难似乎越来越常见,而且许多灾难正用极不友好的方式影响我们。大部分严重破坏由洪水和暴风雨造成,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灾难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最近几年,洪水和暴风雨的数量每年上升7.4%。2000年到2007年间,年均上升率达到8.4%。2007年有1.97亿人受灾,其中的1.64亿人是洪灾的受害者。
看着大西洋海域暴风雨的架势,人们很容易以环保的名义将这些灾难的发生归咎于气候变化。但是,存在着另一个难以言表的事实:我们容易受到灾害的攻击,不仅源于我们怎样生活,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生活在何处。
最近几十年里,世界各地的人们大规模搬迁到沿海大城市。20世纪30年代,飓风盛行时,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约有15万人,从那时起,人口飞涨,目前达到240万。同样频繁的飓风四处大肆发泄着自己的威风,而要是人类没有这么频繁地流动,这些可能都不会出现。看看我们周围沿海城市人口的增速,查查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部门绘制的图表,都能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我们说气候改变对暴风雨的强度有影响,但历史留下的天气数据资料并不能清楚地说明这一点,而且,无论气候改变有何影响,都比沿海城市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要小得多。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环境学教授罗杰·皮尔克和同事在2008年《自然灾难评论》上发表文章,将1900年到2005年间的所有暴风雨进行了梳理,他们提出,实际上,最坏的飓风在1926年就已出现。
如果这个巨大的迈阿密飓风发生在今天,可能造成1400亿到1570亿美元的损失,“卡特里娜”飓风是美国“最昂贵”的飓风,造成的损失约为1000亿美元。皮尔克说:“自从1900年以来,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暴风雨的数量和强度有猛增的趋势,暴风雨本身没有变化。”
正在改变的是我们自身“进入”暴风雨的方式,沿海城市的人口聚集让我们处于巨大的危险中。首先,暴风雨来临之前,因为交通堵塞、瘫痪,人们很难疏散。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人们没有提前获得一些风雨即将来临的警告。
其次,即使能够保障每个人得到安全,我们仍然遭到其他损失,每次大的飓风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甚至造成通货膨胀。但是,最严重的是我们使海岸失去保护,每次遭遇极端天气后,我们都会在海边加固堤岸,但现在没有了。“卡特里娜”飓风之后3年,南路易斯安娜每38分钟就失去一块足球场大的湿地。科罗拉多州自然灾害中心的主任凯瑟琳·蒂尔尼说:“人类失去了很多天然的保护——被印度海啸影响的红树林,被飓风影响的墨西哥湾地区的湿地等,这些都是泥石流的天然屏障。”
然而我们能够通过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能发布建筑标准,让建筑更坚固,同时,也要结束易受洪水影响地区保险费持续降低的状况。但是,我们首先要理解,灾难并不仅仅由温室气体产生。蒂尔尼说,人们对于自己居住在何处,怎样设计和建造房屋,消防措施怎样安装等,都缺乏认识。
不过,天气改变日益刻进人们的头脑中,这是可喜的现象,即使天气改变不是灾难发生的主要因素,但也有可能在未来导致更加致命的未知的灾难【6】。
六、从奥巴马的演说中我们学到什么:时刻保持危机感
“现在我们都深知,我们身处危机之中。我们的国家在战斗,对手是影响深远的暴力和憎恨;国家的经济也受到严重的削弱,原因虽有一些人的贪婪和不负责任,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决策失误,同时也未能做好应对新时代的准备。”(《奥巴马宣誓就职演说全文》中的一段2009年1月21日新华网)
罗真如指出,美国尽管建国历史不长,在经济、军事和科技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却一直有很强的危机感。强列的危机感和自省力,首先使得美国能够居安思危,时刻准备面对竞争对手的挑战,以保持美国的强盛和战略上的优势地位;其次是美国善于吸取教训,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务实的政策;再次是把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创新并战胜危机视为英雄壮举。尽管美国的科技实力居全球之冠,但面对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美国同样丝毫没有放松警惕。充满危机感正是美利坚民族的性格。
这种民族自省力从在美国各级媒体报道与中国的显著区别一样可以得到印证。美国的媒体大多喜欢报忧不报喜。凡天灾人祸、战争动乱、政治斗争、工伤死亡等等我们认为的所谓负面新闻,美国各大媒体总喜欢进行详尽的报道。如此报道就是要以“报忧”来提醒人们居安思危,警戒惕厉,未雨稠缪,从而让未来生活可以变得更加美好。今天,在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演说里,人们又一次看到了美利坚民族的性格:超乎寻常的自省力和时刻充满危机感。
不言而喻,一个不是很喜欢自省也很少意识到危机的民族,难免会陷入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危机之中。世界上势力最强的美国总是不忘提醒自己,“美国人的好日子要到头了”。他们各个领域里的研究专家经常会发布各类有关未来潜在危机的报告来“吓唬”自己的同胞,并且非常认真地揣摩研究未来美国可能面临的挑战。即使是极为庄严的新总统宣誓就职演说也反复强调“我们身处危机之中”。
近30年来,中国总体上来说风平浪静,是近一个半世纪来少有的“好日子”。于是,社会上有人开始忘乎所以称当今时代是“盛世”,就是国家的部分高层也曾经一度陷入这样的认识误区。国歌的曾经变更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诞生于民族危亡关头的《义勇军进行曲》由于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被选为国歌并写入宪法。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很多国人认为,再吼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不合时宜,1978年,好好的激荡人心的国歌歌词被改得面目全非,直到1982年才又恢复过来。其实,今天的世界并并非太平世界,对中国而言,这种不太平不仅表现在中国的内部治理上,也表现在中国的世界参与上,中华民族应该学一下大洋彼岸的美利坚民族,不管在何种时候都不忘进行自省,时刻保持足够的危机感,并把这种危机感化为民族发展和奋进的动力【7】。
七、面对灾害的抉择:刻意隐瞒还是商讨对策?
会做媳妇的两天头瞒,不会做媳妇的两头传。从齐家到治国,封建族长和封建君王无不把“瞒天过海”和“暗度陈仓”当做成功统治的基本策略。“瞒堵策略”掩盖了矛盾,获得了暂时的平安,由于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最后导致全面对抗和突然爆发,直至旧王朝的覆灭和新王朝的诞生。中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瞒堵策略”是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列强的主要原因。罗真如关于中美危机意识的对比值得关注。
在中国科学界,关于灾害的预警从未间断,很多正确的意见并未被及时采纳。
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于2007年12月3日在巴厘岛召开,14日闭幕。12日,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高级别会议将开幕,来自190多个国家的代表和科学家本周齐聚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参加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商讨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不过,对于主办国印尼来说,这次会议似乎有种“关乎生死存亡”的意味,因为面对因气候变暖而不断上涨的海水,这个“千岛之国”岌岌可危,其1.7万多座岛屿中有2000座可能将葬身海底。据英国媒体报道,一些悲观者给未来描绘了这样一幅有些恐怖的画面:如果按现在每年海平面上升0.5厘米的速度计算,到2035年雅加达国际机场将成为一片汪洋;2080年,40万平方公里土地将消失,海浪将拍打位于爪哇岛内陆荷兰殖民统治时期总督府的台阶。爪哇岛上的3个最大城市——雅加达、泗水和三宝垄——将不复存在,政府很可能把首都迁到东部地势更高的山区[8]。
中国沿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据2003年数据,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九省区地域辽阔,相互联系密切,面积199.45万平方公里,人口4.46亿,占全国面积的20.78%,人口的34.76%。2002年9省(区)国内生产总值34474.2亿元,占全国的33.67%。被经济界喻为“泛珠江三角经济区”[9]。据2004年的数据,中国三大城市群(珠三角区、长三角区、京津环渤海区)的GDP占全中国的38%[10]。全球变暖导致港口城市遭遇洪灾,中国沿海地区的损失最大。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7年12月4日公布了一份关于全球变暖导致港口城市遭遇洪灾的预测报告。报告警告称,一旦发生百年一遇的暴风雨,预计2070年灾民人数将达1.5亿人,这近乎是现在的4倍;造成的经济损失将高达35万亿美元,是现在的10倍多。据日本媒体12月5日报道,报告预测损失最为严重的是中国(11万亿美元),其后依次是美国(9万亿美元)、印度(4万亿美元)和日本(3万亿美元)。受灾最严重的城市为美国迈阿密(3.5万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广州等亚洲城市。东京的损失将达1.2万亿美元,位居第八。报告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的数据假设2070年全球海平面比目前上升50厘米,并综合OECD调查的城市人口密度等数据,推测出全球约130个主要港口城市的受灾情况。预测结果中,灾民人数最多的是印度加尔各答(1400万人),其次为印度孟买、孟加拉首都达卡等城市[11]。
我们在2004年就指出,海平面上升直接影响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了风暴潮灾害,增大了洪涝威胁,减弱了港口功能,并且引发了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和海岸侵蚀等问题,导致了沿海湿地的损失和动物的迁徙,使按原设计标准建设的沿海城市市政排污工程的排污能力降低,对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直接威胁,严重影响了沿海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辽东湾、莱州湾和海州湾等岸段就因为海平面的升高而加重了其沿海低洼地区的土地盐渍化和洪涝灾害。沿海灾害加剧带来生产成本的提高和经济投资的风险[12]。
中国不仅是陆地大国,而且是海洋大国。现在世界陆地基本瓜分完毕,海洋已成为资源瓜分的新目标。一个小岛的价值有限,一片领海的资源无限。亚洲群雄在大国的支持下对西太平洋虎视眈眈,北从钓鱼岛,南到南沙群岛,我国领海面临被瓜分的危险。一旦发生领海纠纷,沿海地区必然成为被打击的目标。经济实力集中在沿海城市,会使我国的战略防御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目前我国省市一级领导人是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经济新秀,缺乏军人的战略眼光。政绩和业绩使短期行为受到青睐,战略布局尚未在其计划和职权范围之内。这将危及中国的国防安全。狡兔尚有三窟,何况人乎?沿海经济是中国柔软的腹部,有头脑的商人和政治家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会有自己明智的选择[12]。
宏观的研究表明,在潮汐准60年的周期变化幅度上,1977年至1999年,处于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全球迅速变暖;2000年至2030年,处于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将进入低温期;2031年至2060年又处于拉马德雷暖位相,全球又将迅速变暖。
在潮汐1800年周期变化幅度上,目前正处于变暖的峰期。据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未来300年是气候变暖的高峰时期[12]。
最近几年,关于海洋灾害的警告不绝于耳。我们关于沿海投资过度的环境安全和经济风险预警正在被证实[12]。现在是认真考虑中国人口从沿海向内陆迁移问题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2. 杨学祥。黄河特大凌汛: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灾害频发。2009-01-22 16:56:24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01/22/content_881396.htm
3. 澳大利亚研究报告:亚太地区可能爆发世纪大天灾。来源:联合早报 发布时间:2008-12-27 22:32:38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12/214838.html
4. 杨伶。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部分地区面临自然灾害严重威胁。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8-8-25 5:59:47《科学时报》。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8/210363.html
5. 日报告称全球自然灾害连年增加且多集中在亚洲。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8-9-21 12:7:4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9/211227.html
6. 刘霞。报告显示:沿海人口增加或为自然灾害加剧主因。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08-9-8 10:48:30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9/210785.html
7. 罗真如。从奥巴马的演说中我们学到什么 时刻保持危机感。2009年01月24日09:06 来源:红网。http://star.news.sohu.com/20090124/n261933179.shtml
8. 欧叶。印尼2000岛屿可能被淹 雅加达面临灭顶之灾(图)。2007年12月05日06:42 来源:中国经济网。http://news.sohu.com/20071205/n253802221.shtml
9. 泛珠江三角经济区。2003年10月12日 科技日报。 2004年2月9日 http://www.cas.ac.cn/html/Dir/2004/02/09/7231.htm
10. 杨学祥。直面沿海投资过度的环境安全。2004-7-18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4/5241.html
11. 杨学祥.直面沿海投资过度的经济风险 (2004-2-10).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2004-2/10/878001.htm
12. 杨学祥。全球变暖中国成最大输家:沿海人口的集聚与迁移。 2007-12-7 4:24:00 光明博客。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7/15576.html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241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