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笔记:嵇老师的博文我当时看过,没有参与讨论。因为国内环境和国外环境不一样,有差别很正常。今天收到校务论坛的转发邮件,没有想到周校长对此展开了讨论。其实现在的很多招聘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接近内行招聘内行。很多招聘信息尽管由学校的人事部门发出,一般情况下只要学院学术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或行政领导班子)同意接收,报到学校进行审批已经成了一个形式或过场。这种现象在985高校和211高校还是比较普遍的,其他高校的情况不太了解,无法知道。
个人比较赞同一位老师的意见:要各种复印件、审核原件,主要是因为学术的诚信体系已经被打破了(其他行业也是如此),个人的陈述没有了诚信的基础,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提供佐证材料(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敢铤而走险,可见有多么的不诚信)。
如何把行政权力交还给学术权力
-----从中国大学与西方大学的区别讨论引起的
周哲玮
7月9日,一位校办的工作人员发给我一篇文章, 嵇少丞写的” 中国大学与西方国家大学之间有差别吗?”
我把它用email发给学科带头人和院长们,引起了一番讨论,讨论的具体情况大家可以从附件中看到。讨论是用实名进行的,现在要发给大家,又没有事先征求发言者的意见,我就把除我之外的姓名都匿去了。
文章题目很大,其实就讨论了教师招聘问题。实质区别就是“人家是内行招聘内行,我们是外行招聘内行”。
我们为什么会“外行招聘内行”呢?很多人会一言以蔽之,行政权力压制了学术权力。
大的我们不去说它,就说我们学校,行政权力为什么会压制了学术权力呢?因为学术活动也需要资源,而资源分配只能靠行政权力,那怕这种分配以学术组织的名义进行,实际上也是在行使行政权力。学术组织行政化也是现在舆论正在攻击的目标之一。
那么如何把行政权力交还给学术权力呢?我现在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规划。通过规划把资源分配给学科,然后学科就可以根据自己所能争取到的资源,按照规划的目标和学科发展的规律前进了。
讨论中大家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目的招人?”,“目标谁来定?”,“如何招‘对’人?”,“谁是专家?什么程序?”,“招得对不对了谁说了算?招‘错’人了,谁的责任?”等等。
我想前两个问题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交叉的,后面应该都是学术问题了。但不管是哪种权力,都需要为着一个目标来努力。在上海大学,这个目标就是建设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这是一种责任感、一种价值观。
另一方面,我们一直把找准自己的相对优势,找准国家和上海的发展需求,作为战略策划的主要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规划是能解决问题的。根据我们学科的相对优势,根据他们能够达到的目标先后配置资源,剩下的事就由学科带头人来办了。
注意:转载没有经过周校长同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