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Blu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bhchina Chem is try

博文

[Z]DPP颜料的化学、性能、应用与市场分析

已有 9794 次阅读 2009-8-15 12:15 |个人分类:分散剂|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以下内容来自:http://bbs.hcbbs.com/thread-306618-1-4.html

DPP颜料的英文名称是Diketopyrrolopyrrole,照此翻译中文名称是吡咯并吡咯二酮。有关该颜料的技术应用信息散见于1974-2000年间的文献中。本文着重介绍它的化学、性能和应用。

1 DPP化合物的历史   
    1974年Farnum[1]等人报道了如下的反应:     

    他们的原意是要合成化合物1(苯基丙烯酰内胺),结果获得的产物主要是二苯基吡咯并吡咯二酮,且产率很低,仅5-20%。除了主产物外,还有一些未知结构的副产物。二苯基吡咯并吡咯二酮的熔点高于350°C,在溶剂中几乎没有溶解度,还具有非常特征的红色。这引起了CIBA公司的注意,因此有关该反应的化学以及产物在工业上的应用自1980年以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2-4]。1986年CIBA公司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将第一只DPP颜料推向市场。这一创举,被誉为20世纪染料界的三大成就之一。打那以后,陆陆续续又有几只DPP颜料问世,它们像传统颜料一样,被广泛应用于油墨、油漆、塑料和化学合成纤维的着色。20世纪末,有关DPP颜料在高新技术领域内应用的前景受到极大的关注,出现了许多这方面  的专利。

2 DPP化合物的合成
     迄今为止,已经出现了下列几种合成方法  
2.1 Reformatsky 路线
    按照Farnum等人最初的报道,他们所用的方法就是Reformatsky 反应,根据这样的反应结果Farnum等人提出如下的反应机理:   


    苯腈在锌的存在下与溴乙酸甲酯作用,先生成3-氨基苯丙烯酸3,它再经氧化二聚生成2,2’-3-氨基苯丙烯酸二聚体4,后者脱去两分子甲醇得到DPP 2。   

     1988年,关于上述由Reformatsky 反应生成DPP分子的反应机理有人[5]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采用两种不同的苯腈经过交叉实验证明,反应一开始是生成了3-氨基苯丙烯酸3,但是它不会经氧化聚合生成中间体4。与此相反,他们在反应中发现有内酰胺6生成,根据这一点,他们提出了如下的反应机理:   



     反应的第一步,涉及到苯腈与Reformatsky 试剂的缩合生成溴化锌盐5,它再与溴乙酸甲酯作用,脱去甲醇闭环后得到内酰胺6,后者再与苯腈缩合得到中间体7,它脱去甲醇闭环后得到DPP分子。

    2.2丁二酸酯路线   
    由于用Reformatsky 路线合成DPP分子的反应产率不高,于是在1983年,有人[6]开发出一条丁二酸酯路线。在这条路线中,丁二酸酯与苯腈在强碱的存在下缩合,反应产率很高。反应机理如下:   


    丁二酸酯与苯腈在强碱的存在下缩合先生成5C(它有一个互变异构体5D),脱醇后闭环生成内酰胺,后者在碱性介质中再与另一个分子的苯腈缩合生成DPP分子。

2.3丁二酰胺路线   
    有人[7]用丁二酰胺与N,N-二甲基苯甲酰胺与乙醛的缩合物也合成出了DPP分子,反应如下:   



2.4 其他路线   
    在研究合成DPP分子的工作中,有人[8]发现呋喃并呋喃二酮8与苯胺在二环己基碳酰亚胺的存在下缩合也生成DPP分子,产率46%,反应式如下:   



3分子结构和颜色

3.1吸收光谱   
     DPP分子中有两个环,共有8个 p 电子。前面提及它有很高的熔点(高于350°C),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25°C时在 DMF中的溶解度小于110mg/l)[3],在可见区它的摩尔消光系数为33000(dm2/mol)。在溶液中,它还具有黄色的荧光,但是在固态时,它们主要是红色的。DPP2在二甲基亚砜中的吸收光谱和固态(蒸镀的薄膜)时的吸收光谱见图1[9]。   

       表1-1 给出了取代基对下式所示的DPP分子的颜色和吸收光谱数据的影响   

    a ---  以0.2%浓度着色塑化PVC的制品

    b --- 在N-甲基吡咯酮中

    c --- 以白色PVC 为参比蒸镀在PVC上的制品

    d --- 溶液中最大吸收波长下的摩尔消光系数

    像许多普通颜料一样,所有DPP颜料的固态吸收波长要比其在溶液中的吸收波长要长一些(红移效应)。间位取代的DPP颜料比起对位取代的DPP颜料吸收波长要短一些(蓝移效应)。产生这些效应的原因在于DPP分子在固态时由于分子间氢键、p-p 堆积和范德华力等的相互作用。尽管这些作用力对DPP分子吸收波长红移的定量关系在目前是未知的,但是有人还是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10]。利用半经验的MO INDOS/S计算,有人研究了聚集体的几何对电子和光性能的影响。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才得知,引起固态时吸收波长的红移根本原因在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其中贡献较大的是分子间氢键,相比之下,p-p 堆积的贡献较小。

    3.2 荧光光谱
    像许多其他类别的颜料一样,DPP颜料在溶液中有荧光,它Stoke’s位移在10-15nm 范围内, 荧光量子产率约60%[11]。固态时,有些DPP颜料的荧光光谱与吸收光谱也呈现出镜像关系。在亚胺基上引入取代基,会增加DPP分子的溶解度,也会增加它们的Stoke’s位移。

        图2是DPP2在三氯甲烷中的吸收与荧光光谱[8]。   

    表2是以下式所示的DPP分子的吸收与荧光光谱数据[12]。   

    一些特殊的DPP分子,例如,DPP23还具有同质多晶性。它的一种晶型在固态时具有强烈的荧光,而另一种晶型在固态时几乎没有荧光[12]。这两种晶型之间通过受热/重结晶可互相转换,这种特性在信息储存方面特别有用。   



3.3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
    DPP分子在晶体中的排列情况可以由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得知,已经有人做了这方面的工作[13-19],其中,DPP2的分子结构见图3。   

    由图3可以看出DPP分子是一个平面型分子,两个苯环与中心杂环有一个7°的夹角,亚胺上的氮原子与苯环上的碳6原子间的距离是2.08Å,而碳10上的氢原子与杂环中的氧原子之间的距离是2.24Å。在相同情况下,它们间的范德华半径分别是2.4Å和2.6Å,这意味着,DPP分子中的发色团和苯环之间有着强烈的相互作用。碳3和碳5之间的键长是1.43Å,这明显短于联苯分子中两个苯环间的碳-碳键长(1.496Å)。这些事实都很好地印证了前面讨论的DPP分子在溶液中和在固态时吸收波长的差值与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的说法。

    图4是DPP2在晶体中bc平面上的排列方式,从中可以明显看到羰基中的氧原子与亚胺中的氮原子存在着分子间氢键。这也决定了在ab平面上同样存在着这样的分子间作用。此外,在两端的苯环间有着较弱的范德华接触。   

    图5是DPP分子间的氢键和p-p 堆积的几何图解。 从中看到,由于苯环与杂环不在同一平面上,相邻两个DPP分子间的氢键也有点倾斜。      

    晶体沿着a轴的排列方式取决于分子层的p-p 堆积。图6是氢键的侧视图,从中可以很好地看到层与层之间的距离。两个杂环层间的距离是3.36Å, 两个苯环层间的距离是3.54Å。它们都短于相应范德华距离,这就是p-p 堆积体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有力证据,当然,以这样的方式排列对堆积体而言也是最稳定的。   


4 DPP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仔细分析DPP分子,从中可以看出它有好几个反应中心: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在DPP分子的苯环上,引入一个取代基,它可以是亲电性的基团也可以是亲核性的基团。分子中的双内酰胺杂环可以具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官能团,即:双键、酰基、亚氨基,它们为DPP分子的化学修饰提供了可能。在生成DPP母体分子的同时,形成了二芳基丁二烯和苯丙烯酸的构造,据此,可以想象也许DPP分子中的双内酰胺杂环也具有类似于二芳基丁二烯和苯丙烯酸的化学性质。

4.1亲电芳香取代反应
    对DPP2进行磺化反应,得到的磺酸和它的盐是高度热稳定的,可以用作DPP类颜料的表面处理剂。在制作油漆时,磺酸盐的加入可显著地改进制品的流动性[20-21]。   

    对DPP2进行卤化反应结果有些出人意料。溴化可以使得溴原子被导入到苯环的4-位上,但是氯化反应的结果却是氯原子加成到杂环上[22]。   



   
4.2芳香亲核取代反应
    苯环上含溴原子的DPP分子可以像卤代芳烃一样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例如,4,4’-二溴DPP 在极性溶剂中可以与胺类化合物进行亲核取代反应生成氨基取代的DPP分子[23]。     


4.3 N-烷基化反应   
    DPP分子中亚氨基上的氢在碱性环境中易发生N-烷基化反应,相比之下,羰基中的氧原子就不会发生O-烷基化反应[24]。   

    N-烷基化反应的结果是新生成的DPP分子不再具有分子间形成氢键的能力,同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增加。例如,DPP2在DMF中的溶解度是100mg/l (25°C), 而N-甲基DPP在DMF中的溶解度是3300mg/l (25°C)。N-烷基取代的DPP衍生物在溶液中也有荧光,同时它们的Stoke’s位移一般大于70nm, 荧光量子产率可高达95%。

4.4 羰基的转化   
    DPP分子中的羰基与硫化磷作用,氧原子会被硫原子取代,反应如下[25]:   

5 固态性能
    DPP化合物在固态时的颜色从黄到蓝光紫,取决于苯环上的取代基。作为颜料使用DPP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着色强度(相应于它们有很高的摩尔消光系数)。此类颜料的制品不论是全色还是冲淡色都具有很高的耐晒和耐气候牢度,这使得它们非常适合用于制作轿车漆和工业漆。尽管DPP颜料的分子量不大,但是它们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非常低,这使得它们非常耐溶剂,也耐迁移。有些N-烷基取代的DPP也很耐溶剂。DPP颜料还具有很高的耐热稳定性,据说耐热超过400°C,非常适合用于塑料(尤其是聚烯烃)和合成纤维的着色。相对于普通有机颜料,DPP颜料的另一个颜色特征是它们的高饱和度,这起因于它们的高纯度和非常窄的光吸收带。

5.1粒子尺寸控制
    有几种控制DPP颜料粒子尺寸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溶剂处理。根据溶剂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溶剂处理可得到不同粒子尺寸的颜料[26]。要得到较大的颗粒,可以在反应结束后(水解前)直接加热所生成的钠盐至某一时间。要获得较小的颗粒,则可以在颜料化过程中采用研磨的方法或是酸处理的方法。最近有些文献报道了一些新的减小颗粒尺寸的方法[27-32]。

5.2 同质多晶性
    像大多数有机颜料一样,DPP颜料也具有同质多晶性。已经有人得到颜料红254的两种晶型,见图7[33-36]。其中,a晶型呈中度到微蓝光红并且是热稳定的,而b晶型则呈黄光红。   

5.3固态溶液和混晶   
    当两个或多个组分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并组成一个晶体时,常常会形成一种称之为“固态溶液”的晶体,这种特性在染料和颜料中较为多见,也经常被利用以获得新的品种。与固态溶液一起出现的另一个名词是混晶,它也是由多个组分组成的固体(晶体)。两者的区别在于,对于混晶,它的X-射线衍射行为等同于各的组分衍射行为的简单叠加;而对于固态溶液,它的X-射线衍射行为与组成它的各个组分完全不同,表现为一种新的晶体。不论是固态溶液还是混晶,它们作为颜料使用的特性相对于原来的各个组分都发生了变化。变化的结果取决于相互间的组分比例,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形成固态溶液和混晶可以提高或改善颜料的某些应用性能;在另外一些情况下,通过形成固态溶液和混晶反而会降低颜料的某些应用性能,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似乎只要是固态溶液和混晶就一定可以提高或改善颜料的某些应用性能。   

    获得固态溶液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是在反应过程中使用多种组分同时缩合(或偶合),对于DPP颜料而言,就是采用多个芳腈类化合物与丁二酸酯共同缩合[31, 37]。如果是采用两个芳腈类化合物,则得到的缩合产物很可能是一个三元混合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AA,BB,AB三个缩合产物,其中,AA,BB,都是对称的,而AB则是不对称的。这类混合的产物其色光根据其中的混合比例,有的会比原来的单一性的产物要偏黄一些,有的则要偏蓝一些。这样利用混合缩合,可以达到调整颜料色光的目的。要获得二元的固态溶液或混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酸溶,即将一定比例的两个DPP颜料分别溶解在浓硫酸或其他强溶解性的酸中,然后将两个溶液混合在一起,再倒入水中使它们一起沉淀出来,这样根据组分的性质和混合比例,可分别获得固态溶液或混晶[38-40]。得到的固态溶液和混晶他们的色光、着色力等应用性能也受粒子尺寸大小和分布的影响。   

    图8是颜料红254和颜料红255组成二元和三元混合物的例子,其中分别给出了它们的化学结构、色光与X-射线衍射图。图中AA是颜料红255(单一化合物,中红色)的X-射线衍射图,BB是是颜料红254(单一化合物,微蓝光红色)的X-射线衍射图,AB是不对称的化合物的X-射线衍射图,它是黄光红色的。如果将AA与BB机械地混合,得到AA+BB,尽管它的色光是黄光红色的(取决于两者的相互比例),但是它的X-射线衍射行为却完全等同于AA和BB的叠加。通过混合缩合得到的是三元混合物(AA+BB+AB),它的X-射线衍射行为完全不同于AA或BB, 也不同于AA+BB。   



  



     图8颜料红254和颜料红255组成二元和三元混合物的化学结构、色光与X-射线衍射图。   

    图9是颜料红255和颜料橙73二元混合物的情况[41]。这个混合物是通过等摩尔的苯腈与对叔丁基苯腈的混合缩合获得的。一般情况下,如此方法获得的混合物应该是三元混合物,但是经过X-射线衍射分析,它们只是一个二元混合物而且是一个混晶。设想中的AB其X-射线衍射行为等同于AA+BB。   


    DPP类颜料除了能自身混合形成固态溶液或混晶外,它也可有其他颜料组成固态溶液或混晶。工业上,最常用的是将它与喹吖啶类颜料组成固态溶液或混晶,因为这两者的色光相近而且分子的刚性也相近[42-46]。提高这样的组合能够获得新的颜料品种,也能改善颜料的应用性能。最近有文献报道一种“化学混合物”,这将在另文中详细讨论。

5.4表面修饰
    颜料的性能不仅仅取决于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固态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它们的应用方式。即它们是如何被用户使用的,在使用过程中,颜料与应用介质的相互关系有时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相互关系又主要取决于颜料颗粒的表面特性。因此,为了使颜料颗粒能与给定的应用介质相互匹配,就必须把颜料颗粒的表面特性调整到最佳。有许多文献介绍了调整DPP颜料的表面特性的方法,经过这样的调整可使之与涂料或塑料完全匹配。在这些方法中,有的使用颜料衍生物,有的使用金属氧化物,还有的使用接枝聚合物对之进行表面修饰。

    若颜料将被用于油漆,则对其表面进行修饰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它在研磨时的流动性,进而改进所制得的油漆的光泽,降低挥发性有机物,通过提高油漆的含固量(高浓度油漆)从而增加油漆制品的经济价值[47]。DPP颜料中,经过如此表面修饰的品种已经问世,涉及到的颜料有C.I.颜料红254,C.I.颜料红264,C.I.颜料橙73。用于塑料的颜料尤其要注意改进它们的分散性、变形性和结晶性。聚乙烯之类的聚合物在加工及应用时特别容易发生变形,对颜料进行这样的表面处理可有效地阻止它们的变形。能够满足这样需求的DPP颜料(如C.I.颜料红254)已经上市,并获得用户的认可。

6 DPP颜料与其他红色颜料生产过程的比较
    DPP颜料的生产目前较为流行的方法是采用如下过程:丁二酸二烷基酯与苯腈(或取代苯腈)在醇钠的介质中,经加成、闭环、脱醇三个步骤形成DPP分子。这三个步骤可在同一个反应器中一次完成。从这个反应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DPP颜料的生产过程是相当简单的。从清洁化生产的观点来看,DPP颜料的生产过程也是非常环保的。首先,在合成过程中,仅用到4种化学原料,即:丁二酸二烷基酯、芳腈、溶剂和金属钠,反应的产率相对较高,所用的溶剂价格昂贵,必须回收;其次,在后处理过程中所用的化学品只有甲醇和浓硫酸(用以中和先前加入的钠),甲醇在回收溶剂的过程中也可一并回收,这样从理论上说,整个生产过程可以做到零排放。

    其他的红色有机颜料,例如:苝红颜料(代表品种是:C.I.颜料红149,C.I.颜料红179和C.I.颜料红224)、红色苯并咪唑酮颜料(代表品种是:C.I.颜料红176,C.I.颜料红185和C.I.颜料红208)、喹吖啶酮颜料(代表品种是:C.I.颜料红122,C.I.颜料红202和C.I.颜料紫19)以及红色偶氮色酚颜料(代表品种是:C.I.颜料红112,C.I.颜料红146和C.I.颜料红170),在它们的生产过程中,没有一个像DPP颜料对环境的污染是如此之小。

    苝红颜料的生产过程:   

    苊经空气氧化得到1,8-萘酐,它与氨水反应得到1,8-萘酰亚胺。1,8-萘酰亚胺在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醋酸钠组成的混合碱中在高温下(230-260°C)反应得到3,4,9,10-苝四甲酸二酰亚胺的隐色体,它经氧化成为3,4,9,10-苝四甲酸二酰亚胺,然后再在浓硫酸中被转化为苝酐。经颜料化后,苝酐也可作为一种颜料使用(即C.I.颜料红224)。苝酐与各种伯胺反应得到各种苝红颜料的粗品,例如与甲胺反应生成C.I.颜料红179,与3,5二甲基苯胺反应生成C.I.颜料红149。

    红色苯并咪唑酮颜料的生产过程:   




     2-氨基-4-硝基-苯胺与光气或熔融的尿素反应生成5-硝基苯并咪唑酮,还原后得5-氨基苯并咪唑酮,它与2-羟基-3-萘甲酰氯或2-羟基-3-萘甲酸(2,3-酸)和三氯化磷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得色酚AS-BI(偶合组分),它再与各种重氮盐偶合得红色苯并咪唑酮颜料粗品,经颜料化后得颜料。

     喹吖啶酮颜料的生产过程:   

    丁二酸二乙酯在高沸点溶剂(如联苯和联苯醚混合物)中,在醇钠的作用下,经二聚及闭环反应形成3,6-二氢-对苯二酚-2,5-二羧酸酯。后者与两倍摩尔量的苯胺在原反应介质中于250°C反应,经闭环而成a-晶型的二氢喹吖啶酮,它的脱氢以间硝基苯磺酸钠为催化剂,在碱性的乙醇介质中进行,所用的碱浓度为2%-30%的氢氧化钠。脱氢反应方式的不同,得到的喹吖啶酮颜料的晶型也不同。a-晶型的喹吖啶酮在DMF的存在下进行球磨,得到g-晶型的喹吖啶酮;在二甲苯的存在下进行球磨,得到b-晶型的喹吖啶酮。

    红色偶氮色酚颜料的生产过程:     

    尽管从上面的反应式看来,似乎此类颜料的生产过程比较简单,其实不然,因为合成这类颜料所需要的重氮组分与偶合组分自身的生产过程就十分复杂,例如,C.I.颜料红112的重氮组分是2,4,5-三氯苯胺,它的生产过程如下:   

    1,2,4-三氯苯经混酸硝化得到2,4,5-三氯硝基苯,后者用铁粉还原得到2,4,5-三氯苯胺,技术的关键在于产物中铁离子的含量控制,因为用的是铁粉还原。如果用催化加氢还原,则技术关键在于如何控制不让氯离子在此过程中脱落下来。

    C.I.颜料红146的重氮组分是3-氨基-4-甲氧基苯甲酰苯胺,它的生产过程如下:     

    对羟基苯甲酸与硫酸二甲酯作用得到对甲氧基苯甲酸,它在混酸中硝化,得到的硝基物再与氯化亚砜作用生成酰氯,用苯胺胺化后,再还原硝基得到3-氨基-4-甲氧基苯甲酰苯胺。

    C.I.颜料红170的重氮组分是对氨基苯甲酰胺,它的生产过程如下:   

    对硝基甲苯经氧化得到对硝基苯甲酸,它经氨化后再还原硝基得到对氨基苯甲酰胺。

7 DPP颜料的替代可能性
    DPP颜料虽然是一个高性能颜料,但是在传统的应用领域内,它的应用对象也是油墨、油漆(涂料)和塑料,只不过使用DPP颜料可使着色制品的颜色耐久性好一些。换言之,在市场一定和应用对象相同的情况下,DPP颜料的上市是具有排他性的。它的入市,意味着有其他品种要退市,尽管这种退市在目前不一定意味着某个品种完全推出市场,而只是表现在其生产量和使用量的减少,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某些品种的完全退市是有可能的。从上面的介绍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DPP颜料的生产过程相比起其他的红色颜料要简单得多,也环保得多。对于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的当今社会,更多地使用DPP颜料以取代某些品种是符合社会需求的,为此,发达国家正在酝酿用DPP颜料代替那些在生产过程中污染情况较严重的品种。从环保的角度而言,这是行得通的。那么在经济上用DPP颜料代替污染严重的品种是否行得通?答案也是肯定的。上述几类其他红色颜料在我国的市场的价格情况如下:C.I.颜料红149,C.I.颜料红179和C.I.颜料红224均为800元/公斤以上;C.I.颜料红176,C.I.颜料红185和C.I.颜料红208都在 650元/公斤以上;喹吖啶酮颜料的价格与DPP颜料相当;C.I.颜料红112,C.I.颜料红146和C.I.颜料红170在150元/公斤左右。同等性能的东西,价格低的取代价格高的在逻辑上是没有问题的。价格相当的东西可以互相取代,这也没有问题。但是价格较低的东西要取代价格较高的似乎就有问题了。事实在于,尽管C.I.颜料红112,146,170的价格低于DPP颜料,但是它们的应用性能比DPP颜料差许多,DPP颜料并不是要取代红色偶氮颜料, 而是设想将DPP颜料与这些红色偶氮颜料制成“混晶”颜料,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后者的品质,二来可减少后者的生产量,以达到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目的。

    在技术方面,前面讲的要被取代的红色颜料,在塑料和工业漆领域内,DPP颜料完全可以胜任。也许有人会说,它们的色相不一致,可这不是主要的问题。至少在汽车漆工业,配制汽车漆一般是用多个品种复配而成的,很少有只用单个品种的情况。因而,可以采用复配的方式,调配出与现有品种一致的色相。或者干脆采用新的体系,废弃原先的标准,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色相不一致的问题。当然,就目前的形势,能够采取如此行动的既不会是我国的颜料生产商也不会是我国的颜料使用商,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发达国家的手里,更进一步地说是掌握在颜料使用商的手里。请注意,在国际贸易中,游戏规则大多是发达国家制订的。

    正是由于上面的分析,国外的颜料专家才作出预测:尽管DPP颜料在2002-2003年度中的生产量为2000吨左右/年,但是在5-10年内,DPP颜料的产量和使用量将达到7000吨/年。

8 一些问题
    也许是因为上面的市场分析对DPP颜料的生产前景非常乐观,所以在国内有许多人以为,既然DPP颜料的产量和使用量在5-10年内将达到7000吨/年,那么我们就大干吧!于是在我国已经出现了多家(至少5家)企业开始涉足DPP颜料的生产。事实是,CIBA公司是DPP颜料的发明者,也是它的专利拥有者。早在2003年,某个DPP颜料(C.I.颜料红254)的专利到期前,CIBA公司自己预见到,在2003年后DPP颜料将会有大的发展,所以他们早早地就在美国新建了一家年产2000吨DPP颜料的工厂。加上它在瑞士的工厂,CIBA公司自身的DPP颜料生产能力就已经达到4000吨/年。世界上,生产有机颜料的大公司并非CIBA一家,为什么其他的大公司没有在2003年后大张旗鼓地进军DPP颜料?如今已是2007年,世界上除了我们中国(也许还有印度)似乎还没有其他国家的DPP颜料上市。这是为什么?难道他们的研发力量不如我们?      

     CIBA公司生产的DPP颜料主要是C.I.颜料红254,它的牌号是2030和BO。前者的颗粒细小,透明性很好主要用于油墨,后者的颗粒粗大,遮盖性很好主要用于调制汽车漆和工业漆。现在国内的某些DPP颜料生产企业,他们在推出自己的DPP颜料时,也冠以2030和BO的名称(牌号)。这里是否有一个侵犯人家知识产权的问题?   

    CIBA公司生产DPP颜料(如,2030和BO)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他们的产品在用户的心里已经深深地打上了烙印。我们国内的DPP颜料生产企业在向国外用户推销自己的产品时,有什么优势呢?大概除了价格外,一无所有。怎么办?低价销售!有消息说,国内的某DPP颜料生产企业卖给国外客户(这里用“客户”一词,表示这个客户并非就是DPP颜料的最终用户)的价格为20美圆/公斤。如果他们以这么低的价格出售还有钱赚的话,那么能赚多少?1美圆/公斤?2美圆/公斤?在这样的情况下,DPP颜料还是不是高性能颜料?我国生产的酞菁颜料已经被发达国家从高性能颜料的名单中划出去了,二噁嗪颜料(C.I. 颜料紫23)正在被人“反倾销”,难道DPP颜料会是步它们后尘、第三个遭此厄运的吗?也许有人会问,我不卖20美圆/公斤,难道要我卖与CIBA一样的价格吗?关于这一点,我在2005年春天的上海染料年会上有一个书面发言[48],这里就不重复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6743-249492.html

上一篇:[Z]表面活性剂纯度的鉴定方法综述
下一篇:[Z]涂料人必备64个常识性问题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9 1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