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瘢痕体质(scar diathesis)是指:身体任何部位的轻微创伤都易引起瘢痕的增生,包括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然而仅凭一次手术后的瘢痕增生就定论为瘢痕体质是不妥当的。瘢痕体质者其身体大多数部位损伤后,都能出现如同瘢痕疙瘩样瘢痕愈合。换句话讲,瘢痕疙瘩是瘢痕体质的一种必然表现,而出现瘢痕疙瘩的不一定属于瘢痕体质的人群。
由于目前瘢痕体质较为少见,检查方法也较少。目前医学上,只能根据个人的表现诊断疤痕体质,但无法真正通过哪一项化验指标去检验一个人是否是瘢痕体质。诊断疤痕体质是要经过判断的,治疗上也要十分慎重,有时治疗后反而失大于得。
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和瘢痕疙瘩(keloid,K)都是真皮纤维化疾病中的一类,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故常被人们所混淆,事实上,这两种疾病从发病、病理进程、治疗方案和预后方面都有所不同。两者的不同参见http://wuxiaoli.haodf.com/wenzhang/909.htm
疤痕疙瘩与遗传密切相关,明显的疤痕人群有时与过敏体质有关。易发于皮肤富有色素的人种。好发痤疮的皮肤、晦暗干燥性皮肤、油性皮肤、多汗皮肤的人易发。静脉淋巴回流不良部位容易发生。胸部疤痕疙瘩好发于乳房发育良好的人。
增生性疤痕和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但与体质、年龄、部位等因素也有关系。消瘦、肥胖,特别是发育期的女性多见。这是由于这些人在创伤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所致。增生性疤痕无特定的好发部位。
关注瘢痕体质,是因为我的母亲可能就是瘢痕体质。在胸部做过一次手术之后,母亲的疤痕就缓慢的逐渐生长,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现在已经蔓延了很大的一部分。虽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疤痕处经常会疼痒难忍。期间又做过一次小手术,切除多余的疤痕,结果适得其反,反而使它越长越大。如今,母亲只能靠药物和饮食来控制疤痕的扩散,而且就连疤痕的附近,又有一块新的疤痕产生,虽然那里那里并没有动过手术。
如果说母亲真的是瘢痕体质,她打耳洞已经多年了,耳朵上却从未长出如胸部那样的疤痕,而疤痕体质的人打耳洞会极容易产生瘢痕疙瘩。而且母亲的腹部曾经动过手术,有一道很长的疤痕,并没有发生增生的情况。网上的资料一方面说瘢痕体质身体任何部位的轻微创伤都易引起瘢痕的增生,另一方面又说多发于胸、肩、上臂外侧、耳垂等皮肤张力大的部位。这样我根本不知道该相信哪种说法。如果说是前者正确,那么母亲的两处都不会发生瘢痕疙瘩,是不是就说明不是瘢痕体质呢?此外,瘢痕体质与遗传有关,被称为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那么假如我母亲是瘢痕体质,那外公和外婆中至少有一个也是瘢痕体质。可是我妈妈娘家的近几代并没有发现有人是瘢痕体质,可能是没有显现的机会吧。如果母亲真的是瘢痕体质,那我有一半的概率也是瘢痕体质。
其实我也打过耳洞,不过只要一天不带耳钉,感觉洞口就要堵住了,所以干脆让它长上好了。我并没有因为耳洞而长过瘢痕疙瘩。而且瘢痕体质的人,即使没有明显的炎症,手术,就算是蚊虫叮咬也可能产生瘢痕疙瘩。然而这在我和母亲身上都没有发生过。
可是,如果母亲只是增生性疤痕,已经这么多年了,疤痕却没有要终止生长的迹象,而且在离疤痕有一定距离的部位居然也开始长出了瘢痕疙瘩。如果是增生性疙瘩,通常只是单发,不会引起其它的病变,而瘢痕疙瘩通常会莫名奇妙的多发。而且瘢痕疙瘩会向周围皮肤扩张,比原来的伤口更大。
虽然医生说母亲是瘢痕体质,可是我想,我最终的结论是,母亲应该不是瘢痕体质,而是仅有瘢痕疙瘩。但是这样还是很让人烦恼,因为瘢痕疙瘩不会自己好,而且即使治疗也很可能会复发,可能越来越糟糕。最让我担心的是,瘢痕疙瘩可能会合并身体其他器官的纤维增生性疾病,如肝、肾纤维化、子宫肌瘤等。幸好母亲还没有这些疾病。
无奈我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只希望母亲的疤痕不要再长了。同时也提醒诸位,尤其是女士及好发人群,或者有家族史的(男性也可能会得),在瘢痕疙瘩易发部位需动手术时,一定要考虑一下是否一定有必要动手术,要动手术时别摊上技术不好的医生,因为伤口处的缝合的好坏与疤痕的产生也有关(我觉得母亲的疤痕与当时小手术的简陋条件有关)。虽然不是特大问题,但是还真是会让人头疼的。祝我们都好运!
(ps:多部分信息来自于百度百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