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忘记我到底有过多少个博客;大学本科毕业时换了一个,当上中学老师后不久又换了一个,接着换工作去当理工学院的讲师后又换了一个,似乎新的博客总是象征一个全新的开始。那这一次又是为啥设立一个新博客的呢?我想是因为硕士读了一年,八月新学期的开始就是我硕士生涯的最后一年了,必须努力考好试弥补考砸了的第一年,新博客的存在是为了提醒我这个信念,勇敢地走下去。我在以前的博客上虽然偶尔会心血来潮发几篇中文的日志,但主要还是以英文书写的,毕竟那时读我日志的朋友大都不习惯阅读中文。现在他们很多人已经踏入社会,忙于工作而不再有写博读博的闲情了。总是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变得比较现实,单是工作就已经花去一大半的时间,能抽空读几本好书的已经不多,勤于写博的当然就更少了。呵,当学生的日子还是最逍遥自在的呢。
今年是国际天文年,前半年忙于种种天文活动,不过忙归忙,其实忙得不亦乐乎。今年前半年,学业上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修了两门蛮好玩的课:高等偏微方程和粒子物理。天文活动方面嘛,春节初一去观赏偏日食了,这是隔了十多年后再次见到日食,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我却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了。心随境迁。但是从小到大始终没变的是我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尤其是对天文方面的兴趣。一直以来就很喜欢仰望星空,尤其是马来西亚繁星点缀的夜空,是新加坡光害严重的国家不能媲美的。之所以喜欢看星星,不单是对辽阔的宇宙有敬畏的好奇,更是因为星星衬托出人类自身的渺小。我心情不好时散步看星空,眼睛接受的是数百年前的光子;距离那么遥远的星体那么久前发出的光总是有能力暖和地把我心里的阴霾驱散。呵,又想起了马来西亚诗人张光前那首诗,《眼睛与星光的暧昧关系》里说:隔着逐渐远离的银河系并且愿意为一双眼睛航向光年以外的天际。当然,真正星空的美是不能通过言语描述的,一定要深入其境才能体会。我觉得没有见过满天星斗是很可惜的,每个人都应该找机会去体验一下这个因为文明发展而远离了都市人们的美。
(Source:APOD; Copyright: Babak Tafreshi.)
其实我观星时不是想着天文物理的,反之我喜欢把科学暂时放下,观星亦观心,用心去感受宇宙。其实我知道的很多钻研天文或理论物理的人之所以决定踏上这条路,都是因为当初被自然的美丽深深打动的。例如,有一个就是在理工学院求学时参加了天文营,有幸目睹一颗漂亮的流星而毅然决定攻读物理的。我们追寻的不是一份能保障我们生活的工作,不然就我个人而言,本来就有不错的工作,根本没有必要重回学校读研,过个简单的生活就行了。不过,我无法漠视心底对了解宇宙的那份渴望。我想,这是一种执着吧;执着于理想,也执着于生活。毕竟生命短暂,当然要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与此同时,比起一般人,我们也因为明白地球上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多么的不堪一击,所以更明白要把握当前,好好对待身边的朋友;知道什么事情真正值得花心机,什么事情敷衍了事。嗯,这是星星给我的启示。
曾经在印尼某岛屿上看着那一望无际的海,好像在无穷远处和仍泛着橙红落日余光的星空碰面了,即使实际上还是那句有名的:看似相连的世界,实难相容,永远的相提并论,永远的擦肩而过。那时天狼星亮得在海面上反映出一行银光,美丽的构图我记忆犹新。观星本来就是诗意的。就像那谁说的,没有诗人的意境就当不了好的数学家。数学、天文和理论物理是讲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 我们解读的是上帝的诗篇。
Associate Professor Phil Chan during his physics talk.
我最喜欢看流星,打从小时候爸爸陪我看狮子座流星雨以来,迄今已经看过很多形形色色的流星:有火球一般拖着烟尾的,也有碧绿色的。我曾目睹一颗明亮的流星划过那把织女和牛郎隔开的银河;还有那巧合的抬头时看见的红色掠地流星(earthgrazer,这类流星是自地平线掠过头顶的大气的流星,一般维持数秒钟,而一般流星只维持0.3秒左右),乃至于更巧合的通过望远镜观察那一小片天空时看到的流星!美好的天文邂逅不仅需要有黑暗的夜空,更是讲究和宇宙的缘分吧。
Night Sky of Tanjong Bintan, Indonesia, June 2008.
下半年要用功了。我的研究是有关黑洞和虫洞的,在数学系搞理论物理,偶尔发篇日志,和朋友聊聊,何尝不是写意的生活呢。爱因斯坦就说过:A table, a chair, a bowl of fruit and a violin; what else does a man need to be happy?
生活,简单也可以很美好。
博客感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768-241799.html
下一篇:
探索黑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