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一过去一个月了,按说这是一个对孩子们来说最开心的一刻。可六一期间关于孩子们的一些报道却让笔者感到忧虑重重,最主要的是当下的少年儿童正处在一个物质生活丰盛而精神生活困顿的非常时期,看得出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并不真的幸福快乐,他们过早地被赋予成人的意志、思维乃至感情,也就是说属于孩子先天的禀赋与特征正在逐一丧失。孩子一旦失去属于孩子的特性,那就不成其为孩子,幸福与快乐也就不复存在。
综合节日期间的相关报道,孩子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情感荒漠化,阅读卡通化,成长知识化,饮食快餐化,想象好奇幻想等宝贵的思维品质都遭到成人和教育的封杀。笔者特别想指出的一点是,孩子们失去的不只是童话般的情感、天真的思维,还失去了对科学启蒙而言及其重要的品质,诸如:对大自然强烈的好奇心,对万千事物宇宙星空的无穷想象力和对科学自发产生的浓厚兴趣。
日前江晓原教授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当下我国科幻文学最大的困境是少年儿童阅读的缺失。那天在演讲现场,江教授问两位在场的中学生,没有一位能够说得出我国当代科幻文学作家的名字。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数据显示,如今的孩子喜欢天文观测的越来越少,据全国排名第二的武汉青少年文化宫徐主任说,自1995年以来,前来参与科普活动的孩子逐年减少,一些原本办得不错的科学兴趣班举步为艰。
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未来属于青少年。其实还有一句话,科学属于童年。只是这后一句话许多人不把它放在心上,尽管多数人都认为科学不是闹着玩的,可是我还是要说科学的启蒙教育童年最当其时。
童年是一个色彩斑斓的时节,除了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外,童年还是收获科学启蒙的金色时光,孩子与生俱来的科学素养都会随着幼小生命的诞生而光顾。成人们需要做的只是对其加以积极的呵护与科学的引导,这些科学的幼苗就会茁长成长。
集天文学家与科普作家于一身的卡尔·萨根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的奇观满怀着好奇和敬畏。”我以为这不只是一句话,而是一种观点,乃至是一个真理。看上去科学的成果大多是由成人创造的,但成为科学家的启蒙和科学的萌芽却早在童年就开始孕育了。
毫无疑问,科学是属于孩子的。从他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开始向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发出各种各样的疑问。他们好奇、他们幻想、他们想象,他们天真无邪,当然他们也不知天高地厚。于是他们越来越觉得这个世界是那么的神奇,那么地不可思议,想要把所有的问题都搞个水落石出。他们总是那么没完没了地问为什么?
越陌生、越好奇,越好奇、越向往,越向往、就越想弄个水落石出。于是他们不时张开小嘴向大人问个没完,或者在自家阳台架起望远镜,凝视着浩瀚的宇宙星空,再或者用自己的一双小手摆弄着各种各样小玩意。还有更多的孩子撒开脚步冲向乡野、山林,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欢呼雀跃。
就这样在孩子眼睛一眨一眨间、小手的一举一动里,脑瓜子的一思一想中在、童年的科学好奇心开启了。
保持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就成了老师、家长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可是我们不得不遗憾地看到,今天的学校教育早已被捆绑在应试教育战车上,很多家长也成为了应试教育的帮凶。如何将卡尔·萨根的愿望变成现实,切实保护好孩子对自然和科学的好奇与敬畏之心,就变得格外难能可贵了。但愿天下的父母们都能担当起为人类养育科学幼苗的崇高责任,悉心呵护好孩子们金色般的童年、科学的童年。
其实就科学家群体而言,可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从小就开始有了科学家的梦想。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培养起了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从小就热爱自然,对自然充满着好奇和探索的欲望。除了他们自身的天赋外,还有就是及时得到了父母的关爱,以及后来学校老师的悉心教育,这样为他们后来的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注入了无穷无尽的活力。这几乎是许多科学家成才的定律。
在《童年与解放》一书中,黄武雄先生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儿童的“自然能力”,认为儿童与生俱来就具有三大“原始创造特质”:一是辨认特征与无边好奇;二是生之勇气;三是宽容无邪、不存偏见。笔者以为黄先生提出的“自然能力”也好,“原始创造特质”也罢,都指向孩子科学启蒙必备的基本素养,包括好奇心、想象力、爱幻想、好疑问、喜欢冒险,可以说孩子们天生就是科学家。摩尔根小时候是这样,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同样也是如此,科学史上这样的事实与案例举不盛举。
既然,孩子具有成为科学家的天性,那么我们最该做的,首先是保护好这些科学启蒙的禀赋,其次才是进一步的教育和引导。金色童年——科学启蒙正当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