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年港校率先在内地招生,吸引了不少优秀生员,当时有人问北大面对港校的竞争做何感想?北大官方有一种说法表面上看似乎很大度,其实多少还是流露出了不悦和不屑。原话记不大清楚了,大意是说中国这么大,优秀生员多得是,即便港校抢走一些,但每年各地的高考状元都还是乐意首选北大的,言下之意,北大根本不愁生员。
这几年港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的话,很快台湾的名校也将加入这一行列,这样一来是否对北大清华构成进一步的竞争压力,你我大家心里都有一本帐。
问题还远不至于此,近年来尤其是这一两年以来,从各地重点中学传出的消息说,每年临高考前,许多重点中学的毕业生中都有许多学生提前收到来自欧美名校的录取通知书。笔者所在深圳,前不久就有两所重点中学发布消息说,他们的学校分别有几十名学生已经被欧美名校大学录取,至于其中究竟有多少最终会选择入读欧美名校想必你我大家心里也有一本帐。
据《中国青年报》最新报道,这种现象不仅深圳有,京沪穗等大城市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美国高考热,许多重点中学开设了SAT培训班,或者干脆办起了专门的出国班。北京新航道学校就是一间这样的学校,该校校长说,近年来到该校就读的学生呈明显增加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每年参加SAT考试的高中生超过了3000人。
上海也出现了类似SAT热,不少重点中学之所以出现“空巢”现象,就是因为很多学生老早就奔SAT去,而放弃了我们的高考。据报道,上海某高校附中一个班原有学生40人,等到上高三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全班只剩下6名学生,流失的学生中大部分已经提前拿到了国外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这样以来问题就更严重了,如果说当初只是港校小范围在内地招生,对北大清华的优质生员构不成直接威胁,那么今天至此一批又一批的优质生员流失港澳台和欧美名校,我们的名校们还能无动于衷,视而不见,在那儿养尊处优吗?
说到这里笔者觉得有必要好好算算一笔帐,有人说眼下正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出国潮,与前两次截然不同的地方是来势凶猛,不像前两次主要是官派为主,以学士后高学历深造为主,而是大量出国读本科、预科乃至高中。很显然,如果仅限于高学历深造留学,并不对本科生员构成太大影响,现在情况完全不同,如果大家认同留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优秀生员的话,那么显然本科前的生员已经大量流失,这无疑是内地名校的一大损失。
换个说法若是放在以前,每年没有这几十万留学生,谁也出不了国门,大家只能争北大清华,相对来说,北大清华的生员是绝对有保证的。现在情况不同了,谁都有机会走出去,未必一定要守残抱缺。
再者来说即使拿出每年几十万留学生中的1%,也有几千人。按常理来说,这几千人应该是优质生员,十有八九都是进北大清华的料,可如今他们流失了。北大清华该怎么办?
办大学特别是办世界一流名校的硬道理只有一条,就是要确保招到一流的生员。这些年来建世界一流名校的口号我们没有少喊,国家为此也没有少投入,可从种种迹象看向世界名校推进的速度并不快,有时甚至让人觉得完全是在原地踏步,这中间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一流生员已经或者正在流失。扭转这样的局面不能再等了,而要扭转这样的局面又谈何容易,必须下工夫在办学特色、高教体制,在教学改革、教学内容与评价体系,在自主招生和办学自主权,在教授治校、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真抓实干,而不是轰轰烈烈地搞划一的教学评估,也不是热热闹闹地大兴土木整修豪华建筑,不是热衷于办班创收,办独立学院敛财。一天不把世界一流名校的风范树立起来,一天不把独特的半学特色形成起来,就无法真正吸引优秀学子,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名校的愿望就难以实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