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牧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红色牧师 学术论述通俗化 严肃话题生活化 复杂问题简单化 海龟理论土鳖化

博文

雅安:基于遗传,基于环境

已有 4771 次阅读 2009-5-31 11:33 |个人分类:知人晓事之处世之道|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雅安:基于遗传,基于环境

——川西大地上的散心和收心之旅(2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对极具感召力和创造力的领袖的渴求。……今天所说的领袖危机,是指如此众多的当权者,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表现得平庸无能、毫无责任感,迫切需要领袖人物的脱颖而出。而这种平庸的表象下面掩盖的是才智的根本危机。如果说,我们对自己的领导已经了解得太多,那么对于领导能力的了解却还远远不够。

                       ——(美)詹姆斯·伯恩斯:《领袖论》

 

(一)

成都是一个宜人的城市,也是我常来的地方。但这一次,为了5月中旬开始的领导学课程,我没有时间在此逗留。一下火车,我就打的到新南门汽车站,碰巧几分钟后,就买了最后一张车票,坐上了去雅安的长途汽车。川藏公路始于四川成都,经雅安、康定,在新都桥分为南北两线:南线经雅江、理塘、巴塘,进入西藏芒康;北线经甘孜、德格,进入西藏昌都,后在邦达与南线会合,再经八宿、波密、林芝到拉萨。南线总长2149公里,北线全长2412公里,南北两线间有昌都到邦达的公路(169公里)相连。南线因路途短且海拔低,所以由川藏公路进藏多行南线。虽然,川藏公路被称为世界上最艰险的道路,但其第一节从成都到雅安,已经是非常好的高速公路了。

雅安有个著名三雅文化:“雅女”、“雅鱼”、“雅雨”,也叫雅安三绝。四川自古出美女,一邛(崃),二雅(安),三蓉(成都)。邛崃之女我没有见过,但成都姑娘还是见过不少,给人的感觉是“我是美女我怕谁”。雅安之女是女孩子中的“出类拔萃之辈”。据说,雅女是传说中女娲的化身,犹如雅安碧峰峡中一潭清澈通明的泉水,有一种无言的温情和从容的恬静。果不其然,我坐在汽车的最后一排,旁边就有两个雅安的小姑娘。她们不仅回答我提的一些问题,还问了我一些问题。原来,这两个小姑娘打算将一个北京非常有名中学搞的远程教育引进到雅安,但是对这种教育形式的操作和收益不甚了解,进退两难。于是,我尽自己所知,在生源获取、收益风险,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给她们做了解答。这不仅让旅行变成了一种交流,缩短了时空,也使得我近距离观察了“三雅”之首的雅女。的确名不虚传:身材窈窕,面容娇媚,肤色润华,为人谦和。

到了雅安城就到吃晚饭的时间,但我不着急,找一个小旅店,洗掉一身臭汗,再出来看街景,吃雅鱼。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也称“雨城”。雅安距成都120公里,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也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雅安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雅安的廊桥是这个城市的地标,在廊桥边我找了一家餐馆,吃了一条价格不菲的雅鱼,一个“砂锅雅鱼”要上百元。雅安之鱼是鱼中的“出类拔萃之辈”,是雅安青衣江中特有的鱼类,鱼身青黑修长,传说中女娲在补天时,将一把宝剑落入江中所化而成。鱼头中有一枚酷似宝剑的骨刺,剑柄、剑把、剑刃栩栩如生。喝着二两当地炮制的药酒,就着肉嫩味美的雅鱼,门外还下着淅沥沥的雅雨,人生还有什么烦恼?!

其实,雅女和雅鱼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这是研究任何生物,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无论是人类还是禽兽的共同视角。从生物学来说:遗传,一般是指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代表现的现象;环境,是指生物生活周围的气候、生态系统、周围群体和其他种群。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处四川盆地与横断山脉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境山脉,河流纵横交错。因全年雨量充沛,故自古以来就有“天漏”之称。雅安又处在富庶之地和贫瘠之地的交汇点,所以雅安人既知道享受生活,也知道生活艰辛。如此,才导致了“雅”,只有“雅”才能让心变“焦”为“柔”,才能怡然自得。你看看沿着清澈见底的青衣江边一排排茶座,人们花5元钱,要一杯清茶,摆起“龙门阵”,何等惬意!

(二)

回到武汉之后,我听说有人向校领导汇报,说陈海春丢下辞职报告,就跑到西藏去玩了,惹得领导龙颜大怒,我只好苦笑,这也太不了解老陈了。其实,这些人不懂一个道理,放弃领导职务并不意味着放弃工作岗位。谋生总是职业的第一要务,没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我的家庭就不可能有一个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方式。我还没有到退休的年龄,如此之早就丢掉“饭碗”,加入拿低保的行列,也太小瞧老陈了。行政评价是领导评价,学术评价是同行评价。不做行政工作,意味着领导评价不重要了;改做学术工作,意味着同行评价更加重要了。所以,此次川藏之行,看似“散心”,实则“收心”。一本由美国前政治学学会会长詹姆斯·伯恩斯撰写的《领袖论》成为我此行手不释卷之物。这部著作是领导学界公认的经典名著,曾获得美国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双项桂冠。它对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关系进行了精辟分析,对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作了开创性区分。更重要的是,它将理论的阐述与现实的分析紧密结合起来,将对美国的观察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进行综合比较,使各种类型的读者都能够被它深深吸引。

《领袖论》是一位美国人写的“为官之道”。“为官之道”,在位的人往往不说,说的人往往不在位;干过的人往往不便说,没干过的人往往不会说。詹姆斯·伯恩斯是一个既干过,也会说的人。他的经历十分丰富,做过教师、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有过丰富的实践经验,曾经是几次民主党全国大会的代表,并且以马萨诸塞州西部候选人的身份参加过国会议员的角逐。詹姆斯·伯恩斯在美国政治学界享有盛名,并当选过美国政治学会的会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了军史学家,为富兰克林·罗斯福立过传:《罗斯福:狮子与狐狸》和《罗斯福:自由战士》,他还撰写了其他关于领袖和美国政治制度一系列论著。《领袖论》是一部表明其取得最高成就的著作,是一部集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所具有的洞察力融为一体的力作。全书立论鲜明、结构严谨、论述充分、语言优美。用译校者的话说:“是目前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较高权威性和系统研究领袖品格、领袖地位、领袖才能,以及领袖集团的学术著作。”

《领袖论》是研究领导者中的“极品”,即领袖源于一般领导者,又高于一般领导者。他们首先是“权力的拥有者”,但又是其中的“出类拔萃之辈”,我称之为“极品”,也叫有魅力的领导者,我的课程就是《领导魅力论——如何做一个有魅力的领导者》。这里所说的“极品”,不是从善恶和对错的角度来看的,而是从他们对一个组织或历史的影响力来看的。一个在历史上留下深深痕迹的人可能是个“大好人”,也可能是个“大坏蛋”。在《领袖论》中写的最通俗易懂,又最引人入胜的是第二部分:“领袖的起源”,一共分为三个章节:“领袖的心理根源”、“领袖的社会根源”和“政治型领袖的熔炉”。在作者看来,领导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他们何以成为这样的人,是基于遗传,还是基于环境?

有趣的是,詹姆斯·伯恩斯一方面承认个体的人格心理是造就一个人成为领袖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又避免陷入“伟人特质论”的误区。他说:“理解领袖的关键,在于了解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概念。对于研究领袖问题的学者而言,这一领域既有财富也有风险。”他认为,从近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领袖问题的心理学理论,往往错误地把领袖看作是单纯的支配或统治。不过他也承认所有的动物也沉溺于运用形形色色的领导形式。他试图将男性领导与女性领导的差异性描述出来,并希望“当领袖渐渐被人们恰当地看做是领导者调动其追随者的自身需求和渴望的过程时,妇女被公认为领袖就会容易得多,而男性则会改变自己的领导作风。”他还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领袖本身就带着一些偏见,其中之一便是领袖素质的形成几乎完全取决于其幼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这一普遍看法。他还认为受到文化局限的精神分析学和心理生物学也会对领袖行为的研究产生偏见,它可能只注意病理,即注意变态行为,而未能抓住正常或健康的天才的范围和动力。他的结论是:“研究领袖不能依靠任何一种现存的历史因果关系论,相反,研究领袖应该有助于更复杂的因果理论的发展。”此外,作者从人的动机和需要入手的分析也十分到位,这些都为领导学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作者认为,领袖的社会根源起源于家庭。他说:“只有双亲和子女的小家庭是一个很小的政治体系,而且是一个领导体系的根基。无论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一个人对政治的关心和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小时候所受的影响。”作者有一点看的非常透彻:孩子幼小时,家庭领导体制的关键一点,是权力关系的不均衡或者说不对称,父母是两个不同的领导极,又同时垄断控制权。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后,一个新的困扰也开始形成,孩子逐渐学会了以种族、等级、阶级、地域、职业和语言来区分人,这种最初的识别和忠心将会在人的一生中产生重要影响。也就是说,从婴儿、少年到青年,一个人要经历一系列社会制度,他们必须在顺应和改变这种制度中做终生的选择。只是顺从的人很难有做领袖的气质,完全不顺从的人很难有做领袖的机会。不过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如果一方以牺牲反抗为代价,短期的和谐一致是可以实现的。不过一切政治要素又都是可以变化的,这种变化的动力则为以后领袖层的出现和冲突提供了舞台。作者还发现,在近几十年里,大多数国家的学校开始成为学生形成其政治观念和行为的中心。不过作者也发现,正式的教学工作可能是对学生政治观念的形成影响力最小的方面:在美国,“所有公民学课程的学习对他们的政治兴趣、知识和功效观几乎毫无影响。”没有必要描述作者的所有观点,对于我的学生,我让他们看原著。只是有一句话我愿意记录在册:“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在青春期所受的巨大影响有两种。在两种影响力的作用下,有些人进入了未来领袖的行列,另一些人则被拒之门外。其一是需要始终不渝地保持自尊,它与洞察其他人对自己的敬重密切相关。其二是需要不断提高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如果说,家庭、学校、同辈团体和大众传媒都是影响一个人能否成为领袖式人物的重要因素,那么在现实的政治熔炉去烘烤和冶炼才是最关键的因素。人能够驾驭复杂局面的前提是,局面本身具有复杂性。“我想有出息”和“我能有出息”不是一回事,把想要变成需要,把理想变为现实才是获取权力的唯一途径。作者深刻地指出:“如果要造就领袖,早年的个人和社会条件必须与政治兴趣和政治活动联系起来,而它们又必须与政治生涯联系起来。”这种联系由运用于某一政治结构机会的一系列的政治动机所构成。有机会,没动机,机会会随风而去;有动机,没机会,动机会枯竭而死。有人只把政治雄心仅仅看成是一种对权力的欲望和追求,这既不符合政治常识,也把问题看得简单了。许多政治领袖具有的非凡的自律、激情和智力,令人钦佩;许多政治领袖将个人友谊和家庭生活让位于自己的革命事业,令人感叹。是呀,除了对某种需要的满足之外,领袖人物在现实政治冲突情景下所受到的熏陶和训练也许更加重要。对政治职位的获取,对追随者的引导,都是书本上难以找到答案的,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永远是人生的乐事!

(领袖论(美)詹姆斯·伯恩斯著;刘李胜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7 ISBN750041920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949-235214.html

上一篇:告知
下一篇:丹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5: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