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共和国的内伤——击中卑微生命的子弹来自哪里?

已有 4102 次阅读 2008-4-16 23:3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

——纪念李开学博士(侯选人)

        这个夜里,南方仍在阴冷着,一个人坐在电脑前一只只地吸着廉价的香烟,那篇文字《李开学猝死,一个苍凉手势的意味》已经看过三遍了,脑袋里空空的。不觉间已经视线模糊,今天夜里什么事情也不做,只希望陪这位早早离去的陌生朋友聊聊。

       从资料上看,李博士在校期间(2003-2008),我也曾在那里徘徊过,或许可能还见过李君,也许没有见过。这一切今天看来都不重要了,他死了,我和许多人还活着。他一个人在宿舍内趴在电脑桌前,在熟悉的凌乱的背景中,以一个知识分子雕塑般永恒的姿势,寂寞地死掉了(2月21夜N点-3月5夜里被人发现)。李博士今年44岁,年长我三岁,作为同代人,我能够理解李开学博士遭遇的所有压力。今天,我们应该了解一个道理:人是可以被贫穷压倒的。这里没有任何贬义,因为那种生活我也曾经历过,也曾在月底求告无门,也曾在许多夜晚饥肠辘辘,夜不能寐。我不知道300元/月的生活费能够让人怎样去理解生存和尊严哪一个更重要这样的问题?记得曾和一位在香港读完博士的朋友聊天,他说,那时他每月可以有接近15000港币,我们听后惊讶不已,如果有这样的待遇,我愿意一辈子都呆在学校里读博士。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的研究生如此清贫?这也是笔者长期以来不太关心各种统计数据的道理所在,国家每年的GDP增长多少,对于那些卑微的生命来说有多少意义?政府财政收入再怎么增加对于那些底层的生命来说又有多少意义?在那身华美的旗袍下,中国仍旧贫瘠与瘦弱。李开学博士是学政治学的,对于文科在中国的生存境遇实在是不敢回眸,虽然国家每每总是说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拿投入最多的去年来说,国家社科基金的投入也就是一个亿,要知道,这可是对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的投入?这里有多少学科又有多少人在无望地梦想着,即便这点可怜的钱又有多少能够轮到李开学们的身上呢?基本上等同于小概率事件。很多事情是当不得真的。

        李开学寂寞地死了,在即将到来的春天里,他没有如期地绽放,在死的时候也谈不上静美,留下的只是一幅不和谐的苍凉的背影(好在学校还算仁慈,替他偿还了所有债务)。这是共和国的内伤和耻辱!当那些行走于大地上的所有卑微的生命都恐惧着将被来自陌名角落的贫困的子弹击倒的时刻,任何虚假的言说都是不道德的。

        归去来兮!谨以此文纪念李君开学博士!

2008-3-16夜于南方临屏涂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21927.html

上一篇:博客一周年记
下一篇:哲学断想之六十一:幸福、欲望与上帝之城
收藏 IP: .*| 热度|

1 阎建民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