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致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sun 科研探索有致,科学品行有节!

博文

动物九种运动绝技

已有 6396 次阅读 2009-2-12 14:30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很多动物的运动方式非常有趣,虽然我们知道动物常见的运动方式有游泳、行走或飞行,但是已记录在案的动物运动方式有30多种,从蛇的游动到犰狳的滚动再到尺蠖的弓形步前行,方式各不相同,千差万别。以下是动物九种最神奇的运动方式:

  1.吸血蝙蝠:飞行技术胜过轰炸机

动物九种运动绝技:神奇蜥蜴会水上飘(图)

吸血蝙蝠

 

  吸血蝙蝠不仅会吸血,它还拥有精确的回声定位技能,它的飞行技术胜过大多数隐形轰炸机,它能走善跑,跃过田野的速度不比你差。它们让南美洲的牲畜群头疼不已。这些牲畜是它们的猎食来源,它们叮咬吸食牲畜们的血液。蝙蝠是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

  2.水黾和水上飘的蜥蜴

动物九种运动绝技:神奇蜥蜴会水上飘(图)

水上飘的蜥蜴

 

  虽然人类不能在水面上行走,但很多昆虫和蜥蜴有这种本领。水黾是水上活动的“蚂蚁”,它能携带比自身重15倍的东西在水面上跳跃而不会沉入水中。“水上飘的蜥蜴”更始名副其实,能在水上行走自如。

  3.犰狳:蜷缩成团滚动

动物九种运动绝技:神奇蜥蜴会水上飘(图)

犰狳

 

  犰狳是唯一依靠重力形成球形铁甲团滚动的动物。纳米比轮蛛、穿山甲和蹼趾火蜥蜴也可以停下来蜷缩成团滚动。轮蛛擅长滚下沙丘来躲避天敌,穿山甲和犰狳蜷成球状经常是为了避开蛇。

4.飞鼠:能“飞”数英尺远

动物奇特运动方式:神奇蜥蜴会水上飘绝技(2)

飞鼠

 

  松鼠的机敏和灵活令人赞叹,它们能在金属丝上奔跑,能在树枝上跳跃,还能不加思索地在树上荡秋千。松鼠有180度的旋转踝窝,这让它们能在树干上倒着上上下下,而且速度不相上下。飞鼠是松鼠的亲戚,它们的皮肤里藏有翅膀,能“飞”数英尺远。

  5.鱿鱼和章鱼

动物奇特运动方式:神奇蜥蜴会水上飘绝技(2)

章鱼

 

  鱿鱼和章鱼通过喷气推进行走。章鱼尤其厉害,不仅能推动自己行走,还能通过它的触须和吸盘(我们相信这种吸盘粘在浴室墙上永远不会脱落)四下游动。它还能改变颜色、形状、大小(即使600磅的大家伙),当然,它还能喷射墨汁逃生。

  有时,它们不喜欢被打扰。鱿鱼和章鱼都是非常聪明敏感的动物,有人认为它们比海豚更聪明,可能甚至有语法概念。你可能会对餐席上的章鱼或鱿鱼寿司另眼相看了。

  6.熊、长颈鹿和骆驼

动物奇特运动方式:神奇蜥蜴会水上飘绝技(2)

骆驼

 

  与大多数动物相比,熊、长颈鹿和骆驼等动物的步伐和步态有些特别。和大多数哺乳动物和几乎所有的有蹄动物如马、羊和牛的行走方式不同,它们行走时一侧的前后肢向前挪动而另一侧的前后肢着地。虽然它们走路的样子难看,但是,它们经常奔跑速度飞快。当然,马通过训练也可能学会这种行走方式。

7.人:两足行走——艰苦的工作

动物奇特运动方式:神奇蜥蜴会水上飘绝技(3)

人类进化示意图

 

  在哺乳动物中,人很不寻常,因为我们是两足动物,我们用两只脚直立行走,虽然有时候表现得不太好,例如在穿上5寸高的高跟鞋行走的时候。对我们来说,我们可能感觉两足动物很自然,但是,事实上,两足行走比四足行走难多了,所以,大多数猩猩和猴子避免两足行走也不足为奇,这还解释了我们经常腰疼的原因。虽然猿是两足行走,但它们仍倾向于胸部贴近地面,弯曲膝盖。袋鼠和一些啮齿动物是两足动物,但是,它们经常单足跳而不是走。我们之所以不单足跳是因为那会消耗太多热量。

  两足行走是项艰苦的工作,你应该对它肃然起敬。鸵鸟、企鹅和鸸鹋之类的体型较大的鸟的翅膀不够强健难以起飞,所以它们只能象人类一样走和跑。但是,鹬鸵就没有借口了,不过,它们是非常暴躁的小鸟,所以你还是不要问它们为什么不会飞。

  8.大多数动物用“臂”行走

动物奇特运动方式:神奇蜥蜴会水上飘绝技(3)

大多数动物用“臂”行走

 

  不管是猴子和猩猩选择树枝之间的臂行法,还是很多海豹擅长用肩膀拖着自己走,很多动物喜欢使用它们强健的臂膀走路而不是它们还不太发达的腿。当然,翼、鳍状肢和鳍都与臂和手的进化有关。如果你从进化的观点考虑臂行法、飞行和游泳的话,你就会发现,从鸟类到鲸鱼再到海狮和鱼,大多数动物依靠“臂”行走。

  9.尺蠖:弓形步前行

动物奇特运动方式:神奇蜥蜴会水上飘绝技(3)

尺蠖弓形步前行

 

  可爱的尺蠖就是尺蠖毛虫。如果你有过看到尺蠖露出孩子般灿烂笑脸的经历,你就知道观察尺蠖是多么有趣。不幸的是,它们古怪的行动方式也容易引起鸟儿们的注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4104-214584.html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1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