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我曾经跟昌凤兄说过:读诗,往往于我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我诗辞一向不开窍,虽说现在的交流与工作中不懂也无妨,但我以为,诗是古人咏志抒情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往往于它简短精悍的外表中蕴含着诗人于人生经历中凝练出丰富厚重的人生感悟,是人与人进行思想交流的好方式。但由于历史原因,懂古诗读古诗的人少了。在我旧博文里,躺着一种思想:搞科学研究的人,需要有深厚的人文情怀。所以,当于昨日里见昌凤兄书写一文,【出门看天色,进屋看脸色】,并于文中耐心而巧妙地教大家和我如何读诗品诗,我深感庆幸。
昌凤兄持重、质朴而性情温和,与绥阳兄长及其他各路马甲们(恕我总于诸位“马甲”中不辨东西南北)一道,在科网诗社这一特定的网络时空里尽显其文人墨客的优雅情趣。我自比作刘姥姥进大观园,进得诗社大门儿,看个晕天昏地。昌凤兄心怀慈悲之心,不忍见我如此痛苦,便畅书此文,以作我这苦行于茫茫诗海一叶舟的指明灯(大白话我是总能说得很溜道)。于文终写下:“丫头”,现在会读诗了吗?就这么读,先读懂题目,OK? 小妹再谢!也不禁笑出声来,昌凤兄近日里打趣儿的本事在长呢!
因着读文后,与兄长在文后有话为约:
丫头:是这样。不懂诗的人一头就钻到诗的本体里面去,读了个天昏地暗,依然是难见光明,可谓痛苦之至,便再也难续雅兴了。我试着把独孤食肉兽的一文仔细品味一番。过后请兄长赐教。再谢兄长!
博主回复:哈哈,丫头真是冰雪聪明。我留下“原作”,就是要给你仔细品味的。写一篇读后感怎么样?
真算不上聪明,更莫说冰雪聪明,昨天竟没有看清兄长嘱托的最后一句。只是昨晚真得用功了,将诗词抄下来,皱紧眉头,冥思苦想,临睡前,自认为算是把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搞了个明白。今天来网,再看兄长的嘱托,则是看得分明——要我用读后感的形式写。好,现在开写。
原诗如下:
七律 忆柳
独孤食肉兽
忆向离亭绾客船,可堪回首望江潭。
一春如梦独依岸,万缕撩人总是烟。
又扫落花开远道,曾和夜雨绿家山。
早知旧事同飞絮,不用相随过汉南。
愚妹诗译:
回忆中,见客船驶离岸亭,岸上,怎能回头再看那江水波潭。孤春里,怅惘中,独柳依岸,春风撩动万缕丝,怎奈,心事万般,皆如烟。
又是一年花满地,柳条清门道,渐去远;又是一年伴春雨,柳枝绿满山。
若知那心头愁事如柳絮,飘远逝去不回头,想何必当初,柳心随君去江南。
所谓禅语,是小妹深悟此诗文中透露出作者流露之意:因那时空不再,斗转星移,世间万事皆可变幻,而告慰我们————于柳愁中,淡然,再淡然。
只是,只是,兄长要我记得题目,我好象又远离了题目啦!兄长赐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