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为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ymb 大连水产学院海洋工程学院渔业工程教研室 专搞口虾蛄

博文

海上十日谈

已有 4329 次阅读 2009-1-1 11:59 |个人分类:海上生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实验, 游泳, 海上生活, 十日谈, 风浪

     以下文字是一年前在海州湾实验期间的所记所忆,称为海上十日谈,顾名思义,这十天的时间里发生了许多难忘的事,文字的表述毕竟浅薄,每看到笔下的那些苍白的描写,心思早尽到了夏日里的远海———



      从八月十九号(阴历七月七)情人节踏上千里之外,直到三十号的六点多,久违的一号船才启程前往让我们神往的外海,那边的岛屿不啻于瀛海蓬莱方丈,那里将是 生活与研究的乐土,从此开始了后来的海上十日之行,这期间见识了大风大浪,品尝了海味佳肴,体验苦楚与辛酸,也有岛上自由地漫步,海底悠闲地遨翔,这是难 忘的十天,也是有话要说的十天。
  在这里细细讲来吧。
海上第一日 沉船

2007年8月30日 阴

   就在出海的前一天,二十九号,团队中的另外两位兄弟也从青岛起来,帮忙把大堆的东西搬到船长,正好有等待下沉做为渔礁的旧船,搬运过程中要横跨五艘船,好像赤壁之战中曹操的连体船,看着这些失去了往日风采的木船,像垂暮之年的老人一样静默无语,他们仿佛已经明了即将到来的使命,正在平静地等候这一时刻杳然 而来,翻开时间的历书,曾经屹立几十年的松树,槐树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能工巧匠们细细雕琢出来,成为风行水上几十年的轻快工具,在陪伴了两代人后,他 们也老态龙钟,时间没有给他们留下值得回忆的时刻,也没有给他们远渡重洋的机会,只是在近海江河里略尽薄力,在行将老去的时候,从南方拖运到陌生的北方, 重新发挥那最原始笨拙的功用可能是他们最能好的归宿,因为这样,他们又像出生前一样,在昏沉的海底挺立几十年而不朽,成为鱼虾贝蟹们永久的避难所。
   船上半点值钱的东西都被肢解,甲板也被撬下当做柴薪,只有高耸的驾驶室留下来诉说着曾经的光荣,船梆上的喷漆不复存在,本来空荡荡的船舱现在也装满了几十吨的石头,他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早上五点多,我们就起来收拾东西,六点,天刚蒙蒙发亮的时候就出发了,今天早上涨潮,而且船逆流行驶,船体摇晃得厉害,加上阴天,海水黑漆漆一块一块的, 船好像在转动的魔方中穿梭。一出近海,风也狂吹开来,风浪交加,风起浪涌,人在舱里都禁不住摇来晃去,不倒翁一样,昨天晚上就没有睡好,再加上这么美妙的 摇篮曲,不一会便感觉到早上吃的东西不安份起来,想要求造反,没有办法,只好让自已躺在小小的舱位上,尽量忘记胃中同样的翻江倒海之势,不一会,头脑就迷 糊起来,不过还是察觉到同行的小于低头跑到舱外,然后久久没有回来。后来才知道,久经沙场的小于竟然也吐了,然后在甲板上吹风,好记自己舒服一些。
    也不知睡了多长时间,也不记不起中间起来了几次,反正天空依然低沉,海水越来越蓝得发黑,风越吹越大越让人清醒。令人吃惊的是,马力最为强劲的一号船行驶 了六小时,比通常多出两个小时,映入眼帘的才平岛美丽的轮廓,同样让人吃惊的是,三号船竟然孑然一身赶来,原来路上风浪太大,海水倒灌进满载石头的船礁, 在半路上就沉没了,渔民们倒是乐观向上,说是记下了经纬度,下次路过时在那里钓鱼。一号船没有让人失望,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只见水手们敏捷地爬上船礁,逐 一卸下船四周了活塞,水像久等了一样哗哗流进船礁的肚里。在等了一个多小时,在船上吃完了午饭后,船才爽快地沉于海底,我还未来得极记录下这一悲壮的时 刻,录像刚刚打开,他就从眼前永远消失了,只留下一片惨白的泡沫和破碎的木板。
   船终于依靠在南码头了,这已经是下午时分了,也做不了什么事了,经历颠簸,大家也有些疲惫,就等着晚饭后,好天黑睡觉了。
   从今天开始,前面一页已是黄昏,现在才是人生。

海上第二日 小咬初现

8月31日 雨
   昨天晚上九点睡的,看了会书,外面风浪很大,风儿飒飒做响,海浪也无情地拍打着船体。我们睡在一号的驾驶室里,两侧的挡板关闭后才能入睡。八月六号和七号 也是睡在同样的地方,那次和立斌没有注意风浪,开着挡板睡觉,半夜里雨水灌进来,床铺湿了,人也感冒了,不卒忍读。
   早就发现驾驶室里甲板不平,早上醒来,背部就难受,伸展不开的感觉,尤其是早上一睁眼,便听见吵闹的海浪声,之后就辗转反侧,久不能息。起床后才发现身上 多了很多红点,搔痒难忍,原来半夜里暴露的肌肤频频被未知生物光顾,来无影去无踪,从他们的劣迹上来看,完全不像是蚊子留下来的。白天里才有机会见识了未 来十天里让我们最为痛苦的对手,渔民们亲切地称之为小咬,论个头,只有蚊子的十分之一不到,论胆量,却有蚊子的百倍,他们咛住你,连麻药也不给打半点,从 一开始就明了的告诉你他来了,而且是一出手便让人有针扎的痛感,你盯住他,晃动四肢,用气去吹,他竟然纹丝不动,真没有把自己当外人,只顾在你身上喝血, 现在你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慢慢地伸出一个手指头,将之就地正法,只见一抹淡红在你皮肤之上。
   后面的几天又领教了小蛟们的其它看家本领,且听下文慢慢道来。


海上第三日 风雨来了

9月1日 中雨
  
   半夜四点半,船摇摇晃晃止不住,风浪声也长久不息,从甲板上爬起来找耳塞,未果。心烦意乱之余,感观也异常敏锐,船体碰撞的吱吱声不绝于耳,驾驶室里一片 死寂,偶尔传来小于沉重的翻身之声,还有指甲锉动皮肤的声音,舱外声音略为减弱之际,远处的小岛上便传来怪异的声音,像蝉,又像鸟,又说不定会是风声。
   早上起来吃完早饭,照旧害困,身上又多了小咬留下的红色记忆,我就再也睡不好了。从七点多又睡到十点,醒来后的头一件事就是抓痒,直到挠出血丝才作罢,从脸到脚,无一幸免。刚刚醒来,就吃午饭了。
   出海的头三天了,有两天风雨交加,晚上睡觉时把档板关得死死的,也免不了被褥沾湿。第二天还是阴雨,又不能晒被,只好等候雨过天晴了。
  虽然天气不好,小蚁也越来越肆无忌惮,我们吃得倒是很不错,有不少蟹子,还有不少打上来的小鱼,味道同样鲜美。
   到了晚上重新涨潮时,风浪变得异乎寻常的猛烈,海浪不知在海里传递了多远,遇到小码头时但突然暴怒,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浪高时有十几米高,落下时整个码头都像盖上了棉被。十几米开外的船上漂来溅落的盐粒。我就边躲闪边拍照,记录下这一难忘的时刻。
   两天的风雨让空气变得异常清洁,海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污染,站在般尾,正是极目千里,心骛八极,远处城市的灯光照亮了小块的天空,这时心里空空的,只感觉到远离了文明。
   用几句话将这三天的故事略做总结吧:
   大浪淘天
   鱼蟹常鲜
   小咬大胆
   前来冒险
   无心睡眠
   用心体验
   远处火焰
   孤独灿烂


海上第四日 实验开始了
 

9月2日 晴
   在海上天特别蓝,海水特别清,梦也特别多。前几天梦里回到了北京,那里有我最值得回味的一年研究生院生活,还有在皇城根下记不清的游历。昨天晚上的梦特别 奇怪,梦到一个外国小女孩,样子记不大清,住在体育馆里的休息室里,喜欢运动,就在场地上跑步。这一模糊的梦境不知有何意蕴,甚或什么也没有。
   早上一直在码头旁边的碉堡里做实验,六十年代备战时准备的碉堡在和平时期演变出实验室这一功用,想像力丰富人的很少想到吧。实验的东西就不多说了。
   站在岸边的礁石上,看着小湾里停泊的一号、三号和十一号船,大小不同,错落有致,船上的渔民各自为营,忙碌有序。我突然想到渔民们即可爱又可怜,他们快乐的笑容下面是一颗落寞的心,每日里看他们在落日的余晖里独自品味生活的艰辛,那份孤独无人能省。
   今天很热,久违的阳光终于光临海上,被褥也可以体验一下温暖的气息了。海上的风也明显小了许多,清早也没有前两日浪花飞溅时那般壮观的景象。
   下午坐舡板去采样,在养殖笼里混入一个黄黑相间的热带鱼,这两种着色在精灵搞怪的鱼儿身上完美无缺地体现到了和谐的美感,我在想,这两种颜色几乎没有人会选择穿在身上,为什么会在大自然里出现,是人们的审美出现了问题吗?
   上午开始的实验,今天酷热,出也不少汗,中午也顾不上休息了,虽然很困,但还是实验要紧。

海上第五日 蚊香阵和飞索走道

9月3日 晴
   昨天晚上两点起来,正好发现船长在前甲板上忙活,走近一看,竟然是在点蚊香,原来小蛟害了他的好梦,在舒服的船长室里也睡不着了,又怕在驾驶室里点火会影 响到地上安睡的我们,就只好到外面打地铺外加一圈的蚊香阵了。我接着回去睡,这次不同的是,找到了耳塞,果然奏效,在懵懵懂懂中便睡下了。
   早上七点多就开始实验了,结果不好,实验进程很慢,干扰太多,意外的事情总是时时发生,让人措手不及。
   中午休息完,就发现身上又多了几十个小红点,不一会便打死了十几只小虫子。手脚上也早已抓出了血,用酒精一擦,像针扎一样。
    下午时分,渔民们开始到外海工作,留下我们和厨师在船上,下午的实验就在眼前,可是我们却被困在了船上,大船用绳索套在码头上,就是这十几米远的距离,被 水一隔,也成了天堑。着急不是办法,最好索性用手抓住绳索,贴着水面攀附在绳上尽力爬到码头上,刚走了不到一半,半边身体就入水了,船在体重的牵引下,向 码头移动了,没有办法,整个人都落水算了。看我如此,船上的小于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跃入水中,当然这不是抢救我,因为我身上早就准备好了泳衣,正好给 自己一个游泳的理由。
  从今天起,便天天在海里游泳,只有后来去拍网箱里误了一天。今天最为高兴,拿了相机去水里录像,拍照,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瞬间。
    到了晚上,渔民们准备了醉蟹,并不是真的用酒泡过的,这只是一个浪漫的说法,是用凉开水加了盐再加上姜和醋,使调味品的鲜味被活蟹吞进肚里,整个下午过 后,晚上便可以品尝了,果然味道非同一般:凉凉的蟹肉在坚硬的甲壳下不经意间溶化在唇齿之间,生肉的脉络轻轻地挠动舌尖上的味蕾,没有一丝腥气,淡淡的姜 味让人如沐春风,这感觉像果冻,但更腻滑爽口,像棉花,却明显带着湿润。

海上第六日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9月4日晴
   上午照旧做实验,结果不是太好,样品状态不好,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也是辗转反复才有这样的时机进行实验,其它的没有考虑周到现在也是无法完全解决的,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
   中午吃饭完又去做实验,渔民们把船靠在岸边上,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脚踏上坚实的水泥地,不用再涉水而游了!做到两点多,回来困乏无聊,就一直聊到五点,渔民早已出去整理网箱,天逐渐黑下去了。
    突然想到昨天晚上实验结束时经过的一段小路,两旁的鲜花正开得欢快,香味沁人心脾,让人不禁胸怀飘然直上云宵之感,今天正是好时机品味这一美妙时刻。坐在 攀升的台阶上,远处的夕阳点燃了蓝色的晴空,天空中的浮云被海风撕扯成一抹又抹,不时有鸟儿从头顶飞过,不远处黑色网箱逐渐溶入进黑暗之中,移动的人形也 失去了连续的动作,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近景沁人,远观飘渺,如此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海上第七日 捕蟹笼

9月5日 晴
   早上一大早起来,苦苦支撑吃完了早餐,在我们还睡意朦胧,没有多少做实验的心情的时候,渔民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了,先是拍贻贝,全是前一天从网箱的支撑绳上 扯下的一节指头大小的小贻贝,黑压压地爬满了甲板,两位渔民左一下、右一下,不断地拍打,翻动,本来就显得脆弱的小贻贝但血肉横飞了,原本黑得发亮的贝类 变得混浊不堪了。看着他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又感于这几天消受了这么多渔民辛劳劳动的结晶,无论如何也得要亲身体验一下前人栽树的干净画面,也要留下一 点长久回味的影像资料吧。缆绳一解开,三号船便好像正欲跃出跨栏的赛马,一发动便控制不住,正在此时,我从住的甲板上拿起相机,又抓了两个备用电池,跨到 正在移动的船上,向风浪正湍的双尖礁驶去。早上正是退潮的时候,浪花正带着余威横扫过崎岖不平的礁石,船就行驶在带着白色泡沫的浪花之上。渔民像是脚底长 根一样,在船边上紧张有序地分工合作,我在前甲板一分钟也站不安稳,只好坐在地方拿着相机胡乱抓拍,只见大副在液压机前把系着蟹笼的长绳拖曳上来,紧随其 后的是一位渔民把蟹笼里的捕获物收集起来,然后再有一个人把蟹笼重新归位,最后一位渔民把带着长绳的蟹笼按顺序安放在船尾,就这样五百米长的蟹笼在不到半 个小时的时间内从深水中绞出,留下了满满两框鱼蟹。
   捕完蟹子回来,实验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天做的是扇贝,我和小于的实验也是交替进行,昨天是我的海参。实验进行得很快,一上午就完成了,下午的时间就是游泳了。
    我在水里游泳是标准的蛙泳和自由泳,整个身体八成时间浸在水里,相对动作较大的自由泳,蛙泳就是在水里面用作休息的,这时候身体肌肉得到了全面的放松,呼 吸也能顺畅起来,而且耳边也传来来自波涛的久振不息的回声,这声响好似燃烧的薪柴,噼哩啪啦从不止息,那感觉又像吃了辣椒,身体就要冒火一样,加上眼前不 断漂来的海雪,像在登山途中突遇风雨,那种联觉是没有过亲身体验的人如何也理解不了的。
   苦苦等待的晚餐终于开张了,照旧是丰盛的海鲜,这次多加了肥嫩的鳗鱼,比大拇指还要粗许多的鳗鱼块加上点辣椒,爽口异常,鱼肉晶莹如雪,撕开的肉块中清晰 可见微微绽放的肉丝,入口即化,吃不到一点肌间骨,也没有鱼鳞,我认为这是在船上能吃到的最美妙的珍物了。蟹子也不错,大的留下做为商品,小的就全部就地 解决了,相对浅水的蟹子,深水的要小一些,但是也更肥厚,当满满的一大铝锅的蟹子搬上来时,久经此阵的渔民将之息数倒翻在甲板上,一人面前再分一堆,对于 远道而来的我们,更是优待,我前后吃了不下十几个蟹子,小于这几天竟然对美食产生了审美疲劳,最后勉强接受了将近三十个鳌足,那可是蟹肉里的精华,在他面 前排成奇异的扇面,而他就不管别的饮食了,只管慢慢地享用坚甲厚壳下的美味了。


海上第八日 贻贝之贻害和海上美景

9月6日 晴 大风
   早上风云突变,风浪又来了,早上渔民是出不海了,更坏的消息是我们明天也回不去了。只有等网箱整理完毕才能返程。只有等明天才能彻底解决令人生厌的贻贝了。
   我们的实验只剩下最后一点了,早上到岛上不一会就解决完毕。
    下午在船长的催促下,做为随船摄影师跟随他们去网箱附近工作。我用完了两节电池,总共拍了近二百张相片。腕口粗的贻贝纠缠在手指粗细的缆绳上,渔民费力地 用人力从海底拖上来,再人手一个木棒,将之敲碎。一条缆绳上丛生的贻贝少说也得有两千多斤,总共数十条缆绳,他们的工作量的确大的吓人。就在留下他们张力 极大的劳动画像时,头顶上多变的云彩在下午的娇阳下千恣百态,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真是烈日千里,长烟一空。蓝蓝的天空上白云飞,同样蔚蓝的茫茫大海更是 浮光耀金,还有远处的山崖,无言地屹立在波涛之中,只做静影沉壁观。

海上第九日 实验结束

9月7日 晴
  
   实验终于结束了,上午去实验室里把东西整理好,终于闲下来了,就和小于重走了以前在岛上浏览风光时的杂草之中的小路,一路上留下了不少舒心的影相。
    中午也不觉得累,午觉竟然睡不着,渔民们都在安睡之中,正好小于找我去游泳,天还早呢,我出主意去太平湾里测水质,没有舡板,于是我又提出步行前往的主 意,于是我们两提着沉重的仪器出发了,正是午后两点多,光照最为强烈,我们就在海边怪石嶙峋和不断漫延上来的潮水之间艰难跋涉,短短的几百米距离,我们走 了不下半小时,终于到了湾口的入口处,一个对于我们不啻于壁垒森严的山崖挡住了去路。最后找到一个半米宽的小山沟,我们踩着中间的碎石攀折上到崖顶,又用 电线把仪器贴着垂直的山石一点一点吊上来,沉重的负担得要手脚并用才能结束战斗。终于看到久违的太平湾了,我们又从山崖下小心翼翼地抓着风化的石条倒行下 去,才发现周边的浪花很大,水也太浅,完全不适合实验,我们一下子没有了底气,这次的行为只当是一次历险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山崖上的碉堡里我发现了两瓶 开户的矿泉水,生产日期是今年的7月22日,正值军事演习的时候,一定是两个观察员在此测算弹道,还有同样多的一瓶汽油,可能是当做烽火使用了。

海上第十日 返程

9月8日 阴转晴
     终于到了回去的时刻了,在海上漂泊了十天了,竟有点舍不得,不过还有陆地上的任务等着我们去完成。
      今天的风浪依旧很大。八点多的时候我们把我们的个人用品还有实验样品悉数搬到三号船上,小小的船舱容不下我们这么多东西,就索性全部放到船尾的厨房里,九 点多的时候我们正式出发,海上风浪大得像我们来时的样子,过去的道路照亮了归途。船一直开到十二点多才看到陆地,正式靠岸时都快一点了,先是把捕获的鱼蟹 运走,我们也顾不上船上我们的辎重了,养殖场里还有导师在等我们,于是坐着现代车就离去了。
     终于回到了陆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0561-208019.html

上一篇:棘皮动物的排泄
下一篇:Doodling about evolution
收藏 IP: .*| 热度|

2 武夷山 李小文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1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