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现实情况是:很多研究人员并不仔细的读原著或读不到原著。大多以读某些论文并加以模仿而开始进行科研。在80-90年代,这种现象多次被老科学家批评,但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在心理上,一个初入门者并不会为读不懂或读不到原著而害怕被人知道。但是一个在国内期刊登过文章的人多数则只在私下看。故,心理上(面子上)科技工作者以:我已读懂原著为真。
这样,如果某人对某人的文章评价:基本原理不成立,缺乏常识,则对作者,无疑是被看成奇耻大辱。
如果某人对某人的文章评价:对学科发展缺乏了解,结果无新意,则对作者,无疑是被看成贬低。
加之对文革批判的记忆犹新,因而学术批评几乎是被回避的。
缺乏对基本原理的认识论性的讨论导致学术交流效率的低下。基础科学素质的提高成为研究人员自谋出路的事情。其局限性是明显的。
既然看不到公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则年轻化的研究人员低水平重复研究或满腔热情(但可能是满无目标)的四面出击就成为主流。
但在内心深处,仍然是渴望得到有助于改进研究工作的批改或反馈。这样,对名家的说唱就特别的注意。把名家的只言片语当成信条的大有人在。
名家真的具备条件完成通过只言片语进行科学导向的能力吗?负责任的名家当然会认识到此种危害性。因而,力图系统性的论述自成一家的学术观点。
此时,可能有更大的名家或老外对其自成一家的学术观点的局部提出批评。这一来就不得了啦!三人为鼠、百人为虎。最后,该负责任的名家大概是名声不佳。基于其上的论文被拒登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出于责任心,部分被批评的名家当然会反驳。在没有学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环境下如何实现对追随者的保扶?唯一出路:当家作主(当官)!
但这样一来,代价高昂。至少大部分的追随者是奔保扶性来的,竞争起作用了。
结果:自成一家的学术观点大多无真诚的继承者。谈何进一步开创新局面!
国外的学派性是明火执仗的出版图书和建立自成体系的期刊。为了证明本学派的成功,特别欢迎它国的名头大的单位的论文。知己知彼的研究人员能很快抓住这个机会。
由于中国的论文大赛,各学派都皆大欢喜。这类论文的作者被国内看成是人才出众,因而得到重现。
结果:读懂原著?扯淡!抓住机会!
一旦自我感觉良好,为了证明自己的确有学问:出书!没东西,好办:扫描!
这一来,真才实学的科技专(辑)著就淹没在汪洋大海中了。
由于很多书不同程度的用到了原著,经过作者因时利导、因地制宜的改变面貌,并大包大揽的、以权威人士身份出现的、自以为是的大论,科技队伍中的思潮非常复杂。
在这一背景下谈:好好读懂原著?简直是对科技队伍领袖人物的污蔑!
因而,作为一个面向工业部门进行高新技术研究工作的人才,好好读懂原著既是必经阶段也是最难进行下去的一关!这种读书是提高科技素质的关键所在。
一旦完成对主要学派代表性原著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则:从论文的汪洋大海中就捞不到多少篇有价值的论文了。对一个具体工作方向,能入选的论文就在可利用范围内了。在进一步读懂选出论文后,对照自己的经验知识,深入的思考也就导向了金光大道。
可是,很可悲:你找全(或大部分)主要学派代表性原著的可能性不大!为什么?英、美的许多学派的开创期(30-60S)也是充满争辩的时期,同一期刊可能是正反都登,也可能是非常分散的出现在不同期刊。在60-70年代,为了将来读者(主编者估计在30-50年后)能够读到、读全本学派的文献,一般地说是出版专辑(1-6本为常见)。这类文献国内很少图书馆有收藏。
在90年代,部分学派的开创者在临别人世前,改用光盘出版专辑(论文,50-90S年)(赠送为主)。这类文献国内图书馆没有收藏。
这类文献是限制我国科技队伍提高基础科学素质的一个要件!
出国留学或访问研究的人,大多数也读不到或读不全。很多人根本不读(或老板不让读)。
即使冲过了这一关,期刊这一关能否越过也是大问题!如所周知,要在近50年的期刊中(可能相关的10-20种)有把握的海选论文非以年为单位不可(0.5-1.5年)。有无机会?国内高校十去其九成九!此时,你会喊:文献服务如此落后!
就没有出路了?有,看你的科学素质:通过网络文献,有一点算一点。风险!走火入魔。
结论:读懂原著!主观上、客观上都是大问题。
出原创性成果?道路是如此艰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