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是科研论文产出大国,中国研究人员对于开放获取(open access, OA)的态度将是全球向 OA 转型的一大关键。中国 OA 转型的步伐快慢,对于全球走向开放科学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持续开展了关于中国开放获取态度的调研,探究中国科研界变化中的态度和实践,进一步挖掘中国作者选择 OA发表的关键驱动因素与障碍,并表明机构可以如何发挥作用支持其研究人员走向开放获取。
本文为中国开放获取主题相关文章的第二篇(点击此处阅读第一篇),我们分析了机构对于作者是否选择 OA 发表的重要影响,以及在向开放获取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研究人员希望看到哪些机构支持。
点击关注 施普林格·自然的 The Link 博客,即时追踪开放科学相关的更多资讯
机构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作者选择 OA
2024 年的中国开放获取态度调研显示,虽然许多个人和组织都可能影响作者的 OA 发表决定,但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是他们所属的机构。当被要求在一组外部影响因素中,选出哪些对最近选择金色开放获取(gold OA)的决定产生了影响时,64% 的作者选择了所属机构,甚至这还不包括所属机构的科研处(38%)或图书馆(22%)另外获得的投票。机构作为首要外部影响因素,能够以多种形式施加影响,包括机构黑白名单、文章处理费(APC)限度、报销政策等——这些机构影响构成了作者做出投稿决定的基础。
图 1:“哪些组织/人员对您最近选择金色开放获取的决定产生了影响?”(n=202)
对于阻碍作者选择 OA 发表的因素,机构往往也更具优势和能力去帮助作者克服障碍。关于为何没有采用金色 OA 模式发表论文,首大障碍为资助和支付 APC 方面的问题,59% 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资助方或机构缺乏 OA 发表相关的政策规定是第二大障碍(36%)。无论是为作者提供发文资助、解决 APC 支付难题,亦或是明确 OA 发表政策,机构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现有机构支持与作者需求之间存在哪些差距
总体而言,与 2021 年的调研相比,机构对作者的发文支持有所增加。研究者常获得的支持形式是期刊黑名单,即对存在风险或不合适的期刊提出建议(57%),这是基于前次调研结果而新加的一个选项,它充分表明类似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这样的黑名单近年来受到了中国作者的高度关注。机构提供的其他类型的 OA 支持也有所增加:明确 APC 限度(增加了 15%)、推荐发文的期刊白名单以及帮助组织 AP C的支付。在 OA 发表上的指导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出版许可协议方面,机构为作者提供的支持仍然较少。
图 2:“您从所属机构获得了哪些发文方面的建议和支持(如有)?”
尽管机构提供了大量的建议和支持,但现有的支持并未满足作者切实的需求,这种情况在特定方面尤为明显。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需要 OA 发表方面的指导,需要机构帮助选择合适的出版许可协议和发表期刊,协助支付 APC。呼声第一高的(83%)是希望机构在组织支付 APC 方面提供更多的帮助。
图 3:“您是否希望从所属机构获得更多的发文方面的建议和支持?”(n=799)
在“其他”这一项的开放式回复中,受访者提出了他们希望在整个发表过程中获得更多机构支持的几个方面:额外的 APC 资助、在研究资助中单设 APC 一项、如何使用研究经费报销 APC、专门讨论期刊质量的平台等。
如何满足研究人员的 OA 发文需求
调研清楚地表明,机构对于作者是否选择 O A具有主导性影响,研究人员仍然希望机构能够在诸多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尤其是在组织支付和资助 APC 方面。经费和 APC 始终是中国作者在考虑 OA 发表时常常提及的障碍或需要支持的方面。为了帮助研究人员解决这些痛点并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机构需要发挥主导作用,比如机构可以与出版社签订 OA 协议,让支付和发表更为顺畅。
施普林格·自然一直在引领开放获取转型,并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协议,覆盖参与机构的作者的出版费用。转换协议(TA)便是 OA 协议的其中一种类型,它将混合型期刊中的阅读费和 OA 出版费用整合至一个协议中。
我们相信,转换协议为科研相关方带来了明显的优势。对作者而言,以 OA形式发表研究变得切实可行,因为他们无需担心出版费用问题。转换协议没有学科偏向性,这对于那些一向受资助较少的领域(如人文社科)的研究人员尤为重要。转换协议提高了科研机构研究成果的可见度、覆盖范围和影响力。转换协议允许图书馆员和科研管理部门集中管理付款,简化了其工作流程,同时便捷的OA工作流程和自动化、高效且值得信赖的作者资格识别减轻了他们的行政事务负担。
详细了解施普林格·自然的开放获取协议,以及施普林格·自然如何助力机构进一步支持其研究人员转向开放获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6: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