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过时不候 精选

已有 4237 次阅读 2024-11-12 07:38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过时不候

人都会说话,但是,说话的本领不是自然产生的,需要在婴儿时期就得到大人的教育。如果在婴儿时期没有得到大人的教育,没有学会说话,以后再学说话就极其困难了。

我们的很多习性、爱好都来自少年时期。很多戏曲爱好者都有少年时好听戏的经历,少年时爱听戏,往往到老都喜欢听戏。我和我的很多同学少年时喜欢“听书”(吴方言把听苏州评弹称为听书),中间很多年可能因为工作地点或其他的原因多少年无法听书,现在老了,网络媒体发展了,有了条件,照样是“书迷”。

很多在1950年代的“中苏友协会员”,如今到了八九十岁,接触到有关苏联或俄罗斯的所有艺术作品、精神或物质产品,都仍然十分“着迷”。

不少1950或1960年代出生的人,少年时期只能听到“革命歌曲”和“革命样板戏”,跳过“忠字舞”,现在六七十岁了,每当听到这些歌曲、戏曲的旋律,还是兴奋得不能自已,跟着歌唱,跟着手舞足蹈。

我们大多数人,少年时没有接触过西方的古典音乐,往往一辈子听不懂那些交响乐。少年时没有接触过现代派的音乐、舞蹈、美术,成年以后往往也没有兴趣去了解这些艺术作品。

有些人少年时期只是用功做作业、刷题,两耳不闻题外事,理科考试成绩很好,却没有什么另外的爱好,对于人文知识、历史、地理几乎一窍不通。成年以后工作之余,跟朋友在一起,只会吸烟、饮酒、打牌消遣。

有的学生,生长在农村,上学的路上很辛苦,还帮助家里干农活,但是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懂得了很多关于自然的知识,知道什么野草、野果可以吃。成年以后,也容易热爱自然,对于保护环境之类的事务容易感兴趣。

同样生长在农村,可是一直住在学校,或者家里溺爱,只是啃读书本、刷题,从来不关心农业或自然,成人后仍然是书呆子,生在农村,却对于农村的事务一窍不通。

很多事情,在年龄的某个阶段错过了,没有条件接触,那么就可能一直错过了。

同样,有些事情,在年龄的一定时期,养成了习惯,可能一辈子都难改变。

现在我们的教育,往往过分强调“起跑线”,只管考试成绩,搞得少年时期没有得到全面发展,或者没有培养起对于可能形成其特长的爱好。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中学的六年,是一个人身体和思想成长最关键的少年时期。各种兴趣、生活和学习习惯、思维模式,往往都形成在这个时期。我们现在却把学生都圈定在死啃书本,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的所谓“分数线”中。完全只用考试分数去确定学生的“好坏”,定下来究竟是“学霸”还是“学渣”。搞得所有的学生,从早晨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就被催促去学校早读,到了晚上十一二点,仍然不能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常常做着作业就趴在作业本上睡着了。其实,这种无穷无尽的作业,除了对近期的考试有提高分数的作用之外,对于少年人的思想和身体成长,没有什么正面的影响,只是引起他们对读书学习的反感。

当然,少数学生会在因分数高而得到“学霸”的光荣面前感到骄傲,愈加用功地做作业刷题,以期成为真正的“学霸”,考上重点大学。而实际上也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只会考试的书呆子。

许多学生则被分数线所淘汰,他们愈加不喜欢读书学习,愈加自暴自弃。

大多数学生虽然无可奈何仍然在努力的过程中,但是对于读书学习实在是不感兴趣。这种心情,一旦可以有松弛一下的机会,就会表现出来。高中毕业了,就起劲地焚烧起他们的作业本。看看他们集体焚烧作业本时的兴奋劲头,是不是如今在其他事情上还经常能够见到?

人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也应当去做一定的事情,如果错过了这个阶段,事情就不容易做好。

当年我们这一代人,就错过了学习的最好时光。我在大学学习名义上待了六年,实际上读书的时间不到两年。到1978年再去读研究生,已经三十多岁。在20~30岁的黄金年龄段,无法从事科学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这是无法弥补的损失。比我略年长一点的人,虽然学完了大学的知识,但是大学毕业以后十多年无法从事科学技术方面的工作,学到的知识也扔掉了大半。而大多数与我年龄仿佛和更年轻一点的人,则更是无法完成他们的中学学习过程,没有多少文化,没有多少科学知识,就参加到农业生产的繁重体力劳动中去了。这种损失更是难以言说。

当然,现在不会有我那个时候的这种损失了。但是,把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卡在一天到晚做题的环境里,对于他们心理和身体上的损失,也实在不能低估。要让他们愿意学习,善于思考,能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让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发挥他们的天赋,有各人的特长,就必须宽松一点,使他们有一点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然只能成为做题的机器。

现在AI发展很快,要说做题的机器能够胜任的工作,人根本不是AI的对手。所以,人必须是人才行,不能像机器。对于少年儿童,必须宽松一点,才能各方面发展,打下一个成为人才的基础。

少年人的各方面发展,只是打下一个基础,至于能不能进一步做到真正的发展,还是要靠进一步的学习。而大学则是到了进一步发展的阶段了。没有一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那是不行的。不认真学习,不抓紧时间,过了最适合学习的年龄段,再想抓紧就困难了。

现在我们把中学生抓得紧紧的,对于大学生反而让他们放飞,实在是胡来了。当然要大学生抓紧,并不是要他们死读书,而是要掌握各门学科的精髓,把前辈学者创造的精神财富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要准备撑起整个社会重担的时候了。

世界上的各国,都在竞争之中,而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应当有准备挑起社会重担自觉的意识。而真正要挑起社会的重担,成为社会的栋梁,绝不是在大街上喊喊口号所能够胜任的,要有真才实学,有点真本领才行。要有真本领,有真才实学,就必须在大学里认真学习。在大学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加上长期的努力踏实工作,才能够挑起社会的重担,成为社会的栋梁。

没有真才实学,没有一点真本领,光在大街上喊口号,不要说振兴中华,连自己的饭碗都会有问题的。

人的成长在各个年龄段有各自的规律,让新生儿吃米饭馒头鱼肉蔬菜当然不行,只能吃奶;到了需要吃米饭馒头鱼肉蔬菜的年龄还只是吃妈妈的奶,一样不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459614.html

上一篇:杂说香与臭
下一篇:相反相成(1)从感觉到量度
收藏 IP: 119.162.59.*| 热度|

26 王涛 郭战胜 郑永军 张勇 张晓良 周忠浩 孙南屏 李建国 崔锦华 贾川 周浙昆 苏德辰 尤明庆 冯圣中 刁承泰 梁洪泽 王安良 钟炳 朱爱军 李侠 武夷山 张学文 冯兆东 杨正瓴 曹俊兴 吴嗣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