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ecial Focus: Transforming agri-food systems for multiple wins in nutrition, inclusion and environment
专题:农食系统转型:实现营养、包容和环境等方面的共赢发展
樊胜根、赵启然、王晶晶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巨大压力,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2023年,联合国等机构呼吁农食系统亟待转型升级。尽管农食系统为经济繁荣和全球粮食供应做出了贡献,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气候变化、持续的饥饿、营养不良、不平等加剧等问题。这些挑战在COVID-19大流行、地缘政治动荡、极端天气事件和经济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变得更加严峻。农食系统转型应该从解决单一维度(例如粮食供应或自给自足)转向同时实现多个目标,包括营养、健康、包容性、环境可持续性和适应性气候变化。
借此机会,很高兴接受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JIA)期刊翁凌云编辑的邀请,与JIA共同组织策划 “Transforming agri-food systems for multiple wins in nutrition, inclusion and environment”专题。本专题邀请到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德国IAMO研究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等研究团队进行撰稿,就农食系统转型问题进行研究。我们希望本专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改善营养健康、可持续性、包容性以及食物系统内的持续效率或生产力提升,为实现农食系统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多赢策略和经验借鉴。
——Section 1: Nutrition——
非农就业、农业生产活动和家庭饮食多样性:来自亚洲环境-经济脆弱区的证据✺ Yunli Bai, Xuanye Zeng, Chao Fu, Linxiu Zhang
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是可持续发展目标“零饥饿”的两个子目标。非农就业被认为是消除饥饿和一切形式营养不良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非农就业与农业生产活动(包括种植作物的多样性、养殖活动)的替代效应、互补效应及收入效应,探讨非农就业在改善饮食多样性方面的作用。本文利用2019年在中国、尼泊尔、柬埔寨、泰国和缅甸环境-经济双重脆弱的12个地区1282个家庭的一手调研数据,采用Poisson/Tobit/Probit/OLS回归和工具变量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非农就业能显著提高家庭饮食多样性以及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肉类、鱼和其他水产品、水果、奶和奶制品的消费。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非农就业通过提高作物多样性(特别是最低1/3收入家庭)、提高中等1/3收入家庭饲养畜禽的概率以及增加家庭收入来促进家庭饮食多样性。非农就业对家庭饮食多样性的影响,在最低1/3收入家庭、文盲比例低的家庭和位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家庭间更大。这些发现意味着,在环境和经济脆弱区,非农就业在实现减贫、减少营养不良和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多重效益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非农就业可能会扩大低人力资本家庭与高人力资本家庭、位于中低收入国家家庭与位于中高收入国家家庭之间饮食多样性的差距。
The impact of Internet access on household dietary quality: 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
互联网接入对于居民膳食质量的影响:来自中国农村的数据✺ Yi Cui, Qiran Zhao, Thomas Glauben, Wei Si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互联网迅速普及,对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互联网接入对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有关互联网对农村居民福利影响的研究仍相对不足,尤其是在关注互联网对农村居民膳食质量方面的研究缺乏。本研究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9年到2015年的多期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互联网接入对农户膳食质量水平和食物消费的影响。该模型同时控制农户个体层面和时间层面的固定效应,不仅保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也降低由于遗漏变量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本研究发现互联网接入可以显著提高农户的膳食质量(膳食平衡指数,DBI-16)水平,增加动物性食物(如水产品和乳制品)的消费量。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互联网接入主要通过增加农户收入和食品支出两个渠道改善农户膳食质量水平。这些发现不仅有助于推动互联网接入作为提高农村居民营养水平的有价值工具,同时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持。Resilience effects for household food expenditure and dietary diversity in rural western China韧性能力对我国西部农村家庭食品支出和膳食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Xiao Han, Kaiyu Lyu, Fengying Nie, Yuquan Chen
更具韧性的农户生计系统对于改善脆弱家庭食品安全状况和膳食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利用多指标多因素模型(MIMIC)量化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的韧性能力,并分析了韧性能力的三个维度(抗逆能力、恢复能力、因应与演进能力)对韧性能力的贡献,探讨了食品支出、膳食多样性与韧性能力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尽管存在区域异质性,但农户韧性能力指数(RCI)在2015年至2021年间持续增长。具有较高韧性能力指数的家庭,呈现出与家庭食品支出增加和膳食选择多样化的正相关关系,其原因可能由于具有韧性能力的家庭,其处理风险和冲击的能力更强,能够将更多的钱用于食品支出,而不是为不确定性而储蓄。因此,政策制定者应支持农户采用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提高农户生计系统的韧性水平,这对预防与饮食相关的人力资本损失将产生积极的溢出影响。Nutrition impacts of non-solid cooking fuel adoption on under-five childr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非固体燃料采用对发展中国家五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 Yalin Tang, Yuhe Guo, Gang Xie, Chengfang Liu
本文基于62个发展中国家112万多名五岁以下儿童的人口与健康调查(DHS)数据,分析了非固体燃料采用对发展中国家五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方法的估计结果表明,非固体燃料采用可显著改善五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与主要采用固体燃料家庭中的儿童相比,采用非固体燃料家庭的儿童发生发育迟缓和低体重的可能性更低(分别低5.9和1.2个百分点)。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非固体燃料可以通过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儿童呼吸道症状、改善母亲健康状况、减少母亲收集燃料或烹饪的时间改善五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非固体燃料对儿童营养的提升效应在男孩、三岁以上儿童、来自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家庭、农村地区或东南亚的儿童更为突出。——Section 2: Sustainability——
人口结构变动对食物消费及其环境后果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证据✺ Shaoting Li, Xuan Chen, Yanjun Ren, Thomas Glauben
伴随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变动,食物消费数量和质量发生了重大转变,但人们对其环境影响以及如何应对人口结构变动却知之甚少,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本研究利用两阶段二次近乎理想需求系统(QUAIDS)模型,基于中国200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人口结构变动对食物消费及其环境后果的影响。进一步地,我们根据人口结构变化设置了不同情景,预测食物消费的长期趋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温室气体(GHG)排放、水足迹(WF)和土地占用(LA)。结果显示,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会显著降低粮食和畜肉消费量,增加家禽、蛋类和水产品消费量,城市居民尤为明显;此外,男性人口比例增加会导致家禽和水产品消费量的增加。相应地,在当前人口老龄化和性别比例增加的情况下,温室气体排放量、WF和LA可能分别减少1.37%、2.52%和3.56%。更重要的是,在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DGC)2022年营养摄入标准的情景下,城市地区的GHG排放、WF和LA将分别增加12.78%、20.94%和18.32%。因此,在制定政策以缓解膳食-环境-健康三难困境进而实现食物可持续消费时,不应忽视人口结构的变动。Repositioning fertilizer manufacturing subsidies for improving food security and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China重新定位化肥行业补贴助力中国保障粮食安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Zongyi Wu, Xiaolong Feng, Yumei Zhang, Shenggen Fan
为促进市场化改革和绿色发展,2015-2018年,中国实施了化肥行业补贴改革,取消了化肥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优惠等行业支持政策。但关于该项政策改革对粮食安全和环境的影响尚不清楚。与此同时,农业绿色低碳技术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但较高的成本阻碍了其进一步推广。那么,究竟如何重新定位化肥行业补贴政策以促进粮食安全和绿色发展的双赢。本文利用中国农业大学农食系统模型评估了取消化肥行业补贴对粮食安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将原有的化肥行业补贴转向投资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取消化肥行业补贴之后,农业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388万吨,而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有限。进一步发现,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若将化肥行业补贴转向投资缓控释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深施肥机械等绿色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因此,本文建议应制定一揽子支持政策,如专项补贴、田间指导、完善推广体系等,以促进农业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Section 3: Inclusion——
The impact of the Rural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Guarantee (Rural Dibao) Program on child nutrition outcomes农村低保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 Dian Chen, Xiangming Fang, Yu Chen, Xiaodong Zheng, Zhuo Chen, Rodney B.W. Smith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低保)是一项旨在缓解中国农村相对贫困问题的重要无条件现金转移支付项目。尽管儿童的营养状况对打破贫困的代际循环至关重要,但关于农村低保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仍为人所知甚少。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采用匹配倍差法(PSM-DID)实证检验了农村低保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低保对 15 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农村低保使得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年龄别身高Z评分提高了 1.05 个标准差,并降低了其发育迟缓率。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是农村低保改善儿童营养状况的主要途径。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农村低保对女童、非留守儿童或与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以及来自低收入家庭和相对贫困地区的儿童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低保通过改善饮食质量有助于提高儿童营养状况。Women’s empowerment and food consumption: Evidence from female-headed households in Tanzania妇女赋权和食物消费:来自坦桑尼亚女性户主家庭的证据✺ Mosses Lufuke, Xu Tian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并且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开展了相应的赋权计划,但鲜有研究深入探讨女性赋权家庭与食物消费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坦桑尼亚最近 (2017/18) 的全国家庭调查数据,考察了女性赋权对家庭食物消费的影响。我们首先使用描述性统计和倾向得分匹配法比较了女性户主家庭和男性户主家庭在八种食物类别中的差异。此外,我们采用两阶段LES-AIDS模型来估计两类家庭的收入和价格弹性。结果显示,女性户主家庭比男性户主家庭消费更多的面包和谷物、鱼、油和脂肪、蔬菜和糖、果酱、蜂蜜、巧克力和糖果。此外,与男性户主家庭相比,女性户主家庭对所有食品类别的需求收入弹性明显更高,在肉类、鱼类、油脂和糖、果酱、蜂蜜、巧克力和糖果方面的价格弹性也高于男性户主家庭。——Section 4: Efficiency——
Winter wheat yield improvement by genetic gain across different provinces in China通过遗传增益提高在中国不同省份的冬小麦产量✺ Wei Chen, Jingjuan Zhang, Xiping Deng
在世界范围内,冬小麦品种的更替对小麦产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中国冬小麦的大幅度增产也得益于小麦品种的更换。本研究通过分析两组不同的产量数据,即统计数据(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和实验数据(源于文献),(1)展示了1978至2018年间我国不同省份的冬小麦产量增长的模式;(2)揭示了在1937至2016年间品种更替过程中我国冬小麦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遗传增益;(3)呈现了统计数据和试验数据的产量差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品种的更替,统计产量和实验产量都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在统计产量方面,自1978到2018年,全国范围内年均增率为1.67%,变化范围为0.96%(四川)至2.78%(河北);在试验产量方面,从1937年到2016年,年均增率为1.13%。另外,从1970 年到2010年,冬小麦的试验产量和统计产量之间的差距呈现降低的趋势。从产量构成来看,随着品种的更替,千粒重、穗粒数和每平方米粒数呈显著增加趋势,而每平方米穗数无显著变化。植株的株高明显下降但生物量和收获指数都呈现持续性的显著增加。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 JIA)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农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承办。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月刊。创刊于2002年,现任主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化兰。JIA主要栏目有作物科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业生态环境、食品科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等。刊稿类型有综述、研究论文、简报以及评述等。全部论文在Elsevier-ScienceDirect (SD) 平台OA出版。最新SCI影响因子4.6,位于SCI-JCR农业综合学科Q1区。中国科学院分区农林科学1区。2016年以来先后获得中国科协等部委 “提升计划”“登峰计划”“卓越计划”项目支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