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ti-soil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zb9233 本人从事土肥领域的研究、服务、推广工作。

博文

祥林嫂时代,一去不复返 -----读《祝福》有感

已有 933 次阅读 2024-8-20 15:22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血荐轩辕,刀笔锋槊,投之雾夜,虽彷徨仍奔走呐喊,唤醒沉睡世人。这便是一代民族脊梁——鲁迅,在他创作的诸多揭示社会黑暗、引人深思、发人觉醒的作品中,《祝福》是其中代表作,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个悲剧形象,他使读者感到酸楚同情的同时,也使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暴露无遗。

祥林嫂,这个不幸的,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在婆婆的强逼下改嫁后却意外丧夫丧子,回到鲁镇做女工的她,遭雇主鲁四老爷歧视,受四婶冷遇,被村民取笑。听柳妈的建议花重金捐门槛中后仍无济于事,在长期遭受打击、折磨后,之前善良勤劳的祥林嫂逐渐陷入痛苦麻木的深渊,于纷飞大雪与祝福的鞭炮声中凄然死去。

只因她是一个改嫁的寡妇,就承受了太多不公和冷漠。追根溯源,封建礼教和迷信是罪魁祸首。祥林嫂身边的人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鲁四老爷大骂新党,迂腐顽固;卫老婆子左右撺掇,利欲熏心;柳妈讲阴司故事,劝祥林嫂捐门槛,愚昧迷信……他们“合谋”害死了祥林嫂。而祥林嫂自身也受封建流毒之害:维持“贞洁”头撞香案,骨子里只知顺从,听柳妈的话捐门槛,封建思想的阴霾使世态炎凉,人情刻薄,迂腐的“秩序”实际上是对人性的摧残。

然而,人们逆来顺受,安于现状,没有人愿意挺身而出打破禁锢着自由平等的囚笼。“我”是一个资产阶级小知识分子,祥林嫂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问“我”是否有鬼神,以求死得安心,而“我”却含糊其辞,匆匆离开,“随后也自笑”社会是病态的,从上到下没有人肩负起改变社会的责任,也许是早已习以为常,或没有“敢教日月换新天”之勇气,或总感觉“与我无关”。

中国的近代史是封建迷信与礼教罪恶昭然若揭的历史,多数中国人沉溺于守旧的思想中,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全然没有意识到封建思想的毒害,仍愚昧地尊崇帝制,祭祀祝福,守理学之糟粕,对女子要求“三从四德”,在家里还摆着陈持老祖的“寿”字和《近思录集注》,思想落后。但是,正是于“风雨如磐暗故园”之时,仍有仁人志日拨云见月,看到民间疾苦的根源,那怕“无人会,登临意”,仍“猛态固常在”,挺身而出,革故鼎新。“我以我血荐轩辕”,弃高门大户,锦衣玉食,寻救国真理,秋瑾以赤诚之心投身于民主革命与妇女解放,呼喊民主与科学,以笔为剑,力挽狂澜为山河,丹青写尽是责任。新文化运动的战士们唤醒沉睡之人。若人人都能念天下之疾苦,怀济世苍生之志,自觉担当,奋勇向前,那么社会可以进步与发展,每个人既是贡献者,亦是受益者。

祥林嫂所处的社会,是人情淡漠,尔虞我诈,尖酸刻薄的病态社会,人们用别人的痛苦为自己找乐子,找话题,是冷漠无情的看客,没有人上前施以援手,试想若人们能说几句关怀的话,给祥林嫂一个温暖的拥抱,那么就不会有无数个像祥林嫂一样的惨剧发生。我们每个人,呱呱坠地,心里都有一颗善良的种子,只要心性不改,都能在心田里开出美丽的花,芬芳他人,造福社会。君不见,支月英坚守偏远乡村的讲台几十年;曾记否,张桂梅创办华坪女高,“用教育阻断代际贫困”。我们不必誓干惊天动地事,但也应于生活点滴中,少一些“与我无关”的避世心理,多一些“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奉献。比如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扶盲人过马路,参加社区志愿活动……自持善念,方可融会贯通。多行善事,终得天下大同。

“铁肩担天下兴亡,道义负家国远任。”勇担社会责任之大梁,归根结底是要求我们有心系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正如本文作者鲁迅先生,捐半世以付苍生,燃丹心而昭天日,于混乱黑暗中增辉。写这篇小说也是为在荆棘遍地的荒野中,高举思想的火炬,领导无数人民向远远的一线光亮前进,只因他有打破囚笼,医治社会的夙愿。“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比之谓“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于是,孙家栋古稀之年毅然接下了首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重担;钟南山耄耋之年逆行冲在防疫最前线,吴天一呕心沥血攻克高原病难关,王继才夫妇责无旁贷受命守卫开山岛32年……九州辉煌,以责任筑基;重熙累洽,以责任造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对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胸怀伟志拯济乾坤,肩负大梁报社会者,皆是中国的脊梁。

黑暗的封建社会已成历史,祥林嫂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现已消除了绝对贫困,再没有剥削和饥贫,社会也更加和谐安定,人民有着共同的信仰,互帮互助,邻里和睦,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信心,也更愿意担起社会责任,奉献自我。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接力棒已接到我们手中,我们更应勇毅地挺起坚实的肩膀,扛起建设和谐繁荣社会的大梁,自觉担当,敢于发声,操行正直,保持善良本色,以萤烛之光增辉日月,心系天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冯亮哲)

祥林嫂1.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0418-1447390.html

上一篇:以“有备”之行,修“无备”之心
下一篇:赓续红歌精神,凝聚信仰力量
收藏 IP: 171.34.145.*| 热度|

7 池德龙 宁利中 杨正瓴 刘炜 孙南屏 郑永军 高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