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凌晨,巴黎奥运会主火炬台惊艳亮相,竟然是一个气球带着的火炬台,火炬手最后点亮主火炬台之后,气球缓缓升空,照亮夜空,作为现代热气球的发源地,法国人的浪漫气质在此时此刻升华了。
所有的媒体,不论大小,主流非主流,都把这个气球叫做“热”气球,当然我们看到了主火炬点燃之后的光和“热”(似乎散发着燃烧生成的烟气),从这个角度讲,把它叫做“热”气球也没毛病。
但在浮空器的专业领域,热气球是有明确的定义的。我们引用国际航空联合会(FAI)下属的气球理事会(CIA)更精准的分类方法。
CIA根据填充的气体不同,囊体的密闭情况,把自由气球分成四类:
AA型(零压气球);AX型(热气球);AM型(Rozier气球);AS型(超压气球)。(国际航空联合会对气球的分类)
AX型气球的定义:气囊中填充空气,通过装置对空气加热,使之变轻获得升力,又被称为热气球;
想要对浮升气体加热,就不能密封球体
所以热气球球体下面的细节是这样敞开的,这样燃烧器的火焰才能把空气加热,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变小,成为轻于空气的浮升气体,聚集在球体上部,才能够因为排开空气的浮力大于系统总重量,使气球升空。
那么巴黎奥运会火炬台气球是否是开放气球呢?看一个画面特写。
看这张图,球体下部显然不是敞开的,而是有一个黑色的阀门。这类部件在浮空器上非常常见,是一个排气阀,或者进气风机的位置。
这是我上次乘坐的杭州西溪湿地空中揽胜系留气球底部,就有类似的部件,总之它的球体是密闭的,而不像热气球那样是开放的。
既然球体密闭,那就很好解释了,那一定不是热气球,所以它里面填充的是常温下就轻于空气的气体,大概率是氦气。
有一些网友提问了,主火炬台飞在空中之后,那它飞到哪里去了呢?作为奥运主火炬台,总不能随风飘飞吧。这个问题问的好,当然不会随风飘,它会在那个位置稳稳地悬停在空中,直到本届奥运会结束,圣火熄灭。
因为,它是一个系留气球呀。
在吊舱的下面是有一根系缆(晚上光线不足,系缆看不清楚)跟地面的绞盘连接的,系缆除了可以约束气球停留在空中外,应该还有供电电缆。毕竟气球上面的炫目的灯光,以及压力控制系统等等,都是需要持续供电的,如果在奥运会期间主火炬台一直作为标志性建筑停留在空中,那比较合理的方案还是通过地面提供电力。当然也可以带一个容量足够大,可以提供球上设备工作半个月的大电池,但感觉没必要。
典型的系留气球光电复合缆构成
所以答案揭晓,巴黎奥运会的主火炬台就是上面这样的一个系留气球,如果下面的吊篮载人,就可以用于“空中揽胜”,我觉得巴黎奥运会结束之后可以保留这个项目,毕竟这个位置挺好的,毗邻塞纳河畔,远眺埃菲尔铁塔。
法国是热气球的发源地,所以在本次巴黎奥运会上的主火炬采用了系留气球的方式,从视觉效果上令人拍案叫绝,又致敬了经典,非常的合情合理。法国人对气球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怀的,比如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就曾经有气球比赛的项目,当然因为竞技性较差,后面的奥运会取消了。
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还是当时世界博览会的一部分
根据央视直播画面提供的数据,气球的高度大约30m,直径大约22m,我们不难找到这个气球的提供商(根据网络搜索的数据推测)。
该公司的Aero30系留气球,官网上是这么介绍的:世界上最大的载人观光系留气球,可以载客30人,体积6000立方米,升空高度150m,高度大约34m,直径大约22m(高度和直径数据基本吻合)。
他们的气球晚上是这个样子的。
升空之后是这样子的,可以清晰地看到系缆
空中俯视地面设施
到这里,网友还有最后一个疑问:火炬手点燃主火炬之后,那冲天的火光是怎么回事儿?不怕把气球烧坏了吗?
这个问题就问到核心技术上了。这才是本次点火方式最大的创新:主火炬呈现的并不是真正的燃烧火焰,通过可控地投射水雾和强大的光流,形成温暖、有生命力的电火焰,LED 技术的进步使这一解决方案成为可能,这里有供应商的详细解决方案。
法国电力公司与专门从事建筑、设计和艺术品制作的工作室,以及一家液压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并制造了这套光电火焰环。该项目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原型设计,还需要设计定制的照明和喷雾组件。火焰环集成了 40 个聚光灯,光输出相当于 400 万流明,以及 200 个高压喷雾喷嘴。当 气球飞行时,耗水量约为每小时 3 立方米。必须开发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一根特制的电缆,将电力和高压水流输送到火焰环。
上面解决方案中还顺带提到了,主火炬的升空高度是60米,解答了我的所有疑问,漂亮!
当然我猜想,虽然点火仪式只是光影效果,没有真正的燃烧火焰,但是为了保留奥运圣火的火种,火炬台里面还是有一个小的设计让火种在燃烧的,只不过不用消耗多少燃料。
00:14
注意火光亮起来瞬间,火炬台涌现的类似喷泉的效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