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mingc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mingcheng

博文

机械波与电磁波

已有 142 次阅读 2024-7-26 10:40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1.机械波与电磁波.docx

机械波与电磁波

机械波是周期性的振动在媒质内的传播,光波是周期变化的电磁场的传播.物质波既不是机械波,也不是光波,即因为光波有周期性,在空间的分布能测定其位置与时间的关系,所以光波不是物质波(几率波).

在当前物理学观念中,波一般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经典介质波,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多见,譬如水波、声波等等.这类波的产生有两个必要条件:介质和振源.波动方程的经典形式为(1.1),其中代表波速,是一个常数,不能分解和迭加.它由介质的性质决定,与振源无关.当空气温度为摄氏零度时,空气中声波的速率为331m/s,而空气分子的最可几速率是395m/s,平均速率为445m/s,方均根速率为485m/s,空气分子是超声速分子.

在宏观世界,粒子主要表现为引力质量,一个粒子在某地,它就不能同时在另一地,一地被一粒子所占据,另外的粒子就不能占据.机械波是引力场的表现形式,一列波通过某地,另一列波同样也能通过某地,两列波在同一地点是可以叠加的.

第二类波是光波,方程(1.2)中,为定值,不存在速度迭加.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理论,通过赋予电磁场粒子性的方案;“使得光的瞬时效果表现粒子性,而时间平均效果表现波动性”;“电磁场以独立物理实体的地位,能够从源发射出来并且在空间不耗散地传播”.【1】

洛伦次变换站在纯粹数学的观点来看,其实是场变换,把相对论称为场论没有错.场和波是天生的一对,场是波的运动空间,二者都是四维.当然,常见的定态场都是三维的.连续介质力学、柔性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电动力学、旧量子力学,其中的很多定态场都是三维的,自然其中的方程也就都不遵守洛伦次变换了,其中涉及到的定态波也是三维的.当然,场也可以是二维、一维的,甚至是0维的.

麦克斯韦Maxwell 1855~1862)1862年提出,光是依“以太介质”传播的电磁波,定名为“光的电磁说”,附图见图1在他的电场图里没有正电和负电的标记,磁场图里没有标出磁力环的位置和方向;而且现在已经证实 “以太介质”,并不存在。可见他的“光的电磁说”不符合实际。

图 1.   麦克斯韦光波的电场和磁场

另有认电磁波是〝做加速运动的电荷在其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又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又产生变化的电场,这样互相激发,………就在空间产生了电磁场的传播,即电磁波〞。所附电磁波图与麦克斯韦光波的电场和磁场图近似﹙引自吴百诗主编2005《大学物理基础(下册)》,第222﹚,并无符合实际的发展。

坡印亭(Poynting)于20世纪初提出电磁波的能流矢量,称坡印亭矢量。其矢量式SE×HE是电场强度,H是磁场强度)。将坡印亭矢量S规定为“电场强度E与磁场强度H之积,虽然迎合麦克斯韦电磁波的强度,因未说明“电场是正电的或负电的及磁场的磁力线环的位置和方向”?使使坡印亭矢量S成了空虚的词汇,并无实用价值。

场根据数学可以分成矢量场和标量场两大类.以经典力学的观点看,场和波是天生一对;粒子和波则是天生的对头.宏观粒子的维数最多是3;宏观波的维数最多是4.有波的存在则一定有场的存在.反之,则不一定.有粒子的存在则一定有场的存在.反之,则不一定.波和场的空间属性和时间属性都是全域性的;而粒子的空间属性和时间属性则是局域性的.

以量子力学的观点看,波-粒-场三者是天生的三胞胎.空间维数都是四.波的存在是场存在的充要条件.波和场的空间属性和时间属性是全域性的也可以是局域性的;而粒子的空间属性和时间属性既可以是局域性的也可以是全域性的.不论是以经典力学的观点看,还是以量子力学的观点看,波-粒-场三者的关系是现有全部物理学所有分支的基本家当.对于光波、物质波,在实验上微观与宏观没有截然的界限,也没有任何区别.对于粒子,在实验上微观与宏观有截然的界限,区别明显.宏观粒子都是三维的性质的,没有波动性,尽管流行的做法是根据海森堡的测不准关系,说宏观粒子的波动性很小,比如地球、太阳等等.

参考文献:

【1】董光璧  等 著.世界物理学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09997-1443834.html

上一篇:声波运动方程具有伽利略变换的不变性
下一篇:电磁波和机械波的异同点
收藏 IP: 60.217.2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6 15: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