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九点多,将刘同学请到办公室,和她语重心长地聊了聊她未来的学习和人生规划。她目前在甘肃的野外观测布置工作,面临着困难,但这些困难是临时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时间紧迫、仓促的缘故造成的。如果将时间放长一些,例如,她跟我读博士,这时硕士剩余1年,另外加博士4年,未来就有5年的学习研究时间。从5年的长时间尺度来看,现在所面临的困难就都不是困难了,问题也都不是问题了。
她说,她现在觉得学习太累了,心里面有点动摇。我说,人的一生从来都不是轻松的,都是充满艰辛,那有那么多轻轻松松,更多是负重前行。例如,老家在工厂干活的青年人。如果上夜班,晚上八九点钟吃口饭骑电动车去工厂,熟练的让人心疼的打一整夜的螺丝,早上八九点钟再骑电动车叮叮当当的回家,吃点饭后便在大白天里倒头就睡了过去。这里面哪有那么多轻松和有趣,难道他们就很容易吗?显然不是,都是为了生活。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回头看自己的已有成绩,回看来时的路,给自己鼓舞和力量,要看我们未来的目标和理想,如果实现了会怎么样,而不是动摇与放弃。对自己的认知,对现在所面临科研困境的认知,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性的面对现在的困难,更容易理顺未来努力奋斗的道路。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如果放弃了也就等于出局了。很多时候,觉得累的时候,要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会儿,或许,事情就会出现转机。目前,她已经写好了2篇SCI论文,第3篇SCI论文的中文稿已经写好,估计,最近一两个月就能翻译完进入投稿环节了,成果显然比她的同学多一些。
目前野外观测面临的问题是观测时间太短暂了,尤其是打算明年毕业,问题就更加突出了。不可能当年观测、当年写论文,在下年春天就毕业了。如果这样也行,但质量肯定是谈不上了,过于仓促、草率。如果未来4年跟我读博士,时间就充裕了,就可以持续观测4年,这也是我一直要求她多布置观测的原因。野外观测工作,宁愿做多了,而不能做少了。做多了发表一篇高质量论文,有何不好,做少了可能最终论文发表不出来,这将遭受颠覆性的打击,因此,野外工作不能保留,要不遗余力的干工作。
我还给她说,写论文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写论文是导师和研究生合作完成,并且还会陆陆续续与国内外同行展开合作,进行相应的讨论、修改,最终所有的论文都会陆续发表出来。发表论文遭遇挫折,是正常现象,也不是她一个人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多方面原因的综合结果,要客观看待这个问题。目前,在这3篇SCI论文的基础上,还要着手写篇综述论文。而现有布置的野外定位观测可以写2篇水文过程与机制方面的SCI论文,另外在泥沙连通性评估方面也可以写1篇SCI论文。这样,野外观测工作,至少可以写3篇SCI论文。
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上中下游不同沟坡和沟底的泥沙开展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去验证开始3篇SCI论文、综述论文和野外观测3篇SCI论文而形成的认识或理论假设是否正确。如果说综述是基于文献集成形成认识的话,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是最终用实验的方法进一步证明和理论化,当然,这也最终完成了后4篇SCI论文的5年布局。
人生道路漫长也充满艰辛,唯有持之以恒,孜孜不倦,才能有所收获。我还给她说,我打算让她跟我读博士,也并非是我有名额没有人愿意跟我读。我为了这个名额,过年回来就天天忙乎这个事情。6篇中国科学院一二区SCI/高质量论文可以获得学校计划单列,额外的奖励一个博士研究生名额。现在,我们已经发表5篇了,目前还缺少1篇。这个学期,我很在乎这个事情,我很希望能凑齐6篇能顺利在下半年获得奖励一个博士名额。这样,她就有机会跟我读博士,我也就能培养出一个本传领域的博士研究生了,当然,录取环节还要一步一步的走,也并非都是我能决定的,还取决于她的努力。
我还坦率的告诉她,我想让她跟我读博士,并非她是天才,她并不是每个细胞都充满了创造的光芒,而是一起做了2年的研究工作,例如,过去4个学期写的这3篇SCI论文,野外观测的一摊子事情,这些工作将我们捆到一起了,如果能持续再合作5年更有助于成果产出。新录取一位研究生,总是要磨合,也需要时间,这里面还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而她跟我读博士的话,交流模式基本上已经很熟悉了,野外观测工作也有固定的人,可以稳定下来了,而且这8篇SCI论文,从未来5年的时间尺度去做工作,相信都能发表出来,还是有较大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人生在最紧要的时刻,总是需要有人提醒。关键节点上的一小步,人生转折的一大步。何去何从,既要深思熟虑,也要率性而为,但朝着更利于自己能力培养和提升,能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版本自己的方向去努力,这总是对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