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nccwhit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canccwhite

博文

科研缘分:脊椎动物的眼睛

已有 937 次阅读 2024-1-13 23:33 |个人分类:科研日常|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与眼睛结缘是在本科《免疫学大实验》的老教授办公室里。平时科研训练只是在工作台上动动手,然后寻些课题组的电子科研材料。印象中这次的实验课上课也就同级的四个人,三女一男,平时听课在研究生的办公室里,也就是教授办公室门外的大房间。老教授很开心的和我们讲解免疫学知识,一窍不通的我听得迷迷瞪瞪的,旁边学习较好的女同学还主动提示我,但是基础知识课没选修的我一直处于不在线的状态。但是老教授还是很认真的给我们讲解了切片机等的操作,还买了大兔子让我们抽血做实验。

后来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成了老教授的唯一授课人,坐在了老教授办公室的沙发上,听他讲起了很多当时科学前沿的动态。老教授的房间里不是很干净,灰尘铺满了各处,这倒是让我想起了去世的姥爷和爷爷,这种干净程度和他们很像。也不知道怎么眼尖发现了屋里的一本封皮是绿色的杂志,翻了几页看着很有意思,与平时图书馆和科研小老板办公室里的都不一样。索性我就借了回去看,老教授竟然答应了。这是一本中东地区的医学类杂志,仍然记得里面很有意思的一篇文章是讲眼科手术的细节的,我开心的拍了几张照片发到了朋友圈,还被来自中东地区医学院的同学点评了,同学惊讶的问我怎么会有这本杂志。杂志名字我是真的忘记了,但是纸张的质量和英文科研杂志的海量信息都实实在在的呈现到了我面前。当时的我英文词汇量还是不足以看明白整本内容的,还书前还把这篇带有眼科手术照片的文献仔细拍下来留作纪念。

后来保研到北京研究进化就和老教授失去了联系,不过由于这期间迷上了生物心理学,自己买了一本彩色教材认真研读了之后对于不同生物的眼睛以及眼部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成像原理了解的比较清楚。特别记得在北京和几个同窗老乡们聚会的饭桌上,有一个同学讲他是红绿色盲,我就现学现卖和他讲解了红绿色盲的遗传学致因。

再后来申请到了一个英国生物医学类短期访学的项目,尤其记得人体博物馆里,大多数营员对于人骨非同寻常的部分战战兢兢,但是经我仔细的观察了几个相似但是不同的都在讲牙齿部分的骨头后,我明白这是在讲人类牙齿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营员把人体早期隐藏的牙齿当成畸形儿了,毕竟前面已经有很多样本是在讲畸形病理的,但是这个一本正经讲人类正常牙齿发育的倒是把营员吓得不轻。来一同访问的营员要么有钱要么聪明,这倒是让我突然信心倍增了起来。另外爱丁堡大学给我们提供了一次羊心脏解剖的实验课,一人一颗新鲜的心脏着实耗费不少,实验台旁边还附有一页心脏解剖的参考信息。但是当我真正开始着手解剖的时候,发现里面的构造和解剖图不大一样,连续问了几个旁边的外国助教小哥哥后,才一致认为是图片比较片面,我的发现是对的。这让我了解到心脏的研究目前应该还不是很清楚的。

再后来实习生的时候,接到了博士申请的邀请,同事给我看了一篇国外的人类内皮细胞研究基金的申请书。一开始我对于内皮细胞是一窍不通的,但是进行一顿海量搜集资料后反而有了兴趣。由于内皮细胞的起源与脊椎动物的形成密切不可分,也就是动物体内的营养物质输送等的管道对于演化的重要意义。但是经过一顿公共数据研究之后也让我对这份基金持否定态度,因为正常抽血获得的内皮细胞并不会很多。但是留学申请倒是成功了。

每次跟导师开小会,报告进展的时候,导师就爱扯到什么血脑屏障,血睾屏障等等生物学范畴中,绕过我的数据分析话题,什么再提供一份GO分析等等重复性工作。最后一次给我讲了鸟类眼球里没有血管,我还很吃惊。

直到最近合同期结束后封闭了自己一段时间,认真搜索到鸟类视网膜不仅有血管,而且视觉成像还因为具有特殊构造而异常犀利。另外大多数脊椎动物眼球部分只有一层内皮细胞通过渗透发挥功能的部位是眼角膜下方。视网膜和眼角膜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眼部部位,真的搞不懂这位导师到底想干什么。

老教授的启蒙,算是真正打开了我的科研之路,但是这一路走走停停,也不知道下一站会是什么风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69893-1417798.html

上一篇:由海带发掘的科研知识
下一篇:老师
收藏 IP: 83.94.164.*| 热度|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