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ntiger 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

博文

量子场论的场物质就是暗物质

已有 468 次阅读 2023-10-6 15:06 |个人分类:暗物质构筑物理学天文学新框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量子场论的场物质就是暗物质,如果不确定这一重要本质,暗物质研究与量子场论都不会突破。

量子场论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理论,精确度可以达到小数点后12位,这是物理学乃至整个科学界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尽管它可以得到物理学中与实验符合精度最高的结果,但是在非常短距离积分处却会导致无穷大,只能借助重整化技术解决这一问题。

后来重整化技术的集大成者威尔逊认为,量子场论之所以会出现无穷大,是因为对于非常短距离的物理理论是未知的,所以将物理理论在某个短距离处截断,那么就可以避免无穷大。

首先,必须明确量子场论的研究对象是空间还是物质,这是解决量子场论问题的根本所在。要明确量子场论的研究对象是隐藏在空间中的物质。场物质是物质,是隐藏在空间中的处于隐身态的物质。

其次,关于连续性与离散性的问题。空间是连续的,如果认为这些物理性质是空间本身所具有的,那么任意小的空间都具有物理性质,那必然会带来无穷大的问题。而对空间进行的任何离散化处理,都无法用物理意义来解释。实际上,空间的任何物理性质都是隐藏在空间中的物质所赋予的。

再次,不同粒子间交换粒子,这是无法取得重大突破的另一个原因。本来是粒子间通过电磁波相互作用并交换能量,偏偏认为是交换粒子。如果一定认为是交换粒子,那么任意一个及其微小的空间,必须时时刻刻不停地向所有的空间都要发射粒子,且同时接收所有空间所发射的粒子,且一刻不能中断,任一点都要连续。

最后,一种粒子对应一种场也是量子场论的一大失误。

总之,量子场是研究场物质的科学,绝不是研究净空的科学,净空不具有场物质的特性,这些特性是隐身的场物质赋予真空的。场的传递不是交换粒子,而是相互作用交换能量。另外,根本不是不同形式的场态粒子对应不同的场,场态粒子没有本质区别,实际上是场态粒子不同形式的势产生了不同的场。

暗物质和场物质的最大特征是都具有隐身特性。暗物质与场物质都无法被直接观测到。暗物质一直被认为不会与电磁波作用,所以无法被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直接用电磁波探测到。与暗物质完全一样,场物质也是透明物质,也无法用电磁波探测。

暗物质与场物质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都散布于整个宇宙空间。暗物质与场物质都无处不在。在小尺度上,暗物质的密度有所不同,但在大尺度上,暗物质的分布没有任何差异。无论是电磁场还是引力场都表现为传递无限远。

暗物质与场物质都是由粒子构成,都具有显著的粒子特性。暗物质的粒子特性已经被发现。随着量子场论的不断深入,场物质的粒子特性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暗物质与场物质都能够渗透到物质的内部,暗物质和场物质都存在于我们周围,并且渗透到我们的身体或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中。

由于暗物质和场物质具有良好的隐身特性,在一般的情况下不具有可观测性。那么为什么人们能够笃定暗物质和场物质存在,就是因为暗物质和场物质在扰动时会便显出显著的物质特性。通过不同的扰动方法可以发现:隐藏在真空里的物质具有质量、惯性等动力学特性,同时也具有电荷、自旋等基本粒子的性质。

众所周知,显态粒子都沉浸在场态粒子的海洋中。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不断相互作用,显态粒子通过场态粒子的相互作用而使各种力能够超距作用。没有任何显态粒子时,任何空间都不会形成可以被观测的场。同样,没有场态粒子时,显态粒子也不会超距作用。

从大尺度上来看,暗物质的分布与引力场完全一致,引力场强度高的地方,暗物质密度就高。从小尺度来看,引力场强的地方暗物质密度也高,同样引起光线偏折与光速变化。暗物质与场物质由于引力存在而聚集在星系周围,又由于斥力存在而散布于整个宇宙空间。

暗物质与场物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不仅分布一致,而且表现出的各种物质特性也惊人的一致。

量子场论就是研究包括场态粒子和显态粒子在内的所有粒子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与传递规律的理论,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研究粒子的性质;

研究粒子运动规律;

研究粒子间伴随能量交换的相互作用;

研究粒子间相互转化的概率。

实际上,量子场论就是研究场态粒子、显态粒子通过时时刻刻交换能量而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的学问。量子场论获得辉煌成就,它能够定量说明场态粒子、显态粒子和虚拟粒子的许多现象。

根据上述大量实验与观测事实,可以断定暗物质就是场物质,暗物质粒子就是场态粒子,包含正反粒子,质量和电荷均对称。

粒子的存在状态包括显现态和隐身态。只有对称的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才能处于隐身态,这是由于垂直于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的偶极方向辐射最强,而平行偶极方向辐射为零。如果把震荡粒子视为偶极,则在反射光方向辐射为零。

这就可以得出结论,一个场态粒子或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均是由一对正反粒子构成,场态粒子为球状云,宏观上表现为球型。

一般情况下,场态粒子质量、电荷、分布和状态均对称,可谓是一个超对称粒子,既不显电性也不显磁性。

可见物质和暗物质组成物质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是两者的对称性,暗物质是对称粒子,而可见物质是非对称粒子,也就是对称性破缺粒子。

一般情况下场态粒子质量、电荷、分布和状态均对称,因此能够隐身,任何一个对称性被破坏就能被发现。

一提到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很多学者一定会提出电子偶素不稳定,一旦结合就湮灭了。但事实上正反粒子对结合并不是真的湮灭了,而是成为对称的隐身态的场态粒子,并且散布于空间,并赋予空间动力学和粒子特性。

如果正反粒子结合湮灭,那么意味着两者结合后半径为零,仅正反粒子间的势能就已经无穷大。如果有人否定两者结合的半径不为零,那么为多少能解释释放的能量呢?就算半径不为0,如果质量全部转化为能量,那么在加速器中,质子对的质量和初始动能都是电子对的1836倍,但减掉初始动能,质子对和电子对结合所释放的能量却是相同数量级的。这意味着不是质量转化为能量,而是正反粒子结合为场态粒子,电势能转化为电磁能释放。只是电子偶素激烈能量转化过程被关注,处于隐身态的场态粒子却完全被忽略。

尤其是,这种场态粒子和显态粒子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能量和电荷等均完全守恒,这是创生与湮灭论绝对无法自圆其说的。

量子场的研究对象就是暗物质,场态粒子就是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量子场论和暗物质可以完美融合。

在从经典场论角度看,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的规律极化、定向偏转、诱导震荡和密度梯度形成了电场、磁场、电磁波、引力场。计算结果与经典场论完全契合。

由于显态粒子的不均匀分布、电荷的不均匀分布以及运动状态的不均匀,场态粒子存在的对称性破缺,进而产生不同势能,并形成各种场,即各种场是场态粒子的不同势能。显态粒子一旦出现电荷对称性破缺,就会引起场态粒子规律性地电荷对称性破缺,场态粒子出现规律极化,进而产生电势能,并形成电场。场态粒子由于显态粒子的电荷运动状态出现对称性破缺,场态粒子内部电荷轨道偏转,进而产生磁势能,并形成磁场。显态粒子质量对称性破缺,就会引起场态粒子规律性质量对称性破缺,进而产生场态粒子整体密度对称性破缺,场态粒子密度变化产生引力势能,并形成引力场。

一谈到场物质或暗物质传递电磁波,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以太,以太不是被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光行差的矛盾否定了吗。

暗物质与以太具有本质的区别。当时的以太只有灵魂,没有任何肉体。而暗物质有血有肉有灵魂。暗物质具有质量,会像牵引空气一样牵引暗物质。

星系和星体可局部完全牵引暗物质随之转动,而超过一定范围为0牵引,在完全牵引和0牵引之间存在着梯度牵引区,即暗物质随着星系和星体转动的速度存在梯度变化。

暗物质作为电磁波传播物质,可以完美解释论证以太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

①地球表面完全牵引区,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观测为光速在各个方向上无差异。

②空间站高度为梯度牵引范围,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观测到地球梯度牵引暗物质。

③飞机无法牵引偶极子,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观测到飞机与暗物质相对运动

④小型物质内部部分牵引暗物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观测到流水对暗物质部分牵引

⑤地球、太阳、银河系均在各自范围内完全牵引暗物质,可以观测到在各自完全牵引范围以外的光行差。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第二版的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a4qK3MOcmOOLVURQPeCxw?pwd=77o7

提取码:77o7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提取码:cxkq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5458-1404867.html

上一篇:暗物质与场的统一
下一篇:暗物质是正反粒子构成的超对称粒子
收藏 IP: 123.191.16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