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Agronomy:对话期刊客座编辑——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蒋芳玲教授 | MDPI 人物专访

已有 2191 次阅读 2023-8-10 16:57 |个人分类:人物专访|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逆境日益严峻,严寒、低温和弱光等不利因素日益多元化和增强化。蔬菜种植过程中往往遭遇这些逆境,其生长发育很可能受到抑制或损害。因此,深入研究蔬菜逆境和发育生理、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其茁壮成长十分重要。本期人物专访,Agronomy 有幸邀请到期刊客座编辑——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蒋芳玲教授,对蔬菜逆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展开了讨论,并对期刊发展给予了真诚的建议和祝福。

受访人简介

11.png

蒋芳玲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

主要从事蔬菜逆境和发育生理、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项目及课题。在番茄裂果、非生物胁迫;不结球白菜安全高效栽培技术;种子老化和引发;大蒜脱毒快繁和玻璃化机理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访谈内容

Q、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目前的研究方向和关注的研究热点?

目前我主要在番茄裂果 (外观品质) 以及风味品质、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优质、高产、多抗的优良品种选育方面。关于逆境胁迫,现主要集中在盐害方面,也有热害、低温、复合胁迫等方面的研究。另外,我对轻简化栽培方面的研究也十分关注。


Q、您目前 Agronomy 期刊担任客座编辑,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所主持的特刊吗?

我主持的特刊是“Cultivation Phys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and Molecular Breeding of Solanaceae (茄科植物栽培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及分子育种)”,茄科作物包括番茄、胡椒、茄子、马铃薯、枸杞、酸浆等作物。茄科中的几种作物是非常重要的粮食或园艺作物,是膳食化合物和多种营养素的重要来源,包括番茄红素、辣椒素、花青素、维生素 A 和 C、矿物质和精油。茄科作物,尤其是西红柿和马铃薯,在园艺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已有研究在基因组学、基因编辑技术和单倍体育种 (马铃薯) 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还有许多相关内容仍需进一步探索,基于此,本特刊旨在阐明茄科作物的栽培生理、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育种。目前共发表 5 篇文章,还有 2 篇文章正在处理中。


Q、您加入 Agronomy 期刊的契机是什么?

我加入 Agronomy 期刊,主要来自于同事之间的推荐。同课题组的老师在 Agronomy 期刊有投稿,让我进而了解到这个期刊,对期刊也印象不错。去年初收到期刊编辑部的邀请,担任特刊”Cultivation Phys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and Molecular Breeding of Solanaceae (茄科植物栽培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及分子育种)”的客座编辑,这十分符合我的研究方向,于是我接受邀请并加入了客座编辑团队。


Q、您对于 Agronomy 期刊有什么看法?您如何看待开放获取的出版模式?

整体而言,期刊挺好的。OA 这种形式也不错,开放获取的平台能让更多的读者来了解、认可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 Agronomy 期刊可以缩短论文的发表周期,这也可以较好地满足一些毕业学生的投稿需求。


Q、作为学者,您在投稿时会有考虑哪些因素?

首先是期刊的资质,Agronomy 期刊在我们学校是属于 A 类刊,还是很不错的。同时我也会比较注重投稿的多样性,不会一直局限于向一个期刊投稿,目前我在 Agronomy 期刊已经投稿并且成功发表 4 篇了,体验感很好,MDPI 的编辑服务相对快速、高效。此外,投稿文章和期刊的匹配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需要考虑到的因素。


Q、期刊拟加深与高校老师同学的凝聚力和亲密度,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我建议可以多举行作者培训会,以增加作者和编辑部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学生。线下的学术研讨会,考虑到地理位置的因素,以及学者平时科研、教学等工作繁忙,实施起来可能具备难度,因此,线上会议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另外,线下会议可以多考虑就近举行,个人而言如果会议与我的工作没有冲突的话,我很乐于参加。

编委学者是期刊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期刊发展的重要助力,在期刊的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把关作用。感谢蒋芳玲教授对期刊发展的支持与殷切期望,在此由衷地祝愿蒋教授的科研之路一切顺利。

Agronomy 期刊介绍

主编:Peter Langridg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Australia

文章类型包括农学及农业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型文章及综述,目前已被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 和 Scopus 等多个数据库收录。在 2022 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 (升级版) 中位于农林科学 2 区。

2022 Impact Factor:3.7

2022 CiteScore:5.2

Time to First Decision:17.3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37 Days

科学网banner (1).jpg

Picture15.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16770-1398546.html

上一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宫颈菌群越多样,临床结局更好! | MDPI Biomedicines
下一篇:珠江医院孙海涛团队:微生物菌群在癌症转移的作用研究进展 | MDPI Cancers
收藏 IP: 116.211.5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9 0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