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uspe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ruspex

博文

当科研左右了科普 精选

已有 9008 次阅读 2023-7-19 08:36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研人员投入到科学普及工作中,对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好处很多:

1)科研人员常工作在一线或近一线的科研方向上,能第一时间将国内外最新成果呈现给老百姓。这可以让老百姓在知识层面更新上,不至于落后,有助于与时俱进。

2)科研人员对所学专业的知识掌握相对扎实,不容易出现大的技术错误和漏洞。而目前网络上伪科普、伪科学的内容不少,对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有着不小的副作用。科研人员加入科普,有助于帮助老百姓明辨事非。

3)科研人员通常有较好的科研经费支持,不少还有团队支持,在经费和人员都能提供好的支持,能产出高质量的科普成果。

4)科研人员的数量大,遍布科研院校医疗体系。他们可以利用群体数量的优势,容易把科普的方方面面做好做完善。

5)政策支持。我国近年来《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出台,表明了科学人员从事科普工作,将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大科普理念和社会化科普大格局正在形成。

但是,科研人员在从事科普,有优势也会有劣势,甚至有的时候有可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需要多加注意。这里讲几点值得注意的。

首先,科研好不等于科普好,需要科研人员有更宽泛的知识面。科研好,往往意味着在自己的领域形成了好的、原创性高或应用广泛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可。但是,现今时代的科研,在专业方向上细分很严重。这种细分,比科普领域的细分要精细得多。比如我的研究大方向是人工智能,这实际是学科层面上的细分。而如果我说我更具体的研究方向是步态识别、人脸编辑,则这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框架下再进一步细分的领域了。

对于科普来说,更需要的是学科层面细分的知识,如人工智能,因为这能吸引大量对人工智能这个层面感兴趣的老百姓。而在更精细研究方向上的科普,虽然也能科普,但能惠及的、感兴趣的人群就少得多。所以,要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我们更需要的是在更宽泛知识层面上、讲明白其中科学道理的科普。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专业领域做得好的科研人员要把科普做好,是存在一定挑战性的,它需要科研人员有更宽泛的知识面。

其次,需要有科普的思维逻辑,能将专业知识通俗化。科研上做得好的,在专业知识上必然是非常扎实。然而,它并不意味着能把知识科普好。前者往往是得到同行认可即可,需要的是专业知识的准确表达、对前沿进展的敏锐跟踪、以及对相关问题有强的解决能力。同时,在论文的表达上要符合相关领域的规范。在学术报告上,也会习惯于用自己的专业思维逻辑来介绍相关成果。

但科普需要的是将专业知识通俗化。霍金曾在《时间简史》的序里说过:“我的编辑告诉我,每多一个公式,我的书的销量就会减少一半。”这意味着,科研与科普在表达方式有着巨大的不同。科研人员,需要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思考如何科普。如果只是直接将科研人员习惯的表述方式挪过来,面向老百姓介绍相关科研成果,这显然会拉大与科普受众之间的距离,因为老百姓没有那么强的专业背景和相关知识。这种科普的结果必然是听不懂,效率也不佳。它需要科研人员学会使用老百姓更能听明白的语言来科普。

第三,需要考虑科研与科普在时间上的平衡。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科研需要时间,科普也需要时间。如果在时间管理上做得不好,就有可能顾此失彼。而对大多数科研人员而言,科研远重于科普。在科研院校里,职称评价与科研的关联性也更强,但与科普的则弱得多。所以,能否兼顾科普,这非常考验科研人员利用时间的效率。当然,时间是海绵,只要愿意挤,总会有时间科普的。

第四,存在跨专业科普风险与需要强的抗压能力。跨专业科普很容易翻船,这也是科研人员科普时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尤其当科普的时间和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这有可能是因为自满,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啥事都可以评论一下,讲点自己的观点看法。殊不知,网络上各种人都有。有的时候一个低级错误和知识性空白引起的错误科普,就有可能导致本来良性开展的科普工作被否定。另外,还可能会遇到一些恶意的或有意的差评。如果不小心陷入到与这类评价相关的辨论中,那很可能会导致恶性循环,继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和科研工作。所以,形成对这些评论的抗压能力也至关重要。

第五,科研的评价标准不一定适用于科普。科普是否做得好,它依赖的评价标准显然是不同的,但却有可能会被科研标准影响,尤其是如果评估科普的人是以科研界的为主时,会很自然带入科研的评价标准。比如,科研成果是否有重要的突破、原创性高不高,有没有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诸如此类。而科普的评价,则更需要考量传播的广度、老百姓的粘性阅读度,甚至科普人物的认知度等指标。比如,是否形成了稳定和规模庞大的粉丝群、单个视频或单篇文章阅读量是否足够大、制作科普作品的力度和更新率有多高、有无独特的科普风格、科普的表述是否言简意赅、解释科学道理是否通俗易懂等等。

所以,如果简单挪用科研的标准来评判科普,有可能会误导愿意从事科普的科研人员。而如果不能从老百姓那得到正面的反馈,还可能降低科研人员继续科普的积极性。它还会带来另一层的风险,当以科研的标准左右科普时,真正做科普的成长空间也会被挤压,得不到应有的褒奖。

总之,科研人员要做科普,需要多向做科普的工作者学习,从老百姓的角度思考如何做好科普。我们也要谨慎使用科研的标准来衡量科普,更不能鼓励用科研的成果来混或“充数”科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科普做好,让更多的科研人员真心喜欢科普,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做自己应有的贡献。

 

张军平

2023年7月19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9532-1395875.html

上一篇:考研高考化,高考应“科普化“
下一篇:浅谈《爱犯错的智能体》创作动机
收藏 IP: 183.197.199.*| 热度|

24 王涛 郑永军 张晓良 王安良 崔锦华 曾杰 汪波 毛善成 史晓雷 汪凯 武夷山 杨正瓴 晏成和 张林 孙学军 许培扬 黄永义 农绍庄 王德华 杜学领 谌群芳 周忠浩 周浙昆 岳建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