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交叉:架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jl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长沙非线性特别动力工作室

博文

拔起歌唱之树的根:在呼吸上歌唱

已有 1814 次阅读 2023-4-7 15:38 |个人分类:科学研究|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拔起歌唱之树的根:在呼吸上歌唱

 

马金龙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长沙市老干部大学枫叶艺术团)

 

古老的声音文化是纯从艺术视角来认识声乐,采用纯粹的经验声乐教学方法;这门课包括古老意大利学派的传统戒律:打开喉咙(Open The Throat)、支持音调(Support The Tone)、前向音调(Sing The Tone Forward)和在呼吸上歌唱(Singing On The Breath)。所有基于经验法则的教学都被认为是极不令人满意的。声音的科学研究者认为这些戒律不应该有什么神秘的、难以理解的东西,因此,本人试图重新审视古老意大利学派的声乐经验戒律。本文将拔起歌唱之树的根:在呼吸上歌唱。

 

一、“在呼吸上歌唱”的现象

人们都可以理解到,声音和呼吸是不能分开的,考虑到前者时必然要包括后者,考虑到后者时也总得包括前者。这种相互作用的概念,很自然便导致沿用的“在呼吸上歌唱” 的经验戒律。

尽管,“在呼吸上唱歌”被视为古老意大利学派最伟大的真理,但它又是声乐理论家们非常困惑的话题。虽然,有许多权威人士断言,这一法则描述了通过“对抗肌肉动作”呼吸控制获得的效果。但这种解释却很难令人满意;如果“在呼吸上唱歌”这句话只意味着控制呼吸,那么它早就被遗忘了。

二、“在呼吸上歌唱”的含义及其意义

古老意大利学派传统戒律“在呼吸上歌唱”的描述大致是这样的:当声音被完美使用时,音调似乎与歌手分离,并随着呼吸而浮动。在音调的声音中,也在被唤醒的交感感觉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呼吸在流动中受到阻碍或挂碍。音调的流动似乎像普通呼吸中平静的呼气一样,自由地倾泻在呼吸上。

最后一位伟大的经验主义者弗朗切斯科·兰佩蒂Francesco Lamperti1813-1892是这样教授他的学生们的:在呼吸上歌唱,但不要用呼吸歌唱Sing on the breath, but not with breath)。要明确在呼吸上歌唱”这个概念,首先,来看看古老意大利的流派传统戒律“Sul fiato,意思是在呼吸上。要理解“sul fiato”的真正含义,我们还必须包括到一直伴随着它的概念,“col fiato”,意思是“用呼吸”。应该指出的是,在歌唱实践中,人们常常将“col fiato”混同于Sul fiato”,很多人在谈论“在呼吸上唱歌”,但根据他们的演示结果,却是“用呼吸唱歌”。例如,现代声乐教育学家将“在呼吸上唱歌”误解为适合流行的“呼吸流breath flow)发音模式。

古老意大利流派传统戒律“在呼吸上唱歌”意味着,学生们被教导通过闭上嘴,向上吸气并进入头部中间地带来产生一个呼吸柱,不仅在躯干,而且在头部,并面对作为柱的反应本身。如果做得正确,歌手感觉胸腔的打开,腹部的接合,身体肌肉呈波浪似的运动,脊柱的上下伸展。显然,“在呼吸上歌唱”这一短语纯粹是对完美歌唱的经验描述,同时也非常准确地描述了完美的歌唱给听者留下的印象。

在呼吸中歌唱”代表了最高程度的纯粹的声音完美。您可能会参加一些歌剧和音乐会,听许多著名歌手的演唱,甚至有幸听到某位达到这种卓越音调标准的艺术家。“在呼吸中歌唱”是一种美妙的音调美的效果:纯粹的美,纯洁而天真。因此,有必要对“在呼吸中歌唱”进行科学诠释。

三、“在呼吸上歌唱”的科学诠释

基于空气动力学、结构动力学和流体-结构相互作用原理,利用工程学领域中的概念:气射流、声射流和声气射流及其共鸣作用,请参见:《歌唱背后的科学:工程学》。现在我们来科学诠释“在呼吸上歌唱”这句传统戒律,探索歌唱的奥秘。

我们歌唱时将空气吸入肺部,然后呼出空气。由随意肌腹肌推杆推升和控制非随意肌横膈膜,产生高压气流,高压气流以气射流形式穿过声带狭窄缝并产生声波。但音调是有声能通过的空气。声音实际上是一种能量。而空气只是传递能量的媒介。歌唱时,人体乐器中存在有两种空气类型:一种是声道中的静态空气,另一种是来自声门的流动空气。而流动空气与声波一起形成同相混合流体——声气射流。该声气射流继续上行通过腭咽开口进入头部中间地带鼻咽腔(第一亥姆霍兹谐振器),且碰触、摩擦和冲击咽穹的穹壁。除了谐振器放大声音外,声气射流也起作重大的声音放大作用。

四、如何实现“在呼吸上歌唱”?

声音和呼吸之间的关系是人体乐器自由的、平衡的健康功能的基础。实现“在呼吸上歌唱”有以下三个要点需要把握好。

1.暂停呼吸(the suspension of the breath) 所谓暂停呼吸,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通过继续吸气的姿势来屏住呼吸。这样可以保持事物的灵活性,避免僵硬,同时协调呼吸,这样就不会释放超过振动需求的气流。

2.平衡状态  当发音达到最佳平衡时,我们会得到一种微妙的感觉。在这种平衡状态下,我们感觉空气是向内释放的,而不是向外释放的。基于能量守恒和气动声学原理,人体乐器中的气流可以高效地转化为声能。这让我们想起了这种情况,之所以我们唱歌时不会呼气,而是会有更多的吸气感,这样我们就能保持平衡。

3.练习方式  可以先唱[a]“啊”元音,再转换其它母音。因为,元音[a]“啊”是典型的打开喉咙状态(吸气的姿势)且舌头处于自由状态。实际上,这就是咽穹孤子歌唱的理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音符是不会受阻碍,它会照顾自己。应该指出的是,在呼吸中歌唱”是一种基于物理机制而形成的歌唱(非说话)状态的声音,而不是像很多人说的声音其实就是说话声音。这也就是古老声音文化“在呼吸上歌唱”所表达的真实含义。似乎可以推断出:老派的声乐教师远非堂吉诃德式的。相反,他们的教义是经过考验的、真实的,是从观察和追随自然中获得的。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呼吸上歌唱”不是一种主观感觉,而是一种实际现象。

四、结语

至此,我们已将歌唱之树的根完全地拔起。总的来说,古老意大利学派的传统戒律是以纯粹的经验主义和声乐艺术视角来认识人体乐器的:“打开喉咙”体现了对完美歌唱的腔体构建描述;“支持音调”体现了身体肌肉组织的连接支撑;“前向音调”体现了对完美歌唱唤醒的共鸣的令人钦佩的描述;“在呼吸上歌唱”体现了声音与呼吸的相互作用及其平衡形成呼吸柱实现完美歌唱。

显然,这些传统戒律只是对人体乐器的局部性描述和认识。如果,将人体乐器视为一头“大象”,那么,这些描述和认识还只是呈现了“大象”的各个局部状况,未能在整体上呈现出这头“大象”的全貌真实情况,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好似“盲人摸象”。因此,有必要从整体上对这头“大象”进行科学语言描述和实证。下篇《重塑歌唱之树:不再“盲人摸象”》,将带我们走出人体乐器如“盲人摸象”的困境,逼近触碰真实的声乐。

附:作品欣赏

作品178《画你》,陈宝成作词,朝古拉作曲,金龙吟唱演唱。

http://changba.com/s/feSyir2uNDPfQFzc6GJpQ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2-1383311.html

上一篇:拔起歌唱之树的根:前向音调
下一篇:对同一首歌曲的情感诠释:原唱者与非著名歌手的比较
收藏 IP: 120.228.0.*|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