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凭鱼跃 沈海军的航空与纳米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沈海军 同济大学 教授Email:SHJ@tongji.edu.cn /SHJ@nuaa.edu.cn 版权所有

博文

走近古埃及人的飞行器(科普.原创) 精选

已有 10374 次阅读 2023-2-22 16:08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沈海军

一说到埃及,大家脑海里会联想到什么呢?高大的金字塔,宏伟的狮身人面像,恐怖的木乃伊,神秘的帝王谷……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后人留下了绚丽且宝贵的文化遗产,每年都会吸引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瞻仰。

2004年,法国导演恩基·比拉拍摄的电影《女神陷阱》公开上映。影片片头中:2095年,一架来历不明的金字塔飞行物体突然降临到了纽约市的上空……《女神陷阱》本是一部科幻片,飞行器在古代和未来时空穿越并不稀奇,但需要说的是,本片导演塑造的古埃及飞行器并非毫无根据,空穴来风。

事实上,近些年来,在古埃及的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不少疑似飞行器的图案或文物,这给神秘的古埃及再次蒙上了一层厚重的迷雾,同时也给文艺创作者留下了广阔的遐想空间。

作为一名航空界的从业者,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近古埃及“飞行器”的神奇世界。

一、法老的“飞行器”

1)法老的陪葬莎草纸

在今天的开罗博物馆内,陈列着一张具有3000年历史的莎草纸古画,据说是某位古埃及法老的一件陪葬品。莎草画中,一位裸体女子弓着庞大的身躯趴在地上,一位男子在其下方,高举双手托举着女子的身躯。这是古埃及神话中典型的造型,女子为天空之神—努特,男子为空气之神舒,寓意两位天神为世人带来了舒适的生存空间,给地球上众生提供了庇护之所。在已发掘的古埃及法老陵墓中,不少都有类似的图案。可见法老们死后仍希望能够得到伟大的努特神的庇佑。

值得注意的是,莎草纸画的右下方,即努特膝盖下方的细节非常有趣。狮身人面兽的背上,居然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该东西上半部分呈现为半圆形,下方有三个起落架,外形酷似圆盘状的飞碟,正降落在人面狮身兽的背上。

和身后的金字塔一样,神秘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结构设计缜密,几何尺寸精确,内部构造复杂,密道纵横通达。关于狮身人面兽的本意,史学界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是埃及法老胡夫当初为自己守灵而建造的,类似于中国古代守卫门廊的石狮子。

由于建造这些大型建筑需要超前的工艺甚至大型设备,很多人认为,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古埃及人是没有能力完成这等庞大工程的,故他们常将这些工程与外星人的介入联系起来。莎草纸古画上的UFO似乎为这些人提供了新的证据。他们更加自信地认为,古埃及时期外星人曾驾驶着飞行器降临地球,而狮身人面兽就是外星人飞行器着陆的地表,狮身人面兽的背部便是外星人飞行器的着陆场。



图1 法老的陪葬莎草纸画

2)塞提一世的直升机

塞提一世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318-1304年。他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父亲,他在位时,曾重振埃及军队,夺取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大片领土;大兴土木,修建许多宏伟建筑,为其后任留下了丰厚的基业。

阿比杜斯是埃及南部的一座古城,相传是供奉农神俄赛里斯宗教中心, 也是古埃及法老的埋葬地。塞提一世死后,其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在此建立了一座庙宇—塞提神庙。

2005年,俄罗斯《真理报》: 塞提神庙横梁上发现了奇怪的石雕,这幅3000年前的古埃及雕画中出现了疑似直升机和飞机的图形。

塞提神庙横梁上的图案到底是什么?现在总说纷纭。

一种观点认为,塞蒂一世的别名叫“蜜蜂”,壁画只不过是一些类似蜜蜂等昆虫的图形。但另一些人却并不认可。UFO专家理查德·赫格兰称认为:古埃及人可能是曾经访问过地球的远古火星人的后裔;而埃及考古学家阿兰·艾尔福德:古埃及人描绘的是一个真实的直升机模型,就像他们经常用图画描述日常生活一样。

2 塞提神庙的石梁画

 

二、西琴眼里的古埃及飞船

4000年前,埃及第18王朝法老王图特卡蒙统治时期,富饶的努比亚地区由一位名为休伊的贵族掌管。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休伊墓内,阿塞拜疆的历史学家西琴偶然间发现了一幅神奇的古壁画。这位当代的历史学家因其著作《地球编年史》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声望。

西琴认为,该壁画反映的是古埃及人采用地下发射方式,借助火箭飞船发射休伊遗体至天国的景象。古埃及人死后希望灵魂超度可以理解,肉体也要发射至天国,还真是够奇葩的观点。

     西琴解释道,该壁画的下半部分是一座发射井,井壁由方砖砌成,井壁上悬挂着豹子皮,以显示活动的庄重;发射井正中央是火箭的动力级,其内部有两个黑人在作发射前的检查工作。火箭飞船的地面部分由两部分组成,最上面的锥形部分为“载人舱”,用来放置休伊的遗体,下半部分为一半球形的燃料箱,用于储放燃料;载人舱和燃料箱结合部周边安装有若干天线,以方便火箭发射中和地面进行无线电联络。火箭飞船发射活动的仪式非常隆重,几个低等的黑奴五体涂地地趴在地上,高贵的祭祀们则站立或半跪着合手祈祷。该飞船发射选址也极为考究,发射井周边植被繁茂,长颈鹿安详地吃着棕树叶,一片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

图3 沈海军团队恢复的休伊壁画      图4 休伊火箭动力与喷气式发动机结构对比

西琴之所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主要的论据有二。

论据一:埃及神庙里供奉的圣物--本本石(Ben-Ben)。在埃及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被称为Ben-Ben的庙宇,庙宇里常供奉着一种四棱锥形的圣物--本本石(Ben-Ben)。本本石上常刻有人物的形象。据说受到供奉,本本石上的人的灵魂会得到超度。而在两河流域的象形文字中,本本石的写法如图5,和休伊壁画的火箭飞船外形极为神似。

论据二:休伊曾宣称成功破解了两河流域古苏美人的楔形文字。在这些文字中,图6的两个字符经常连在一起出现,分别发音为DIN 和GIR,含义为“真正的火箭”。西琴认为,如果将这两个字符串在一起,竖起来,完全就是休伊壁画中呈现的火箭飞船发射场景,见图7。

以上解释有些牵强,但也不是一无是处。为了进一步探究西琴解释休伊火箭飞船的合理性,最近本人团队对休伊壁画进行了刨析,专门制作了休伊火箭飞船版画和3D打印模型(见图8),并将休伊火箭飞船的动力和现代涡轮喷气发动机结构进行了对比。

对比发现,令人震惊的是,现代涡轮喷气发动机上的压气机、燃烧室、动力涡轮、尾喷口等,休伊火箭飞船的发动机上应有尽有,一一俱全,两者结构上非常接近。

              

图5 本本石的象形写法               图6 DIN GIR (“真正的火箭”)

图7 休伊壁画VS“真正的火箭”

 

图8 沈海军团队制作的休伊火箭发射版画和3D打印模型

 

三、古埃及木鸟

1898年,一座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坟墓里人们发现了一个与现代飞机极为相似的模型。该模型长14厘米,翼展18 厘米,头部3. 2厘米,材质为当地盛产的无花果木,重约30克;外形似鸟,故被称为“木鸟”模型。目前该模型存放于埃及古博物馆内。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定,这模型是飞机,而绝非 “木鸟”;这是因为模型具有鸟类所没有的垂尾,且垂尾上明显留有平尾脱落的痕迹。若补上平尾,“木鸟”则完全是一架小小的滑翔机,非常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

为了一探究竟,同济大学沈海军团队对古埃及“木鸟”模型展开了一系列研究。首先,在电脑上CAD建模,用3D打印机打印出了一架等比例的古埃及“木鸟”;按照“木鸟”的原始图纸,手工制作了一架1:1的轻木“木鸟”模型。然后,分别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和风洞,对木鸟的气动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吹风测试。同时,使用自制的弹射架,对“木鸟”展开了弹射滑翔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这架古埃及古墓“木鸟”的升阻比可达到2.5,具有出色的气动性能和稳定性。

      

9 古埃及“木鸟”CFD分析与风洞试验

团队人员在电脑中采用切片法设计出了古埃及“木鸟”的骨架等内部结构,并在激光雕刻机上用轻木等材质加工出“木鸟”的部件。最后经组装,复制完成了一架10:1的放大版埃及古墓“木鸟”。

图10制作中的古埃及“木鸟”

2019年5月4日,蓝天白云、微风拂面,正是试飞的好天气。团队成员们乘着大巴车来到上海松江进行木鸟放飞。 随着油门加大,“扑棱棱,扑棱棱……”木鸟头部的螺旋桨飞快地转动起来。然后,的一声,4000千年前古埃及的“木鸟”一抹黄色划开蓝白,直冲云霄。

图11 古埃及“木鸟”飞上蓝天


四、图什帕与丹德拉神庙的火箭飞船

1)图什帕火箭飞船

1973年,在土耳其东部图什帕古城,西琴发现了一尊古代石雕“飞船”模型。该模型长23cm,高9cm,宽8cm,材质黄褐石,距今3000余年。图什帕曾是古乌拉尔图王国的首都,公元前六世纪为米堤亚王国所毁。历史上土耳其人曾统治过古埃及。西琴认为,这飞船模型便是来自古埃及的遗物。

从外形看,该模型具有流线型的子弹头、三个火箭尾喷口、紧凑的座舱;飞船表面疑似隔热瓦;飞行帽、宇航服、动力装置等,和现代飞船还真有些神似。

图 12 图什帕火箭飞船与沈海军团队制作的3D打印模型

2)丹德拉神庙的飞船

丹德拉神庙, 位于埃及kena小镇西南约2.5公里处,始建于托勒密法老时代,是一座距今两千多年古埃及神庙。其壁画中描绘有一个胶囊状物体,其中有一头部扁平、身材矮小酷似外星人的搭乘着飞船。

图13 丹德拉神庙的飞船与埃及太阳神拉的形象

有一种观点认为,丹德拉神庙飞船是埃及传说中太阳神拉乘坐“太阳船”飞行的画面。但外星人论者对此进行了反驳,他们认为,丹德拉神庙的飞船与经典中埃及太阳神拉的太阳船形象大相径庭。

--《百科探秘》杂志约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56-1377432.html

上一篇:被推荐申报“上海市2022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
下一篇:“教授进中学”之七一中学
收藏 IP: 211.161.243.*| 热度|

5 晏成和 文端智 薛亮 孙学军 黄永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