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婆去学校抗疫了,估计至少半个月后才能回来。走之前,留给我一个厨房,和一堆的菜。为了能让娃在封闭期间,不至于因为吃饭问题变得心情不好。平时从不出手的我,也不得不展示下厨艺了。
还好,我是做科研的。来了新任务,一般也不会发怵,按科研的基本套路来走就行了。有了厨房,就有了实验室的平台。有了食材,就有了研究方向。有了柴米油盐酱醋,就有了模型精细调参的功能。
我需要做的,无非就是寻找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探索潜在的创新方向。
第一天,老婆说有个牛排得先处理掉,因为解过冻了。但我没碰过这个方向。为避免走样,所以,主动微信上询问了她之前成功的研究步骤,按她的建议复现了整个做菜的环节。她也很满意,把我主动问询的事,罕见地发朋友圈,表达了她的欣慰。
图1. 咨询导师中
图2 烤好的牛排
不过事无巨细地找烹饪导师,可不行。老婆还得抗疫,最近一天到晚忙得电话都很少打。所以,还得自己主动研发。
基于现有的食材,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上网查资料,因为网上能搜到的菜的花样举不胜举。通过每天基本不重样的菜式探索,极大程度地保证了小朋友良好的胃口,也有利于缓解封控期间不能出门可能引发的焦躁情绪。这多少有点像科技论文的泛读,让自己的知识储备形成一定的广度,这样会有利于研究生初期相对容易的组合式创新。
当然,搜索菜式的过程中也是走出井底之蛙的必要环节。因为会发现,想创新一个菜真不是那么容易。比如你看到家里有两种菜似乎能搭配在一起,到网上搜这两种菜的组合,八九不离十是能找到别人做过且分享了经验的。原因很简单,毕竟是简单的组合,世界上人这么多,做得出一手好菜的自然不少,你那么直接就能想到的点子,凭什么别人就想不到。所以,善用搜索,还能让你在创新上少走重复路。
但要把菜式做好,光说不练也不行。这毕竟是实验科学,得下厨房亲自实践才行。而要把一个菜式做得很精细,色香味俱全,基本功也是要有的。不然连菜都切不好,如何保证炒的菜如肉片、胡萝卜片受热均匀,口味一致。
还有些基本常识也需要懂。比如尖椒土豆丝,要保证他口感的脆,是需要下锅前先用盐抹土豆丝帮助其脱去水分,片刻后再用水冲洗土豆丝,才能做到下锅翻炒后的脆。
图3 左:胡萝卜炒香肠; 右:尖椒土豆丝
再有就是配色问题,一个菜做得口感再好,如果没有在颜色上进行合理搭配,它往往很难激起吃饭人动筷的欲望。这颇有点像写论文。有些学生只看重自己创新的效果,却严重忽视论文写作的技巧,以至于经常因论文逻辑差、故事性差、语言不过关等诸多问题导致论文被拒,做的研究成果卖不出去。
好在这些,我在之前就已经有了,07年、14年两次出国访学期间没少练厨艺。不会像那些刚进门的学徒,或者没去过厨房的人,给你一整个厨房的素材,也只是一片茫然,无从下手。但是,长期不用生疏是必然的,所以,真要做好烹饪,还得多下下厨房。
另外,还得善用厨房里的食材。虽然有些时候,导师买来的食材,自己也不见得研究过怎么做。但既然买来了,一定有其原因,应该也是有价值的。比如,我就在厨房里发现一整盒没开封的松饼粉,去年7月的,12个月保质期。赶紧把这个文献阅读了下,免得过期了。粗粗看了下,发现也不难上手。加个鸡蛋,90毫升牛奶,些许蜂蜜,搅拌均匀,放在带涂层的平底锅里,一会工夫,三个金黄色松软可口、中国特色的松饼就上桌了。
图4 自制松饼
不知不觉,在封闭期间,我已经做了三十多种不同的菜式了,小朋友吃得也不亦乐乎。闲暇之时,我就在想,导师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呢?尤其是导师不在的时候,我应该怎么做呢?
图5 大蒜叶炒鱿鱼、歌乐山辣子鸡、芹菜炒香干、土豆炖牛腩、酸豆角肉泥、剁椒蒸鲳鱼
我想导师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了平台,一个通过多年积累打造出来的平台。这里不仅有基础,还有基本方向的大框架,还有科研思想在其上的沉淀。学生要做的,上上签是看会它。中签是问会它,中下签是手把手被教会,下下签是教也教不会。这三者的区别之一在于主动性的占比。
有人说,天赋好的学生,导师给个板凳就行了,后面的研究他能自己搞定;其实主动性强的学生也一样。导师能得其一,都相对容易赚个高徒出名师的美名,哈哈。
张军平
2022年4月5日7点,完稿于网上抢菜失败后。
PS: 作为人工智能研究者,一直深有体会的是,针对数据的处理都相对好做,一旦有人界入,尤其是大量的人进场时,那就很难玩转了,比如股票、抢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