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是一个普及性工作,但实际上,即使是专家也不一定能看出诗歌的佳处,因此,鉴赏又是一项专业性工作。
欣赏诗歌要注意几点,一方面,一首诗,好或不好,要放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来看,诗具有转承性。中国古诗有一种拟古传统,把古代题材和主题延续。题材和主题既然是永恒的,那么表现手法就必须不断创新。比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南朝时就已有把“丝”和“思”连起来的民歌。这样把前人的创意发挥出来的例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第二方面,中国古诗的表现艺术是不断进步的,但不是艺术技巧越高的诗越好,艺术技巧与美并不能划等号。如汉乐府古诗十九首,谈不上什么技巧,但自有一种纯朴美。齐梁的宫庭诗,技巧极高,但却缺乏一种完整的美。第三点,鉴赏时要注意体裁。古体诗有七古、五古、乐府等,近体诗有五律、七律、五七绝、排律等,不同体裁有不同的鉴赏标准。比如歌行,作为长体诗,大朝主要体现在声情上,到了盛唐,则主要注重气势。又如绝句,要以含蓄为止,给人犹有不尽之意。而律诗要以工整为上,因此,我们在阅读诗时不要以同一标准去赏析不同的诗。
我着重讲一下杜甫的几首诗。七律在盛唐时还不是很成熟,它与七言歌行是比较混同的。比如说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就不太符合律诗规则,而带有歌行的色彩。而杜甫使七律成熟了,并达到了顶峰。杜甫七律写得最好的是其晚年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徊。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俘浊酒杯。”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写的,写于大历元年。夔州是一个比较荒凉的地方,杜甫没有什么事情做,就写了大量总结自己的一生,总结唐王朝兴衰的历史教训的诗,这时候的诗带有很悲凉的色彩。这首《登高》的好处是,句式经过精心安排,造成一种辽远、开阔的气势,烘托出诗人潦倒、悲凉、扰动不安的形象。头两句很密,使景象达到一处无间的紧迫感。而为了缓和节奏,他又采用“哀”“徊”的韵脚,这种韵是比较平和的。下面两句,“无边夸大了落叶的范围,而“萧萧”又夸大了落叶的速度,“滚滚”也夸大了江水的速度,令人感到杜甫已与秋意溶为一体了。由于诗境广大,使人不仅感慨岁暮的伤怀,也感受到自然的永恒,人生、宇宙变化的哲理。下两句,“万里”概括自己一生飘零,自己老了,又多病,把一生悲凉写出来,登台自然有无限悲哀。自己一生本来就不幸,但眼前的情形同样也令人伤感,甚至连酒都不能喝了。后人评此诗为第一律,说此诗“句句皆律,字字皆律”。本来如此合乎律体的诗不易写得流畅,但此诗以气势写得飞扬回荡。
《蜀相》写道:“承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白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写于杜甫初到成都去拜武侯祠之时。当时他被肃宗贬谪,因此对君臣遇合非常向往,这段时间他写了很多有关诸葛亮的诗。《蜀相》一开始用问答句开始,表现出无限感慨;诸葛亮这样的人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丞相祠堂了!第二联写进入祠堂后看到的景色,用了“自”、“空”两字,一方面突出人少,一方面感慨:草、鸟哪里知道人世间的感慨呢!这就用景的无情写出人的有情。下一联写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强调诸葛亮恭恭谨谨、兢兢业业、鞠躬尽痤,死而后己。安史之乱前后,大批藩镇对唐室虎视眈眈,杜甫客观写自有深意。最后一句更是表达了千古遗恨,宗泽临死前念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呼过河而死。《蜀相》是一首咏古诗,表达了复兴唐王朝的愿望,对现实的忧虑,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杜甫之后,诗歌起了很大变化,讲究古朴、瘦硬。韩愈并不太懂音律,却写了《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风皇。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大家读了这首诗,可能读不出什么美感,但这正是韩愈诗的风格,韩愈这首诗,很多采取于嵇康的《琴赋》。韩愈并不按照惯例先写颖师的身世,而是直接从声音入手。琴声一开始充满柔情蜜意,令人销魂,突然一下子变得慷慨激昂,仿佛看见战士上了战场,这就把所感转换成了视觉。琴声旋回变化,使得意境又变得开阔起来。忽然又传来鸟的叫声,但是,“忽见孤凤皇”,这就不是写形,而是写神了。“跻攀”一句,写出了琴声给人带来的震动。琴声忽然停了,为什么呢?因为虽然自己不懂音乐,但是听了颖师你弹琴之后,我也忍不住坐在一边听,甚至大泪滂滂,沾泪了衣服,只好出手制止。颖师你为什么要将冰炭置于我的内脏之中呢?这就触及到这首诗更深的背景。韩愈出身低微,一生为官并不太得意,往上爬分寸都很困难。但一失势,则一落千丈。韩愈坚决反对佛老,其勇气后人称其“勇冠三军”,好似勇士赴敌场。而他虽然失势,却仍像凤凰一样孤傲。我们联系韩愈的一生,还是可以读懂诗的内容的。我们看李白的《听蜀僧睿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唐诗人都是把意境和诗境溶为一体,而韩愈的诗,就没有一个独立的意境,只是让人看到琴声抑扬与人生坎坷的共通之处去感受微妙的感觉,因此苏东坡称赞其为琴诗第一,不算过誉。
文章来源:
微信公号北大博雅教研(pupjfzx)
https://mp.weixin.qq.com/s/JDoAolMzK-H5souul06P0A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