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术会议中,演讲人的报告是大家都会关注的内容。但是,即便是一个10分钟的报告,也会留出5分钟的时间给观众提问,这个比重是非常大的,也说明提问与回答(Q&A)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对于研究者,尤其是青年学者而言,如果能够对Q&A环节加以有效利用,将会大幅提升自己的科研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对自己的科研工作大有增益。最近参与了一些会议,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1. 作为普通听众:要仔细听别人对演讲人的提问,听别人提问的背景前提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有什么建议。看演讲人的反应如何,是收到切中肯綮的Good question,还是关注实验细节的具体问题。对于问题和回答的梳理,会加深自己对于整个报告和相关科研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果提问人是领域内的知名专家,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背景,那么他/她的提问或对其他未展现的实验结果的询问,将体现领域专家对于相关研究的要求和期望。同时,这也意味着在会议上有专家直接给你免费做现场案例教学,讲解最前沿的研究和其可以改进的地方。这种第一手的科研教学资料是非常难得的。
通过总结观众对演讲人关于实验方面的提问,我们在自己后续的研究中,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完成相关实验或清楚地讲解相关实验内容。如果提问者能够更犀利地看出演讲人的问题,并提问者更好的想法,也可以为我们未来的实验方向提供新的思路,并避免走弯路。
2. 作为提问人:在报告结束后,明确自己的疑问或建议,迅速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并发言,这对于个人获取信息和组织语言的能力是一大考验和锻炼。同时,能够有一个一直萦绕脑中或者让你不问不快的问题,也要求你要全神贯注认真听取报告,在听报告的同时认真思索,提炼出自己的问题。其次,在提问前要先disclose(介绍)你自己,既让演讲人认识你,也让观众知道你,也避免任何利益冲突衍生的问题。这样,在提问的过程中,通过与演讲人的互动,大家可以相互认识并建立新的联系,加强日后的交流。一个好的提问,既可以促成一次难得的科研合作,也可以开启一个成功概率极大的招聘或应聘过程,有些博后和青年PI就是通过优秀的会议提问被招聘者盯上的。
3. 作为演讲人:为了在会议上获得最有效的反馈,需要将自己的报告内容不断进行精炼与提升。在做完报告之后,认真听取观众的提问。有些提问是对自己实验技术的疑问,说明自己讲解的不够清楚,下次需要加强;有些是对实验计划的建议,可以汲取他人的有益建议,并且抓住合适的机会建立合作;如果有的问题是不同场合不同嘉宾反复问的问题,则是自己急需改进或澄清的要点;另外,场下的观众中极有可能有未来文章或基金的评审人,能够当面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很大指导作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