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llbuc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buct

博文

研究生如何进入“福流(flow)” 精选

已有 14238 次阅读 2021-1-25 22:06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如何进入“福流(flow)”

  前几天,和一位学生在线讨论问题时,我感觉他对自己所做工作的兴奋和喜悦之情已经溢出了屏幕。要解决什么问题、实验设计和实施步骤、获得的数据、对应的机理机制以及下一步的打算,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平时和学生讨论,我会随时讲出自己的想法,但这次我没有打断他,而是静静地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讲完后,学生有些疑惑:“老师,您没有什么意见吗?”我说:“孩子,你讲得很自信、很兴奋,我不仅不能打断你,而且还要祝贺你进入了‘flow’!”

  什么是“flow”?“flow”是美国心理学家米哈伊·西卡森特米哈伊创建的理论。本文将采用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的翻译:“flow”——“福流”。

  “福流”是指自觉自发地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而强烈的兴趣,继而推动自己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完全沉浸其中的状态。

  西卡森特米哈伊认为,“福流”产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根据技能水平选择适合的挑战难度、建立明确的目标、提供及时的反馈。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如果导师能够创造一个环境或能引导学生自己创造一个环境来满足这三个条件,产生“福流”,那么学生实现个体成长与成才就会显得容易许多。

 

根据技能水平选择适合的挑战难度

  有人说,做简单的事肯定容易产生“福流”。但从西卡森特米哈伊建立的“福流”模型(图1)来看,事实并非如此。从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当人们的技能水平和面临的挑战难度相匹配时,才有可能产生“福流”。

  这点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如果我们做的事情难度太高,能力难以匹配,我们就会产生挫败感、恐惧感和焦虑感,不易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如果我们做的事情难度太低,全无挑战性,我们也会因为体验不到成就感而日益厌倦。

 

1.png

图1 “福流”模型

 

建立明确的目标

  “一个人活在世上,最可悲的就是没有生活的目标或不知道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的确,对学生的学习而言,也是如此。

  成长和成才是每个人的美好愿望,也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但它们并不是明确的目标。为什么呢?因为明确的目标应该具备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达成(Attainable)、相关(Relevant)、有时间限制(Time-bound)等特征。也就是说,过于远大的目标并不能成为明确的目标。

  所以说,一个明确的目标,必须经过理性的分析后制定,必须具体、可衡量、在限定时间内可达成,且与终极目标相关。

 

提供及时的反馈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如果长时间没有得到反馈,就容易产生自我怀疑,继而失去动力。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也是如此,需要经常性的及时反馈。

  这些反馈可以是看文献得到的验证,也可以是与同伴或导师的交流意见和建议。如果得到正面反馈,学生学习的动力会得到增强,兴奋度会继续提升,会更加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完成目标。比如我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经常提到的“成绩驱动”(阶段性成果发表),足以让学生得到积极的反馈。当然,反馈并非只能是正向的,因为如果得到了负反馈,也可以促使学生及时调整方案计划,向实现目标不断努力。

 

  所以,指导学生时,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引导其建立与其技能水平相匹配的工作目标,及时给予反馈,激发他们完成目标的兴趣和热情,提升自己的能力,调整前进的步伐。

  当一个目标完成后,可以在建立下一个目标时尝试更大的挑战,让学生感觉自己可以通过奋斗和努力逐步提升自己的技能,时刻充满热情和希望。

  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实现,一次又一次技能的提升,会带来满满的幸福感,更会催生出“福流”通道(图2),让沉浸其中的人感到自己距离憧憬的远方越来越近。

图片2.png

图2 变形后的“福流”模型——“福流”通道

 

  总之,一定要做自己擅长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事情。如果觉得这件事情挑战性太高,那么就根据自己的水平将终极目标进行拆解,制定明确的阶段性目标,通过各种反馈让自己坚持做下去,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技能水平,从刚开始的激发状态(Arousal)甚至是焦虑状态(Anxiety)进入“福流”,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模式。

 

参考文献: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928011/answer/46481876

https://www.jianshu.com/p/b0c9c480e5f6

https://www.jianshu.com/p/b0c9c480e5f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29566-1268952.html

上一篇:高校“青椒”教师如何做到教学、科研双丰收
下一篇:寄语研究生:3招教你高效利用时间!
收藏 IP: 101.38.149.*| 热度|

21 刘立 黄河宁 黄永义 周忠浩 郭战胜 柳林涛 郑永军 孟越 王庆浩 吴培楠 晏成和 畅智慧 高峡 王林平 宁利中 杜占池 彭真明 姚伟 郁志勇 梁洪泽 赵鹏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