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ronged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rongedu

博文

[转载]单系群、并系群、复系群概念的深入理解

已有 7516 次阅读 2020-12-11 16:22 |个人分类:摘抄|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对单系群、并系群、复系群概念的深入理解

作为生物学的分支之一,分类学的任务是将生物依据其特征分成不同的类群。然而,在演化思想被系统地提出之前,由于受物种不变论的影响,人们对生物的分类几乎完全是依据人为的需要,而非依据它们的内在联系。这样一来,很多类群可能仅仅是形态上相似,而亲缘关系甚远。

支序分类学(cladistics)则特别看重分类类群之内各个子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系统发育关系)。在支序分类学中,只有由某一共同祖先发出的所有后代构成的类群(clade)才是有意义的,其他类群都是没有意义的。为了方便地描述类群的性质,从而确定哪些类群是有意义的,哪些类群是不自然的,并对不自然的类群进行修正,单系群、并系群、复系群这三个概念便应运而生。

对这三个概念的定义,大致有两个版本:


Version 1

单系群(monophyletic group):依据共同衍征(synapomorphy)构建的类群。
并系群(paraphyletic group):依据共同祖征(symplesiomorphy)构建的类群。
复系群多系群(polyphyletic group):依据趋同现象(convergence)构建的类群。


这个定义是最本质的定义。它本身表达得已经比较清楚了,但是在分析具体系统树时,你会很烧脑。


再来看第二个版本:


Version 2

单系群(monophyletic group):包含一个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后代的集合。
并系群(paraphyletic group):包含一个共同祖先及其部分后代的集合。
复系群多系群(polyphyletic group):由一些类群组成的集合,但并不包含它们的共同祖先。

如图 1 所示:

图 1. 单系群、并系群、复系群的定义(英文见前文,引自 Campbell Biology)

这个定义把很多初学者搞得一脸懵逼。首先,什么叫「部分后代」?难道我在构建系统树之前,首先要发现所有的物种,否则就无法构造单系群吗?还有,什么叫「不包含共同祖先」?任何两个生物都应该有共同祖先啊。或者说,当一个单系群不包括祖先的时候,它就变成了复系群?此外,许多人不能很好地找到上述两个版本的概念的内在联系,这也导致了理解上的一大障碍。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几点。


第一,我们构建的系统树首先应该是基于我们的研究范围的,也就是说,我们只考虑我们所研究的类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而不考虑研究范围之外的类群。(具体研究范围是什么,很多文献书籍中不会说,可根据研究背景和上下文推断。如果没有说明,则默认是以生物界中所有已发现的物种或类群为研究范围)

比如说,在图 2 中 BCD 构成一个单系群。而当我们研究的范围不包括 C 时(想象将图中 C 的一支擦去),也可以说 BD 构成一个单系群。

图 2. 纯手绘系统树,后文将多次出现


第二,我们现在讨论一个生物类群是单系群、并系群还是复系群,是基于目前支序分类学中比较成熟的研究结果(系统发育关系已比较明确)来对过去(系统发育关系尚不明确)建立的类群进行评判。

由于生物的类群总是靠某些特征联系起来的(而不是无意义地将一堆风马牛不相及的物种放在一起构成一个类群),所以某个物种或子类群必须满足某些标准(或者说「定义域」),才能被划入某个类群。

比如说,「恒温动物」这个类群就只包括体温恒定的动物,而也只有满足这一特征的动物才能被归到这一类群里面来。

而我们用新的系统发育关系来检验这个类群,就是要看所有符合该标准的子类群是否构成单系群。那些不符合标准的类群则应该排除在外。现在我们知道,恒温动物是由鸟类和哺乳类这两支单独发生(趋同)的,而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任何共同祖先完全都没有这个特征。

因此,尽管鸟类和哺乳类可以靠共同祖先联系在一起构成单系群,但「恒温动物」这一类群却不可能包括它们的共同祖先。

所以「恒温动物」实际上是复系群。


第三,祖征和衍征的概念是相对的。

假设一些类群及其最近共同祖先都具有某一特征,那么如果说该特征是共同祖征,那对应的衍征又是什么呢?显然没有。所以这种每个后代都具备的特征只能是衍征,而其对应的祖征出现在更原始的祖先,即外类群中。

而那些只有部分类群及其共同祖先具有的特征,可能是衍征,也可能是祖征。对于那些不具有该特征的类群,显然这是它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衍生的结果,所以对于它们来说(将其他的类群都看作外类群),这是祖征。这样的「可能是祖征,也可能是衍征」的特征是不能用来建立单系群的,它往往是那些具有该特征的类群的共有祖征(即只能建立起并系群)。


第四,只有有根树的系统发育关系才是明确的。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建树的过程。仍以上述系统树为例,假定(图 3):

图 3. 假定的性状状态

若仅根据这两个性状来构建系统树,则可以知道,A 与 (BCD) 在性状1发生分歧,D 与 (ACD) 在性状 2 发生分歧。由于不知道 0 和 1 哪个是祖征,哪个是衍征(没有提供外群),因此无法知道它们的共祖近度,也就无法确定系统树的「根」。如果我们假定一个根,我们可以把它画成(图 4):(仅以两个为例)

图 4. 假定一个「根」后,系统树的可能情况

那么到底是 BCD 构成单系,还是 BCA 构成单系?无从得知。而当根一旦确定(此时祖征和衍征确定了,共祖近度也出来了),就很明显了。比如说,在之前那个图中,显然是 BCD 构成单系。所以,支序分类学中要想进行具体的亲缘关系讨论,一定是放在有根树中的。

现在以前面那个有根树为例,进行讨论:(图 5)

图 5


1. 单系群(monophyletic group)和并系群(paraphyletic group)

图 6

如图 6,假定已经确认,这四个类群的某一祖征为 X1,但是在 B 和 C,其被衍征 X2 所取代。这样一来,「具有特征 X1 的类群」(包括 A 和 D)就构成了并系群,因为它是依据共同祖征构建的,而不是依据共同衍征构建的。也就是说,祖征在不同的分支中被选择性地保留了。而衍征(如果没有进一步被替代)不可能这样,因此由衍征构建出来的就是单系群,就像「具有 X2 的类群」(BC)一样。(定义版本 1)

如前所述,作为祖征,必然有与它相对应的衍征,而那些由衍征取代祖征的子类群(本例中的 BC)却无法被包括在里面。因此定义 2 也对。

举两个例子:

第一,从目前的 APG IV 系统来看,Cronquist 系统中的“双子叶植物”就是并系群,它们是除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外的很多单系群(无油樟目 Amborellales、睡莲目 Nymphaeale、木兰藤目 Austrobaileyales、木兰类 Magnoliids、金粟兰目 Chloranthales、金鱼藻目 Ceratohyllales 和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分别保留祖征的结果;【顺便吐槽一下,APG 系统出来都 20 年了,现在都是第四版了,为什么中国大学教材还不采用呢?】

图 7. APG IV系统发生关系示意图(引自Botanical Journal of Linnaean Society, 2016)

第二,爬行类也是并系群,因为鸟类不具备形态学上爬行类的一些祖征(但有其他的共同衍征),所以被排除在外了(实际上鸟类与爬行类的鳄目是姐妹群)。这种排除从支序分类学的角度看,是不可取的。


2. 复系群(polyphyletic group)

图 8

按图 8 的假设,显然 AB 的 X2 性状状态是趋同演化的结果,它们没有任何共同祖先具有 X2 性状(这与单系群和并系群都不同),因而「具有 X2」这一类群是复系群。由以上的两个描述可以看出,两种定义都是对的。(第二种是第一种的推论)

举个前面已经说过的例子,「恒温动物」是复系群,因为鸟类和哺乳类分别独立地发展了恒温的性状,这种性状从未在它们的共同祖先中出现过。


最后,用一张图进行总结:

图 9. Summary(重制版,原图字丑且糊 qwq)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这张图(图 10),是不是清楚多了?

图 10


后记

本文是我在准备全国竞赛时写成的,当时也在网上查过很多资料,遗憾的是,苦苦搜寻一番后,并没有任何资料将这几个概念区分得很清楚,更多的是一些概念的拼凑。于是,我根据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结合一部分文献资料(如《普通生物学》和 Botanical Journey of the Linnaean Society 上有关 APG IV 的内容),写成这篇文章。

鉴于本人理论水平十分有限,文中如果出现错误,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FRAGMENT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74401238?from_voters_page=true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54407-1262078.html

上一篇:[转载]关于单系、并系和复系
收藏 IP: 202.101.7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