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按:这是本人写的,已发《中国研究生》2020年第2期。]
我作为“面试官”,参加考研面试近十年了。坐在面试现场,有时候我感到“忍无可忍”。很多“面经”都说要注重穿着和礼貌,但这些经验都只是“大路货”。让“面试官”感到“忍无可忍”的,究竟是什么呢?
简历上堆满了各种活动
走进面试现场,你拿出一份简历和一叠证书。简历的内容非常丰富——“会修自行车”“参观杨浦区敬老院”“担任吃货部落店长、密室逃脱解说员、课外辅导教师”。然而,你罗列的内容越多、越杂,你就离读研梦想越远。“面试官”会想:你是在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吗?你到底有没有恒定的兴趣?这些兴趣和你报考的专业有什么关系?你到我们这儿读研,会不会也这么“忙”?你做了这个、做了那个,但哪一个是能够把别人一下子比下去的“拳头产品”?
如今研究生导师面临着很重的科研压力,研究生也有毕业要求,比如在SCI刊物发表论文。换而言之,做科研才是导师看重的。你的简历上列出了参加的很多活动,这是院系研究生工作组组长乐见的——他/她需要你充实研究生团学联。但很遗憾,他/她不在面试现场。
每个人都可以保留自己的爱好,但把自己的爱好拿出来“秀”,得看场合,在什么山上就得唱什么歌。比如,我写博客获奖,并在报刊杂志发表160多篇通俗文章,这些“成绩”对我申请我们学校“网络育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绝对有加分作用;然而,我绝对不会把这些信息展示在我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中,因为评审人会想“这家伙不务正业”。
所以,想一想“面试官”看到你的简历时的感受吧。你参加“挑战杯”或者“互联网+”大赛获奖,OK!你获得你们学校“学术之星”称号,OK!你参加你们学校科创项目,OK!你担任你们学院团学联副主席,OK!但不要什么内容都往简历上“倾倒”,那会给人一种“该生兴趣爱好太广泛、不自信(需要用大量外在的东西来证明自己,还生怕别人不知道)”的感觉。
英语面试回答不对路
英语面试往往包括英语自我介绍和“看图说话”。很多学生都看了网上的“自我介绍”模板,像背书一样脱口而出。然而,有的学生“自我介绍”的表现让人感到忍无可忍——就像开无轨电车一样,一个劲地说下去(把后面本该在专业面试中用中文回答的内容也说了个遍),或者转而介绍起了自己的家乡、自己所在的大学。
考生“看图说话”的表现也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抽到一张图,想一想之后,能够非常流利地讲出来。而有很多考生一上来就说“这张图显示了……”,说了几句话之后,竟哑口无言!这时,我心想:肯定“挂”了!
亲爱的同学,你觉得老师是想让你精确描述这张图吗?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描述这张图,那么你讲几句就讲不下去了!“看图说话”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你能否用英语流利地说上三分钟,基本意思清楚,有些逻辑。图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一个让你说话的“由头”,你不能机械地说“这张图显示了……”。
讲述话题要从宽广(背景)到具体(图、事),再到宽广(展望)。比如一张图显示一座城市充满雾霾,行人纷纷戴上口罩。你首先要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大气中的污染物包括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颗粒物等。”接着,说到图——“这张图显示的,就是大气中充满雾霾。”然后,你可以简短地说雾霾是什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怎么治理。最后,你展望说:“这就是我要报考环境专业研究生的原因——我要开发催化剂脱除产生雾霾的气态污染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当然,你也可以换一种开头:“亲爱的教授们,你们感受到城市雾霾了吗?我感受到了!我所在的城市每年到了冬季,就会有雾霾,路上行人纷纷戴上口罩,就像这张图显示的那样。”然后,你简短地讲述雾霾的成因、危害、治理,最后说:“雾霾只是环境污染的一种,还有很多别的环境污染,需要我们来治理,这就是我考研的原因。”
没做过科研或者回答不出实验细节
每年我参加本科生“夏令营”面试、“九推”面试、考研复试,看到脱颖而出的是那些参加过科创项目的甚至发表过论文的学生。他们展现出超过同龄人的学术成熟度。而在面试之前没有做过科研的学生,会吃大亏。
这么说,并非意味着你发表论文才能通过面试。有的学生拿出论文,但这样的论文只是发表在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的中文期刊,而且论文只是介绍、综述性质的,没有创新性。还有的学生拿出专利,但专利内容和所学专业没有关系。也有的学生虽然说出自己做了什么科研,也拿出了论文,但老师仔细一看,发现该生的名字出现在论文作者名单的后面位置(即不是主要作者),而且该生也说不清楚自己在这篇论文中的贡献有多大,甚至回答不出关于实验细节的问题。这就会给“面试官”不良的感受——如果你没有做过科研,那就诚实地说你们学校条件有限,你没有做,但不要虚夸嘛。
缺乏情商,出言不慎
曾经有一位考生参加我们系组织的“夏令营”,拿到了专硕预录取。但她想“晋级”学硕,就再次到我们系参加了“九推”面试。面试前,她和我见了一面。我对她说,如果她能够通过面试,那么欢迎她跟我读研究生。我一再强调,面试是我们系统一组织的,导师不能和学生“私相授受”,师生关系要在学生正式入学后才能确定。在“九推”面试现场,当一位考官问她“对什么专业方向感兴趣”,她回答:“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感兴趣,马老师已经同意接收我读研了。”听到这儿,我浑身不自在。学生入学前,我没有权利“接收”考生;她这么说,使我有了“徇私舞弊”的嫌疑,而其他考官会想这位学生为什么不跟他们读研。
给考生的寄语
讲完考研面试的四大雷区后,我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些心得。
准备面试就意味着自省你是谁,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将来准备干什么。换而言之,要梳理清楚你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使你更好地认识自己。
面试前和潜在的导师见面,这没有错——你不但需要“推销”你自己,还可以从师生对话中了解老师的一些倾向,比如更喜欢学术型的学生,还是喜欢那些活跃的学生。如果他觉得你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那么他更加愿意报名当“面试官”。然而,你不可以给老师送茶叶、烟酒之类的礼物,因为那将把老师置于违规的境地,也会给其他考生造成不公平。
参加面试要有信心。虽说考研复试是“差额录取”,但到了现场,你会发现有的考生弃考,这就增加了你被录取的概率。面试结束后,有时候院系还能从研究生院争取到额外的名额,或者会打电话问你是否愿意接受调剂。因此,你要沉得住气,坚持到最后。
面试通过后,可以联系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相关文献,为入学后做科研打基础。虽说有些院系师生关系是在学生入学后确定的,但如果你进校后再找导师,就会发现自己只能找那些“挑剩下来”的导师了(很多学生已经“捷足先登”)。
最后,如果本科期间有什么心愿未了,那么就在本科期间完成,而不要拖到读研期间。比如,如果你认为大学英语六级或者雅思成绩很重要,那么就应该在读本科期间搞定。如果你研究生毕业后想就业,那么就应该在大四下学期和本科毕业后的暑假参加企业实习。现在读研时间很紧,上课、做科研、写毕业论文和实习、找工作时间冲突,因此你需要未雨绸缪。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