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baryo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albaryon

博文

我与SCI的爱恨情仇 --由《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引发的回顾和思考

已有 9611 次阅读 2020-2-25 14:35 |个人分类:评价体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CSF, SCI, ESI, 高被引, 评价体系

和之前破四唯还是五唯的时候一样,《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出台引发学术圈内外广泛的讨论。也引发了我对SCI的回忆,流水账成分居多,所以先简要说些正经的看法,比较散,没有逻辑,就是罗列下,有些也参考了其他人的看法,在此就不引用了。

1.      我一贯反感拔尖精英,这次疫情就是很好的体现,平凡的人给我们最多感动,但不应该只是口头停留在感动上,而是平时就把扶持精英的资源给兢兢业业工作的普通人,让大家都能安居乐业。

2.      也许资源并不充裕,想集中到少数精英身上,所以无论各种职称、帽子、评奖、大项目,其实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争资源、争利益,或者有话语权进行资源分配和利益交换。原罪不在SCI,而是评价标准体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利益争夺。

3.      如果职称、帽子只是学术荣誉,奖项不是自吹而是被圈内外认可的一种方式,大项目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而不是为了名利,那么评价标准体系只需要把混日子的人挑出来就够了,不用承载拔尖和分配利益的作用,也许更能回归平和的本源,减少急功近利。

4.      评价指标应该多样化,一切应该公开透明,对评委也要有诚信和评价系统,被评价的人也应该有权参与制定标准,并有权了解评审过程信息,而不是简单被告知结果。

5.      以前全用SCI评价(其实背后还有评委的作用),现在突然一夜变了天,从以SCI和ESI为荣变成为耻了,那么以后靠什么?靠评委?如果没有合适的机制,又将是好心办坏事,评委的影响越来越大,全靠搞定评委,那更可悲。关于要求发表国内期刊文章,我也持同样的观点,国内期刊权力更大了,更需要关系才能发表出来。希望实践证明我是错的。

 

上面说的可能太笼统也太理想了,现在言归正传,谈谈我与SCI的爱恨情仇。先说一句,也许是工科思维,我一直很讨厌写文章,喜欢做实事,所以我写文章从来都是被迫的,哪怕到了后来我知道写文章是有好处的。

上学期间都没听说过SCI,毕业有文章要求但并没有要求英文论文,因从我也没写过英文文章,毕业时写了5篇中文期刊论文,毕业后又写了1篇相关的,共6篇,我自己认为已经很多了。

博士后期间有论文要求了,而且好像得有EI收录。我在博士后期间发了2篇中文期刊论文,为了满足EI收录要求,被迫第一出国参加国际会议,06年发了人生第一篇英文会议文章。

出站后很快就是评副教授,好像当时也是EI收录即可,忘了要求2篇还是3篇,我以为自己不满足要求都已经打算放弃了,被学院书记逼着去图书馆查收录,没想到居然够了,此时是07年。

这之后参加过多次国际会议,发了不少英文会议文章。那时隐隐开始听说SCI了,但不知道是什么,自己也漫无目的投稿了英文期刊文章,很可惜被拒了,也就懒得写了,直到09才发表了第一篇英文期刊文章,但那时很多人还一篇SCI文章也没有。很可惜,虽然10年左右SCI开始被重视,那时我依然对写文章很反感,对英文文章更是厌恶,觉得文章就是破纸没有实际用处,所以后面也没再写。直接后果就是,当时再多凑1、2篇SCI本来12年可以轻松评上教授,结果直到18年用10来篇SCI才勉强评上。在此过程中我对文章、SCI和ESI的认识和看法都有所改变。

首先,虽然在浮躁的社会风气和不理想的评价体系下,不少人写文章其实是灌水,但如果能守住平常心,其实写文章对科研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文章写作、评审和发表的过程是整理工作和思路的机会,锻炼逻辑和表达能力,也会发现有哪些不足,尤其是回应审稿人意见的时候,往往能够促进研究更为深入;另一方面,是一种成果宣传方式,让圈内认识了解自己的工作,也是和同行交流的一种方式。

其次,终于知道SCI是什么了。就是个数据库,把它收录期刊的文章索引进去,并且记录文章之间的引用关系,最直接的就是可以给出文章的被引次数,在没有人为有意图制造引用的情况下,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出研究工作受关注程度和科研水平

最后,很搞笑的是,我从讨厌写文章、SCI盲、ESI盲,现在好像突然变成专家了。CSF不小心变成了ESI高被引,也让我知道定义是某个领域引用在前1%的文章,而且了解了ESI的规则和猫腻。这个大家可能更关心,我稍微详细点介绍下心得:

1.      ESI高被引对不同领域都有阈值,超过这个阈值即成为ESI高被引论文。不同年份发表的文章阈值不同,发表时间越长阈值越大,而且只算发表时间10年内的文章。

2.      阈值每2个月更新一次,当月公布的阈值引用次数计算截止到前3个月,例如今年3月份更新阈值截止到去年12月份的引用次数。

3.      由以上规则,文章在年初发表被引用的机会更多,而且第一年阈值通常在8左右,所以如果能找熟人或者借审稿的机会逼别人引用,那么第一年相对来说很容易就可以成为ESI高被引文章。当然不能把所有第一年的ESI高被引文章一棍子都打死,但我觉得相对来说,逐渐被重视,引用逐渐增多,经过几年积累成为ESI高被引的文章相对来说可信度更大一些。或者更科学一些,看引用年变化曲线,逐年升高显然最好,逐年升高再慢慢变低也符合规律,如果第一年很高后面直接断崖可能就要审视一下了。如下图,CSF 2016年发表,第一个引用是2017年总10多次,2018和2019都在30多次,2020年目前接近10次。

4.      另外看一下大概自引比例多大(适度自引是正常的,因为工作本来就有延续性,而且也表示对自己工作的肯定,自己都不肯定自己,还能让别人相信你吗?),再看一下引用来自多少国家以及本国引用比例多大(例如有些国内学者的高被引论文80%甚至90%来自国内的引用,其他国家寥寥无几,不能说这样一定有问题,因为有可能做的就是国内相关的事情,国人很关注但老外不在意,但引用国家更多相对来说受认可的程度应该更高些)。如下图,CSF引用共来自34个国家,国内引用比例在50%多一些,可能也不算低。

5.      看一下引用来自哪些学科或领域,可以作为该研究受众面的判断。当然,也并不是说受众面广的研究就一定更好,也许有些研究受众面很窄,但对特定领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如下两图,CSF引用来自31个学科和23个研究领域,我没有和其他ESI高被引文章比较过,但我相信应该是受众比较广的,也符合我们研发CSF时的初衷,降低算法使用门槛,让更多非点云专业人士也能用起来,推动点云在更多行业的应用。

前面对ESI分析了很多,一方面是为了吹CSF成为ESI高被引实至名归,也想说自己还是有偶像包袱的,虽然对ESI已经比较了解,也会努力宣传自己的成果,但不会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去制造。另外也想说,不要因为工科是只会搞技术就当成傻子,所谓的科学问题只是不感兴趣而已,如果想玩一样能玩好,虽然明知道现在的评价体系偏向科学而对技术很不利,但也并不因此随波逐流。还是像前面提到的,社会有分工,评价指标也不应该单一化简单化,这种只是懒政和无能的表现。

但更重要的是想说:如果想拿什么东西作为评价指标,那么就应该对这个东西进行深入的研究,知道怎样才能真正达到评价目标,真实反映被评价成果的水平。以ESI高被引为例,就是说不能只简单看引用次数或者是否ESI高被引,这种也是懒政和无能的表现,如果停留在这种水平,无论SCI、ESI还是新提出什么评价指标,都只能流于形式,不能达到真正的评价目的,然后一夜之间全盘否定,再全靠评委“道德的血液”。



论文与评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54721-1220321.html

上一篇:CSF用于单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点云地面滤波
下一篇:仪器设备采购报销流程及研究生补贴发放问题吐槽
收藏 IP: 114.255.218.*| 热度|

14 郑永军 靖常峰 王从彦 曹俊兴 马军 周忠浩 向峥嵘 蒋刚彪 李斐 吴嗣泽 帅凌鹰 高江勇 霍天满 宋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