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写了一篇博文,表示赞同浙大为博导硕导办求是学校的做法,因为此前我也写过另一篇博文,培训导师。我早就说过,中国的导师是自信满满的。导师的话,研究生哪敢不听。在国内,想换一个导师,还是比较难的!
假期在韩国开会,与自己的导师有长时间的机会聊一些非学术性问题,当然也涉及到研究生的指导。他已经指导出了两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他告诉我这即简单又复杂,孔子几千年前就给出答案了:因材施教。我想,这的确是最好的答案。
但说实在话,这很难做到。有些学生需要耐心的指导;有些学生只需要大方向的把握;有些学生更需要鼓励;有些学生可能更需要压力......我只能说尽力。
不过,我觉得美国人编写的一本书中提到的方案更加可行一些。我曾在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呆过一段时间,这个实验室被誉为分子生物学的圣地和生命科学的摇篮,也以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出名。实验室的出版社有一本书(At The Helm: A Laboratory Navigator ),书中提到1/3原则,也就是说总会有1/3的研究生是不怎么优秀的。如果导师决定以研究为主,可以放弃这1/3的研究生,just let it be。 如果决定以教为主,则你可能需要花2/3的时间用在指导这1/3的研究生身上。
当然,如果导师既不以教为主,也不以研为主,那就另当别论了:-)
据说有一个调查,北京各大学的研究生导师中,有一半对研究生的质量和水平不满。我想,也可以对研究生进行一个调查,有多少对导师是满意的。
是故,我写这些博文,并不想扫科学网导师们的雅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