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tians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tiansheng

博文

[转载]阚知:难忘故道风情歌

已有 5471 次阅读 2019-8-6 22:48 |个人分类:那年那月|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阚知;回忆 |文章来源:转载



 阚知先生的文章我爱读,有文采,有思想,有生活,诸位先生、女士不放一览。




                                 难忘故道风情歌

黄河流经的土地,必带有黄河的烙印,即使它改变了原来的流经,不变的是它固有的风情。所谓“风”,即气候,所谓“情”,就是一些习俗,流传于人们口头上的种种歌谣,都是故道风情的浓缩体现。

 

故道牛歌

在黄河故道,凡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对使用耕牛时的“打唻唻”(同音语)记忆犹新。现在细细想来,其实“唻唻”就是对牛唱歌。从童年时代记起,每到耕耘季节,广袤的田野里,总会回响出一种婉转悠长的曲调,时而融进晨雾,传得好远好远;时而裹着炊烟,萦绕在村寨周围。几十年过去了,纯朴憨厚的家乡父老,双脚叉开,站在耙上,身子稍稍后仰,一手扯绳一手扬鞭,悠然自得,引颈高歌的姿态,至今还牢牢烙印在我的记忆里。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淮北农村,几乎家家都还养着耕牛,耕牛拥有多少,甚至成了当时贫与富的一个重要标志。每年的春耕、夏种、秋收,耕牛都是少不了的“排头兵”,晨曦破晓下地,日落西山方归,默默无语地伴随着主人,走过辛勤的岁月。

每个使唤牲口的农民都会对牛有种特殊的感情,不知什么时候起,这种感情逐渐演变成语音流露出来。儿时我们搞不懂,为什么人们在犁地、耙地时,都会扯着缰绳大声唱着各种曲调的“唻唻”:“噢——呵唻唻……呦儿——喓喓……驾!”,节奏听起来好像是唱歌,但又似乎没有歌词;声调异常优美,可又无法谱曲传唱。黄河故道,空旷辽阔,牛歌随着晨雾传得很远,儿童们时常在睡梦中被牛歌唤醒,纷纷挎上粪箕,跟随在木耙后,一面拾柴草,一面享受牛歌的快乐。当时,我也曾好奇地追问过大人“你们唱这,干啥?”,得到的回答是“这样可以让牛高兴,干起活来不觉着累……”。至于为什么不累,没答出个所以然。

后来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方才知道,牛歌的来历有三种传说。一从科学角度讲:牛是有灵性的动物,喜欢优雅舒缓的音乐,歌声可使牛的脑激素产生快感,从而增添活力和动力,真正是“不用扬鞭自奋蹄”。

二从人与牛的交流上说,这是呻吟声的拉长和延续。鞭子抽在牛身上,其实疼在人心里,于是“哎……依……呀……哟”地哼哼,与之产生着共鸣,意思是:老牛你别怪,打你是无奈,都说哼声能解疼,我替你哼哼……,这大概就是当初的歌词吧,久而久之,这种低沉的叹息逐渐变成高昂的曲调。

也有人说,黄河故道地域开阔,使牛人影单身薄,为了排除寂寞,只好以牛为伴,与之说话,鉴于语音和节奏方面的障碍,人们便随心而唱,哼出牛歌。我在下放时,曾专门找几个“老把式”唱给我听,可他们说,不在耙上,找不出感觉……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

 

故道货郎歌

50年前的黄河故道,路少人稀,商贸极不发达,买个针头线脑,也得跑好远路进城去,货郎担便成了当时商品交流的一个主要形式。

“进了庄,先摇鼓,招来姑娘和媳妇,你们脚小难行走,我送货物到门口”(后来改成“平时你们难出门,今天我来可特殊”)在家足不出户的妇女和圈在身边的小孩子们,只要听到货郎的招呼和“嘣嘣”的摇鼓声,立即心就痒痒,一边竖着耳朵判断担子的远近,一边用眼睛在旮旯里四下打量,找点破铜烂铁、鸡毛鸭毛之类的东西,从货郎担上换取自己所需要的物件。

“破铺襂,烂套子,小孩袋的破帽子,穿毁了的袜腰子,带毁了的手套子,都能拿来卖钱”。从这些吆喝声中就可知道,以前的货郎挑,收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一来自己是小本生意,没有多少资金铺底,二来那时农民也很穷,家里几乎没什么可淘汰的破烂。三来当时的主要形式是“以物换物”,例如“乱头发,塑料底,鸡毛鸭毛牙膏皮,都能拿来换针换线,换卡子换别针……”一个“换”字,道明了交易方式。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嘎巴脆”和“泥叫叫”,嘎巴脆是一种吃的东西,形状好似油炸的江米片,泥叫叫是用黏泥做的玩具,染着红绿颜色,内含一截芦苇,能吹响。“嘎巴香,嘎巴脆,嘎巴好吃还不贵”,“泥叫叫,叫叫泥,大人不买小孩急”。一听到这喊声,我们就急得团团转,到处寻找破烂,想获个“口福”,有个邻居小孩,实在找不到头发、烂铁,竟把他爸正穿的带个小窟窿的旧鞋拿去换吃,结果挨了一顿好打。

有时收不到破烂,货郎挑就把目光盯在女人身上,他知道女的多少有点支配金钱的能力,“没破烂,不要紧,拿钱来买也是理,木梳子,铜顶针,小圆镜,胭脂粉,扎头绳子橡皮筋”。他吆喝出来的东西基本都是些女人最喜爱的,最具有诱惑力的,于是妇女和儿童纷纷围在货郎挑前,讨价还价,构成一幅人物风俗画卷。

当年的货郎担品种繁多,几乎包罗所有的生活用品,甚至连常用的药物他们也代捎,“头疼发烧,阿司匹林一包,多喝开水,少吃辣椒”,不仅为偏僻的乡村带来所需的货物,也带来各种新奇的见闻和传播一些科学知识。这在商品流通极不够发达的黄河故道地区,有着很积极的意义。

 

故道送灯歌

结婚的第一夜,新房里的灯是不能灭的,必须通夜长明。长明,谐音“长命”,寓意: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子孙旺盛、烟火不断。黄河故道由于空旷、静寂,常年被风沙围困,夜点长明灯的做法,显得比其他地方尤为重要。

长明灯一般是由婆家嫂子傍晚送进新房中,灯要拴红布条,贴红喜。送灯时,口里要唱灯歌,一般歌词是这样的:“一进屋,黑荧荧,我给新人来送灯,金灯对银灯,瓦屋对楼棚,十八的大姐配学生……”暗示这门亲事门当户对。还有的灯歌更有趣:“一进屋,黑荧荧,我给新人来送灯,新灯放在银台上,银台放到柜当中,八仙桌子对斗椅,十八的大姐陪学生,今天晚上搂着睡,办事也得点着灯……”。这里的“办事”是指夫妻生活,颇有点性启蒙的味道。还有的富贵人家,借送灯赞美新娶的媳妇,例如“端着灯,跨门坎,我来看看新人脸,掀开蒙头仔细看,眉毛描得细又弯,细又弯,弯又细,新人一辈不受气,粉白脸蛋赛银盆,女婿就爱这个人……”。

有的时候故道天气不好,风大,灯易灭,进屋后要重点,这时嫂子拿出火柴,一边点一边唱:“火柴头子挂黑星,俺给新人点新灯。点新灯,照新房,照照新人啥嫁妆,双桌斗椅巧八件,还有立柜并板箱……”。嫂子是最能挑理的人,借此清点一下嫁妆,如果陪送的东西多,嫂子高兴,还可以继续接着唱,“红衣架,三条腿,陪个铜壶带着嘴……”;或者“黑色敞盒啥都有,放在这里任你瞅……”。如果陪送的少,嫂子也可含蓄数落几句,什么:“麦子多怕胎里旱,人们就怕老来穷,嫁妆多少您俩过,就怕来日苦相公……”唱完嫁妆后,嫂子要告辞,最后玩笑几句:“点上灯,俺就走,新房就剩您两口,随你亲,随你搂,别忘犁地带下种……”。

砀山有的地方,送灯时要捎带枕头,一般都是表嫂送,俗话说:“表嫂进洞房,家常话短,裤裆话长”。她也唱歌,歌词是:“两个枕头溜溜园,一个石榴一个莲,女枕石榴多生子,男枕莲花会爱怜,两个枕头并一起,生个小子中状元。状元爹,状元娘,我是状元的二大娘。”虽是送灯,实际与灯没什么关系,倒是枕头的词多。

祖上留下的规矩很复杂,却也有趣。有的年龄稍大一点的嫂子,还要替新人铺床叠被祭床神,唱的歌词更怪:“床公床母一对神,您家来了有福人,也穿金来也穿银,带来儿女一大群。出嫁衣裳床头搭,明年就是孩他妈,一年一个两年仨,三年过来一铺垃……”

总结送灯的意义,它包含有多子、长命的祈盼,对新人脸面及陪送嫁妆的好奇,还夹杂着朦朦胧胧的性教育。

 

故道夯歌

久居黄河故道的人都知道,高高的河床,厚厚的床垫,貌似敦实,其实都是上游冲积下来的沙质土,营造宅舍,为求根基稳固,必须要在地槽中行夯。所谓的夯,就是在一块比较方正的石礅上绑根木棍,一人把持,四边栓绳由众人拽拉,齐心合力地将石夯悬空抬起,然后狠狠砸下。打夯是重体力劳动,一般得56人操作,动作要协调,使劲要均匀,这就要求持夯人喊着号子,久而久之,就拖音成了夯歌。

夯歌是喜歌,主家建房,增物添人,邻居帮忙,热闹融洽,歌词自然都是些欢快诙谐的语言。我第一次听到夯歌是在下放期间,本来不足二十岁的毛头小伙,人家不会让我扯绳的,但鉴于我是东家(给知青盖房)又主动要求锻炼(难得脱胎换骨),于是得到应允。谁知上阵后,险些出事,主要是我不会使力,忽大忽小,把石夯拽得偏离线路,还差点砸着持夯人的脚,倒是刘二叔的夯歌把我渐渐引上正道。我隐隐约约记得有这么几句:“下放学生,悠着点呀,这样下去,太危险哪!我声高了,你使劲啊,我声低了,松口气呀……”

到后来,我关注故道文化,曾多次回到下放地点,专门找刘二叔询问夯歌的起源。他说:只知道是老辈传下来的,绝大部分都是临时现编,根据当时情况,押韵顺口就行,但有一点,必须简洁,让人听了明白,你现在让我喊出来,记不住多少了……。根据他的零星回忆,我归纳夯歌的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

一,说明行夯意义。你例如:“拉起来吧,我的伙计——嗨哟!(第一句一般都长,留个准备),众哥们呀——嗨哟,把绳攥呀——嗨哟,打好夯呀——嗨哟,好排碱呀——嗨哟,东家盖屋——嗨哟,他喜欢呀——嗨哟,咱们干活——嗨哟,也坦然呀——嗨哟……”

二是给土地爷打个招呼。行夯人大都迷信,“太岁头上动土”犯忌,于是通过夯歌释然心理压力。例如:“土地爷呀(后边都有应声,以下省略)你别怪呀,刚才放炮,把你敬呀,赶快挪窝,一边站呀,免得我们,把你踹呀,太岁头上,动了土呀,要怪你就,怪房主呀……”

    夯歌,各地都有,但黄河故道上的夯歌,除了要给土地爷打个招呼外,还要给龙王爷打招呼,你例如,夯下的土越砸越泡,一遍两遍不起作用,持夯人就明白龙王爷怪罪了,抛几片鱼鳞在那里挡住,于是高声唱道:“东海龙王,离得远呀,鳞片松了,不怪咱呀,东家你要,拿瓶酒呀,洒在槽里,它就走喽……”

三是指挥打夯人协调动作,这在夯歌的比例中,占有很大成分,也的确实用。例如:“东南角呀,你偷懒呀,看看这夯,有点偏呀,西北角呀,少用劲啊,留出一点,给弟妹呀……”。

第四,就是娱乐型的荤段子,没什么意义,一些老手凑在一起,夯眼的排列顺序大都熟悉,哪里该轻,哪里该重又都明白,不需持夯人用夯歌交待,于是就设法热闹,省的在烈日下烦躁。例如:“叫小二呀,不要躁呀,晚上回家,你再糙呀,先亲嘴唇,再蹭身呀,老婆脚丫,任你啃呀……”。

夯歌,实际就是劳动号子,特别是在旷袤的黄河故道上,老是重复某一个动作,自然而然地就要哼出节奏,舒展内心的闷气,持夯人通过随时填词的方式,逗起大家的兴趣,引导大家动作一致,即保证了安全生产,又缓解了心身疲劳,还传播了劳动文化,可谓一举数得。

 

故道迎轿歌

迎花轿的确是件磨人的活,小时候连我们这些爱看热闹的毛头孩子,有时都替迎轿人着急。花轿来到庄前,抬轿的要停下来休息,等待新郎家来人领路,新郎家要派出嫂子辈的人前往,客气几句后,就要起轿,迎轿人面向花轿,踮起小脚,走一步,退两步地来回折腾,看似走得挺有劲,实际只移动了很短距离。迎轿的关键是步伐,这个节奏一般人很难掌握,所以在庄上真正能够胜任的寥寥无几。

迎轿时还要唱迎轿歌,一来是给自己走步退步打着拍子,二来如此漫长的过程,总不能光是低头扭腰地走路吧,总得有点话头说说吧,于是便哼哼叽叽地唱起来,大多数都是重复前人唱的歌词,有能耐的也可现编现唱,归纳所搜集的迎轿歌,基本都是“六字+七字”模式,这即符合走路的节拍,也有快板的韵律容易上口。我记得迎轿歌最常说的是这么几句:“xx家(xx指新郎的名字),我见过,不高不矮的细条个,柳叶眉、樱桃口,停下轿来瞅一瞅……”。于是大人小孩都凑着围上去,掀开轿帘看新娘子的模样是丑是俊,是否跟迎轿人夸得一样,这即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又达到了停轿耽搁时间的目的,这是第一停。

走一段路后,还得设法停轿,就得在轿夫身上打主意,于是迎轿的人又唱:“新媳妇,真是新,两个奶子有半斤,顶着袄,顶着襟,顶得轿夫乱了心,我劝轿夫放下棍,正儿八经过眼瘾”。这时抬轿的知道该歇歇了,就主动放下轿棍,喝茶吸烟,巴不得你停得时间长呢,这是第二停。

离家远点的,还要有第三停,第三停要让吹唢呐的主动。迎轿人于是唱道:“小喇叭,你莫吹(催),东家忙得满头灰,又杀猪,又宰羊,又摆果子又摆糖,你在这里喘一喘,俺去派人端果钱”。至于端没端果钱,反正小时候的我们很少见到,更不用说能吃上了,不过喇叭停吹倒是事实,递上两包烟也常见到。

黄河故道系水属阴,尽管结婚是件喜事,但主家也是怕阴气冲袭,于是要求花轿在进庄前三起三落,起轿落轿都得放炮,借助声响的震慑作用驱阴避邪。迎轿,名义上说是尊重女人,出门相迎,实际上是栏道,阻隔阴气入宅,怎样寻找落轿起轿的理由,就得由迎轿人来想法完成,于是迎轿歌就紧跟着诞生了。

如今的黄河故道,大型器械已替代耕牛的劳作和人们的憨力,牛歌、夯歌几乎绝迹。现代化的结婚礼仪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根本不再需要油灯和花轿,迎轿歌和灯歌也许只能存在“地方非遗”的某个页面上,电子商购的兴起,使青年人足不出户,懒得逛商场和超市,更别说听到货郎歌了。但我仍喜欢这些故道歌,它会向后人展示和证明:黄河故道曾经有过这么一段历史,我们的前辈也曾这么聪明和智慧过。

安徽砀山果园场 阚知(1385578783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0922-1192723.html

上一篇:[转载]阚知先生的征文新作
收藏 IP: 223.215.11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