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教什么?
说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不会否认,孩子所有的行为习惯、性格特征、语言、技能等,都要在家庭教育中打下基础。这个基础打得好,孩子后续的成长就会顺利很多,如果打不好,孩子在未来的成长路上就可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往往是被严重忽视的。因为它没有具体的教学形式,也没有具体的教学大纲,我们很多父母就算意识到“家庭教育”的存在,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中国,第一个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家庭教育”的学者是陈鹤琴老先生。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儿童教育”的泰斗级人物,也被称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他早年毕业于清华学堂,随后公派到美国,师从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在那个时候,跟陈鹤琴同为杜威学生的,还有后来成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创办南开大学的张伯苓,以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1918年,陈鹤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正在他准备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他收到了来自当时国民政府的邀请,于是他应邀回国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儿童教育学的教授。回国后,陈鹤琴便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中国的儿童教育。
回国后的第二年,陈鹤琴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他便以自己的孩子做为研究对象,开展适合中国儿童的家庭教育研究。在长达数年的研究中,陈鹤琴详细记录了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和分析,然后把研究成果编辑成书,也就是我们正要阅读的这本《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这本书中,陈鹤琴记录了100多个真实案例,总结出了90多条适合中国家庭的教学方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家庭教育》这本书是陈鹤琴留给所有中国父母的一本育儿宝典。
关于家庭教育,我们第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家庭教育教什么?根据陈鹤琴的这本书,我把家庭教育需要教的内容划分为三大类:第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二,培养良好的性格;第三,提高孩子的见识和见闻。
第一:培养良好的习惯
小孩子生来是没有什么行为习惯的,他们大部分的行为习惯都是在成长中慢慢养成,而养成这些行为习惯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家里。
根据陈鹤琴的观点,孩子需要培养的第一个良好习惯是卫生的习惯。在《家庭教育》这本书中,陈鹤琴花了很大的篇幅介绍儿童卫生方面的培养,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已经不适合现代生活了。不过,对于现代生活来说,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总原则是不变的,比如早晚要洗脸刷牙、 饭前饭后要洗手、垃圾要丢到垃圾桶等。
除了卫生的习惯外,礼貌的习惯也是家庭教育的重点,比如出门要跟家人说再见,拿别人给的东西要说谢谢,见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等等。这些看似很普通的习惯,放在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身上,就会显得非常有教养。相反的,如果我们从小不注意去培养这些行为习惯,长大后再想让孩子养成这些习惯就会非常困难了。
第二:培养良好的性格
除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也是家庭教育中重要课题。孩子的性格有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但更多的是在家庭成长中养成的,而且大部分就是从父母那里学习过来的。所以,想要孩子养成什么样的性格,我们就得以身作则地表现出来。
陈鹤琴在书中就提到一个例子,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去骗小孩,小孩想吃饼干,大人就把饼干藏起来,然后说饼干吃完了;妈妈要去上班,明明要到晚上才能回来,却要骗孩子说妈妈很快就会回来。这些欺骗孩子的行为,不仅会误导孩子对事物的判断,还会导致孩子对大人的不信任,让孩子养成了不诚实的性格。陈鹤琴认为,类似这样的行为,在家庭教育中是不可取的。
我们想要孩子诚实,自己要先做到不欺骗他;想要孩子有耐心,我们自己要先做到不着急;想要孩子保持安静,我们自己要先做到不大声喧嚷;想要孩子学会分享,我们就要在孩子面前展现主动分享的行为。
以此类推,想要孩子爱读书,我们自己要先拿起书本;想要孩子爱运动,我们自己要先行动起来;想要孩子不玩手机,自己就得先把手机放下。
第三:提高孩子的见闻和见识
除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性格外,家庭教育的第三个任务是提高孩子的见识和见闻。对于幼儿期的孩子,他们还没有形成阅读和理解的能力,他们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来获取的。
孩子看的东西越多,亲身体验的事情越多,他们能够懂的事物也就越多。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地多带孩子去看新的事物,去体验新的事情。看的人多了,孩子自然就可以消除怕生的心理,看的动物植物多了,孩子认识的事物也就越多,去公园、游乐场、菜市场的次数多了,孩子自然可以懂得更多社会生活中的事物。
对于学龄期的孩子,我们就得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去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去感受不同的人文地理,甚至还需要给他们体验困难和失败的机会。
作者:陈钊(笔名:阿金,Jacking),工学博士,曾作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赴德国进修学习,现回国从事新一代核电技术研发工作;科普爱好者,科学网核能科普类博主,曾应邀为老牌科普杂志《百科知识》撰写多篇科普文章;新晋奶爸,育有一儿一女。更多读书笔记,请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单爱(ID: simplelove201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