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近几年发现因原有的原子矩阵算法不完善,使得许多相关研究文献甚至是高校教材中的计算往往出现不符合反应事实的很大误差。于是,我进行了专项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完成了一本学术专著。现以书中经修正的原子矩阵算法新解与两个相应文献作对比为例,简介此项研究成果如下(解过程此处从略):
1、新解修正了高等院校化学反应工程类教材错误
【例】甲烷高温水蒸气变换反应
以CH4为原料通过(高温水蒸汽)变换反应可制取合成气(CO+H2). 原子矩阵列冠名序为CH4, H2O, H2, C, CO, CO2, C2H6, 行冠名序为C, H, O, 对原子矩阵作r2-4r1, r2/2, r2-r3, c2↔c3等一系列初等变换得最简行阶梯形, 遂据对应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得基础独立反应方程组:
CH4=2H2+C
CH4+H2O=3H2+CO
CH4+2H2O=4H2+CO2
2CH4=C2H6+H2
此解完全符合该反应体系中甲烷作为进料反应物在高温水蒸气作用下旨在生产合成气(CO +H2)的基本要求. 而引文[12]却由于原子矩阵结构及其初等变换等方面存在问题,得出了有很大偏差的独立反应方程组:
CH4=2H2+C
3C+2H2O=CH4+2CO
2C+2H2O=CH4+CO2
1.5CH4+0.5C=C2H6
2、设中间产物反应体系的反应机理
通常在原子矩阵排列中只要将起始反应物排在前秩阶单位子阵中即可得到正确的基础解, 但是在中间产物既必须是反应物又同时必须是生成物的特殊情况时就须参照含同分异构体的反应体系的原子矩阵的排列方式才能得到正确的基础解, 即由于包含反应过程的惰性组份, 故应采用原子矩阵算法的物质结构附加限制形式。若有中间产物,则须将中间产物同时分别排列在秩阶子阵中与之后的子阵中。
【例】据引文[15]所述,在利用天然煤炭在封闭体系合成氨以及含碳产品联产体系中测得包括原料碳、水、氧气、氮气,中间产物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酸、甲醇、水、氨以及产物尿素、氨、甲醇、甲酸、甲酸甲酯和碳铵(碳酸氢铵),共计12种物质。由以上所述含有中间产物的原子矩阵排列规则,对此反应体系可排列出“19列10行”的长方原子矩阵。
修正的原子矩阵算法解出的基础独立反应方程组是:
1. N2+3H2=2NH3
2. O2+2H2=2H2O
3. 2C+O2=2CO
4. C+O2=CO2
5. 2H2+CO=CH3OH
6. O2+CH3OH=H2O+HCOOH
7. CH3OH+ HCOOH = HCOOCH3+H2O
8. 2NH3+CO2=H2O+(NH2)2CO
9. H2O+NH3+CO2=NH4HCO3
由此解可知,在此反应体系中的水是兼具起始反应物与中间产物双重角色的物质,显然第二个反应方程式不符合水作为起始反应物的基本反应事实,但由于仅有10个行冠名所限,在前秩阶子阵中无法再增加第11个列冠名。故此解提示,此反应体系中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不同的反应体系,即水的分解反应与其余反应分属两个反应体系。也就是说,首先是由水分解反应体系产生氢气和氧气;然后是氢气、氧气、碳、氮气、水作为后一反应体系的起始反应物,中间产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酸、甲醇、氨、水以及产物尿素、氨、甲醇、甲酸、甲酸甲酯和碳铵(碳酸氢铵),共计12种物质。由以上所述含有中间产物的原子矩阵排列规则,对此反应体系即可排列出上述一个“19列10行”的长方原子矩阵。以此修正的原子矩阵算法解出的基础独立反应方程组则是上述解,完全符合反应事实。故此可知,文献分析与表述的反应体系有误。
再则,文献以原有原子矩阵算法解出的独立反应方程组是:
N2+3H2=2NH3
2C+O2=2CO
C+O2=CO2
C+H2O=H2+CO
C+2H2O=2H2+CO2
2H2O=O2+2H2
2NH3+CO2=H2O+(NH2)2 CO
H2O+NH3+CO2=NH4HCO3
2H2+CO=CH3OH
CO+CH3OH=HCOOCH3 ?
O2+2CO=2CO2
2H2O+2CO2=O2+2HCOOH ?
2H2O+2CO2=2O2+HCOOCH3 ?
O2+CH3OH=H2O+HCOOH
H2O+CO=CO2+H2 ?
3H2+CO2=H2O+CH3OH
HCOOH+CH3OH=HCOOCH3+H2O
2CO2+4H2=O2+2CH3OH ?
H2+NH3+2CO2=CO+NH4HCO3 ?
2CO=C+CO2 ?
显然,文献此解也是存在很多不符合反应事实的错误。
因此,对原子矩阵算法的修正是非常必要的。
1/0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湱鈧懓瀚崳纾嬨亹閹烘垹鍊炲銈嗗笒椤︿即寮查鍫熲拺闁告繂瀚埢澶愭煕濡灝浜圭紒顔肩墦瀹曞ジ鎮㈢粙鍨紟婵犳鍠楅〃鍛涘Δ鍛闁挎洖鍊归悡銉︾節闂堟稒锛嶆俊鎻掓憸缁辨帡鎮╅悜妯煎涧婵烇絽娲ら敃顏呬繆閸洖妞介柛鎰ㄦ櫆閺嗕即姊绘担鍛婃儓闁归攱鍨圭槐鐐存媴閸撳弶缍庨梺鎯х箺椤鐣锋径鎰厪濠电偛鐏濋崝婊堟煟濠靛嫬鐏叉慨濠冩そ閹兘寮堕幐搴敤闂備胶鎳撻崵鏍箯閿燂拷:0 | 濠电姷鏁告慨鐑藉极閸涘﹥鍙忛柣鎴濐潟閳ь剙鍊块幐濠冪珶閳哄绉€规洏鍔戝鍫曞箣閻欏懐骞㈤梻鍌欐祰椤鐣峰Ο琛℃灃婵炴垶纰嶉浠嬫煏閸繃鍟掗柡鍐ㄧ墛閺呮煡鏌涘☉鍗炲箺婵炲牊鐓″铏圭矙濞嗘儳鍓板銈嗗灥椤﹂潧顕f繝姘櫜闁告稑鍊婚崰搴ㄥ煝鎼淬劌绠氱憸搴敊閸曨垱鐓涘璺烘濞呭棛绱掔拠鑼妞ゎ偄绻橀幖鍦喆閸曨偆锛忛梻渚€娼ф灙闁稿孩鐓¢幃鐢稿閵堝棌鎷洪梺鑽ゅ枑濠㈡ê鈻撻埡鍛厵闁告垯鍊栫€氾拷 | 濠电姷鏁告慨鐑藉极閸涘﹥鍙忛柣鎴f閺嬩線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顭烽弻锝夊箛椤掍焦鍎撻梺鎼炲妼閸婂潡寮诲☉銏╂晝闁挎繂妫涢ˇ銉х磽娴e搫小闁告濞婂濠氭偄閸忓皷鎷婚柣搴f暩鏋┑鈥茬矙濮婃椽宕崟顒€娅ょ紓浣筋嚙閻楁挸顕f繝姘╅柕澶堝灪閺傗偓闂備胶纭堕崜婵嬫晪缂備焦鍔栭惄顖氼潖濞差亜宸濆┑鐘插閻g兘鎮楅崗澶婁壕闂佸綊妫跨粈浣虹不閺嶃劋绻嗛柕鍫濆€告禍楣冩⒑鐎圭姵顥夋い锔诲灦閸┿垹顓奸崱妯肩Ф闂侀潧臎閸涱垰甯掔紓鍌氬€风粈渚€宕愰崫銉х煋闁圭虎鍠撻崑鎴澝归崗鍏肩稇闂佸崬娲弻锝夊棘閹稿孩鍎撻悗娈垮枟婵炲﹤顫忕紒妯诲闁惧繒鎳撶粭鈥斥攽閻愭彃绾ч柣妤冨Т閻g兘骞囬弶鎸庡祶濡炪倖鎸荤粙鎴炵閻愵剚鍙忔俊顖滃帶娴滈箖鎮楀鐐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圭€瑰嫭鍣磋ぐ鎺戠倞鐟滃繘寮抽敃鍌涚厱妞ゎ厽鍨垫禍婵嬫煕濞嗗繒绠婚柡宀€鍠撶槐鎺楀閻樺磭浜紓鍌欒兌婵箖锝炴径鎰﹂柛鏇ㄥ灠缁犳盯鏌涢锝嗙妞ゅ骸绉瑰铏圭矙濞嗘儳鍓炬繛瀛樼矤娴滎亜顕g拠娴嬫闁靛繒濮堥妸锔轰簻闁哄倸鐏濈紞鏍ㄦ叏鐟欏嫷娈滈柟顔煎槻楗即宕ㄩ褎姣夐梺姹囧焺閸ㄩ亶銆冩繝鍌ゅ殨闁哄被鍎辩粻鐟懊归敐鍛础闁告瑥妫濆铏圭磼濡崵顦ラ梺绋匡工濠€閬嶅焵椤掍胶鍟查柟鍑ゆ嫹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0 15: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