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很多高校的博导们年终沉浸在收获的喜悦时,我却陷入深深的恐惧里,无论作为个人研究还是指导学生,所获得的成绩都不足以为荣,即使是从近三年的成绩算起也是得到同样的结论和感触。
从一个在读博士转变成博士生导师,这个过程由于脱离了原来的就读学校使得我一开始无所适从,就像每个一开始当博导的老师一样,我开始了不断招收博士生的博导生涯。十几年过去了,即使不断地想证明什么,但是在事实面前和其他博导的业绩对比之下,我还是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段失败的经历。我可以归结为研究方向的差异,也可以归结为学校的环境,甚至可以归罪为学生的“懒惰”,但是都不能掩盖自己的失败和缺失。
时间还是从博士期间说起,当导师严肃地宣称必须三篇SCI收录论文才能毕业的之后,我从老师家里出来发觉脚踩在地上似乎都是棉花的感觉,九九年我根本都不知道什么是滤波的年代,压力不约而至,无意再回忆多少,也不必吹嘘的多么辉煌的过去,当时在巨大的压力下没有时间考虑其他,其实是非常恍惚的三年,回想起来这有时反而是一种有利的因素,没有考虑奖励、工作、前途、考核、还是以后晋升职称... 其实回忆出来的最大的感受是不断地看文献,不断地想下一篇的着手点,因为不满足要求就不能毕业,周围普遍存在着读了四五年老博士,在夜深人静的校园里游荡,博士肆业和博转硕的退路也许是当时博士招生大跃进的时期不少人选择的退路!同时也面临着回到老家,满村子的人都以为博士生是一个多么厉害的无所不能的“怪物”。这些无形的压力和不断灌进肚子里的咖啡让一个人变得鸠形鹄面,或者香消玉减。
我想强调:读博士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纯粹的过程,它不必也不需承载你过多的期望和功利,读博的过程它是一个灵活的过程,它不应该把过多想法地放在导师的身上,读博它是一个生涯的开始,它开启了你科研的路程而不是结束这个路程。
我还想强调:灵活是科研的精神,是科研的灵魂,你不要怀疑你做的是否有意义,而是把它变得如何有意思并从中发掘出它的意义,不用举那些著名的科学家的例子,就是垃圾论文对于读博士的你都有意义,因为你还没有到一开始就考虑大问题的境界,也没有老外那种宽松的读博环境,不断地批判地、交叉地、广泛地读文献,实验你的想法,整理处线索,根据你的结果投稿,根据审稿意见辩解你的意义所在和技术正确性,这是你投身科研路上必要的训练和必经的过程,你无法避免也无法逃避,即使多年之后看到这个论文,它真的是垃圾!
再强调的是努力,如果你总是期望那个灵光一闪的“创新点”,那么也许是可能的,但是概率非常低,否则你概率论根本没有学好,没有大量的阅读和对于背景的了解,这个出现灵感的环境你不会培养出来的,不会持久的,抑或你期待别人给你灵感而不是指引方向,那你就是大谬不然!
把这些不好的词句加在别人身上总是简单的,剖析别人总是非常容易,因为感觉到不到别人的痛楚,剖析自己总是很难,因为没有下手就已经找好借口,它非常疼。如果狠心的话,这还是非常必要的。好好解剖自己:
1:首先是懒惰,没有再保持以往不断追踪文献的习惯,没有保持不断思考的锐意;
2:慢,看书和文献特慢,可以虚伪地归结为年纪的原因,其实不是;
3:杞人忧天的因素过多,总是想一些不如意,却不反省自己不足;
4:急躁,买了无数的书,下载了无数的资料,却不能深入地专研下去,摸摸这边,看看那边,摇摆不定,方向非常不明确,至今不知道是否改变方向,还是这样为了应付考核,不断沿着一个方向做下去,不过起码我开始真正地看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了,而不是转发一些消息冒充自己是个专家;
5:笨,一直以为笨是个贬义,当阅读到一定的程度,我不断暗示自己,世上可能真的有天赋这个东西。但是没有天赋也不是不能做科研的借口,只是可以当成自己成果少的遮羞布!
当一个表格放在我面前时,我无法淡定,那就是自己有什么成果,包括两项,一个科研成果,一个是育人的成果,我都无法像过去考试一样充满信心地下笔考下去,因为我知道最终成绩是不合格,充满嘲讽意味的事实是自己还挺满足!
人生在世各有不同,有人活长短,有人论黑白,有人争高低,有人走宽窄,大家各有所执,各有所求,各有所需,不到最后,谁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分子还是分母。
人们总是说我以后会好好努力的,我会好好干,给自己一个比较好的期望,具体的怎么好好努力却有时是NPC问题,如果不提前给自己一生打个失败的标签的话,我最后还是不免落入俗套,加油,达瓦里希,2019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