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ijiansh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eijianshi

博文

关于SCI刊物论文数量和质量定义的看法

已有 3853 次阅读 2017-12-9 18:0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总能遇到一些人,看人家发表的SCI刊物论文数量多了,就认为人家在灌水。而他们动辄拿出自己发表的为数不多的几篇研究,试图吹牛告诉别人自己的研究如何如何,当其实他们在贬低他人否定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同时,变相也是否定了自己。


还有一些人试图要鼓吹研究的系统性,其真实的目的为了好申请经费和发表论文,其实生物学领域的系统性本来就是扯淡。在无法全面评价某人的研究论文真正的科学价值的前提下,数量要远重与质量。


等我有空,好好补充一下。


非常感谢有人反馈和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我前几日出差,刚回到单位。上次因为事情比较多,草草写了开头,这次做一下补充和详细阐释(今天也只能抽点时间写一部分)


科学研究往往以论文、书籍或者其它出版形式(如技术性报告)展示出来,因为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不同,每篇论文所展示的篇幅和解决的具体问题不同。那生态学来讲(之前亦是隶属于生物学学科),分成若干研究层次,系统亦划分不同层次不同尺度和不同规模,有些研究不可能在一篇论文展现出来,所以又出现了若干系列。SCI论文亦不例外。但受制于研究者水平的高低、研究对象的不同,有些人限于研究或者认知水平,不能一次在论文中详细阐释自己的研究发现,后来发现自己的不足,又赶紧再补充发表,很多很多,这种人如果自称系统就有点有失偏颇,不是吗?!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比如在一片无遮无挡的大草原上,两个人都要去10公里外的一座寺庙,聪明人走直线过去,笨蛋饶了8字圈歇了四五次到达目的地,但笨蛋说自己走的更踏实。既然都是要到此地,当然一次性搞定最好了。当然,遇到特别复杂的问题,人的认识也是由浅入深的一个过程,无可厚非。很多研究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比如解决树叶或者人体器官的两侧对称的测量问题,一篇论文基本就可以搞定了,但是有的人限于水平,可能走了很多弯路,最后的论文才提出了更为合理的方法,那么这种所谓的系统性也是值得怀疑的。对于医学领域,比如癌症的扩散,如果之前没有详细的研究,那么癌症不同发展时期研究人员对此种癌症的认识本身可能不是全面充分,发现在某种情况下(比如某种药物的治疗下,饮食的定类定量性条件下),癌症朝其它另外一个器官转移的可能性更大,而在另外一种情况下,朝另外一个器官转移的出现的概率更大,那么发表多篇的论文详细介绍这些发现和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系统性更能得到认同,但是因为治疗手段和辅助的治疗环境的组合千差万别,可能发现层出不穷,那么最后再总结系统化,当然代表了研究的系统性。但是如果只是研究树叶的两侧对称的数学测量方法,是否继续需要待着原地踏步呢?!当然不需要!如果强迫一个从事方法论研究人做到所谓对某一研究对象研究的系统化,这不愚蠢吗?很多从事生态模型和方法论研究的人员,研究论题和研究对象往往经常变化,但总离不开数学和计算机的手段,但是有趣的是,每当这些人(即使对于那些研究能力非常强的研究人员)在申报国家项目时,总是会遇到来自另外一个研究领域比如类似肿瘤研究专家的嘲讽,认为不系统,动辄给人家“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评价,其实这主要是这些评审专家自身囿于专业限制,无法做出正确或者说“全面”的衡量。而希望能找到同类专家,其实也是比较难的,能够理解。有些研究,是一篇论文就能写清楚的,有些研究,则是需要多篇论文系列阐释的。但是并不代表后者水平或者技术手段更高,因为前者不是后者能研究出的,而类推,前者也不一定能搞定后者的研究。研究对象的系统性或者说封闭性程度如何决定了研究是否需要系统性研究,但是很多学者不能否定地推测,则是因为自己水平不够,一个目标饶了很多弯路,最后发了多篇论文才达到或者接近达到目标,但是因为各种背景关系,使得其大量在国外高影响因子刊物发表,其实未必多有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系统性只是自欺欺人。因为生物科学领域庞大,如果算上生命科学医学领域,则研究系统与系统间差别如鸿沟,分子生物学或者遗传基因学技术手段相近,使用的行话相互还能听懂,但是若将一个骨科研究人员放到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比如考察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空间因子关系的变异分解技术),怕判若鸿沟。而研究尺度的不同,更容易导致面对不同的两个研究论题单篇论文和多篇论文的差异。而亦不能就研究尺度的差异本身包含孰优孰劣做出论断,科学发展总体是齐头并进的过程,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能领悟到,则说明头脑被自身专业限制地太死,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定式,不敢跨越雷池一步,应该读读哲学领域的著作了,否则即便短期内得到一些头衔,但终不能被科学界真正认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32635-1088927.html

上一篇:植物、变温动物春季物候发生时间预测最新方法
下一篇:关于测量植物叶片两侧对称性的新方法
收藏 IP: 221.181.1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