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11月份收到志飞新书《石头记》的时候,恰逢徐州出差回武汉的路上。不到一年时间,志飞的另一本译作《发现珍稀宝石与矿物》问世。
亿万年来,地质作用可以形成令人惊叹的矿物,但相同的力量却也经常毁坏它鬼斧神工的创造,这其中很少有晶形完美的矿物能幸存下来。
能被人们发现、收集,进而欣赏这些矿物的美丽,实属不易。偏偏这世上,还有一群人,我们称之为地质工作者,他们专门探寻它们的存在——发掘,记录,呈现,把这些美丽的东西拼凑在一起,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学问。
的确,每一颗精美的石头都是一份地球的珍贵档案,每一种矿物都诉说着一段地球的往事。通过这些不说话的见证者,可以看到地球沧海桑田的变迁,亦有发掘者偶遇它们的欣喜与快悦。
打开《发现珍稀宝石与矿物》,里面有超过400张珍稀宝石与矿物的写真照片,呈现了260种地下奇珍的瑰丽容貌、翔实数据及有趣的事实,这几乎包括了已知的所有矿物和宝石品种。在讲述它们的时候,作者按照自然元素、硫化物和硫盐矿物等分类,一步步将每一种矿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它们名称的由来和主要产地展现出来。
在翻译原著的基础上,志飞还特别添加了各种矿物在中国的产地,对国内的读者来说,这无疑又是一本实用的寻宝图鉴。
本书的译者,好友马志飞,地质工作者,一席演讲嘉宾,也是一个值得我学习的辛勤笔耕者。我时常感叹,在那样繁重的工作状态下,他是如何安排时间,又是如何兼顾家庭、工作和兴趣爱好的。
2017年六一儿童节前夕,百科全书系列的写作顺利完成,团队部分成员在清华大学地质角小聚,志飞穿着一件红艳艳的衬衫,喜气洋洋地聊这聊那,原本是开总结会,随意吃喝聚餐,可他还不忘随身携带家伙什——一只不起眼的工具包。工具包鼓鼓囊囊,打开看来,里面有关地质工作的工具应有尽有。
我帮忙拎着工具包,志飞端着相机,在地质角的各色石头面前,一动不动地端详起来。志飞拍照,王力解说,玉波做听众,我则站在他们后面傻笑。
《石头记》出版,连带后面受邀做《一席》演讲,一时间,志飞被称为标准的“文艺”青年。可我觉得,他不但“文艺”,更有一种质朴的脚踏实地在里面。论语有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还是称志飞为“文质青年”吧,“文质青年”更符合他的特点。
他是周围同龄人里值得我学习的榜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 1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