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蜂同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yanc

博文

“吊丝”炼成记 精选

已有 12854 次阅读 2017-6-21 00:09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博士生, 昆虫学, 华南农业大学, OSU

“吊丝”炼成记

陈华燕

受华农大许老师和刘老师的邀请,上个周五(616号)下午在华农大农学院做了个关于在美国读博士的报告。

回国之前,刘老师问可不可做一个报告,讲讲在美国读博士的经历,因为很少有人做过类似的报告,应该会有同学感兴趣。做报告前,跟我的师兄Elijah在惠州南昆山采了一个多星期的标本,期间聊到了我们即将做的报告的内容。为了展示正能量,题目取为了“The challenges and benefits of an Entomology PhD in USA(在美国读昆虫学博士的挑战与机遇)。其实我最想起的题目是吊丝炼成记。我觉得后面那个题目更适合我目前的状况。与别的来做报告的牛人相比,我就是个吊丝嘛,文章不多,影响因子还低,念了快四年了还没毕业。所以我跟师兄开玩笑说,我的报告将讲述一个失败者的故事。但是,我觉得吊丝也是可以有有趣的故事可讲的,说不定吊丝哪一天还能逆袭呢?最后,我决定了讲在美国读博士时是怎么上课,怎么教课,怎么做研究,怎么做社会服务以及怎么生活的。如果能够对一些同学有所启发,那就是万分荣幸了。

首先讲的是上课。在美国,至少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昆虫系,课程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只有上完所用的必修课程才能够参加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是美国博士教育最重要也是最变态的考试,没有之一,只有通过了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才能够参加博士答辩。其次,课程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昆虫学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以及培养成为一个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员所需的能力,比如写作的能力,做报告的能力,以及申请基金的能力等。但是,上课的压力是很大的。首先,课程非常多,我们的研究生手册上单单昆虫系规定的必修课程就有9门,导师和学术委员会往往还会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加修几门,这样加起来,课业就非常繁重了,而且往往要2年左右才能修完全部课程。其次,每门课都要读非常多最新发表的论文,读完还得讨论。一般是这样,每门课程一周两节课,一节教授讲点基本的知识,然后布置两篇论文去读,每篇论文短的十来页,长的三四十页,然后第二节课由某个同学先来简单介绍这两篇论文的内容,然后带领各位同学一起讨论,比如这两篇论文的研究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有待改进。这样一门课下来,往往要读几十篇原始文献。十门课,那就是几百篇了。当然,这应该不算啥。哪个在美国读博士的没看过几百篇文献?

但是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经常跟我的朋友开玩笑,像这样上课,上了几年,想不牛都很难。我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出来混的早晚得还。这句话在我看来有两层意思,第一,如果真的只是想来混混,将来很有可能会死的很惨。第二层意思是,出来混,你付出的努力总会得到某种方式的回报。比如说,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是最变态的考试,会考察本专业各个方面的知识,但是通过上课,通过你阅读和讨论过的文章,对通过这个考试是非常有帮助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常常说,隔行如隔山,但是通过上课和读文章,你可以了解到很多领域的知识,在听别的领域的讲座时就不会感觉到是在听天书。

第二,教课。俄亥俄州立大学(OSU)的昆虫系要求博士研究生必须至少当助教教一个学期的课,当然,如果你的导师没钱,整个博士期间可能都要当助教,像我就已经当了两年助教了,可能还要做到毕业。我认识的一个哥们,他说他一入学就开始当助教,到毕业的时候,整整教了6年的课。这么个教课法,毕业的时候可能课讲的比很多教授都还好了。我不知道别的学校是怎么样的,但我们OSU生命科学教育中心的助教那是有挑战的,合同规定的是每个星期要工作20个小时,但是一般都要超过20个小时,所以往往没有多少时间去做自己的研究,这是我们很多博士生没有发很多论文的原因之一;而且教课那可是实打实的教的,我之前做了3个学期的普通生物学实验课的助教,一个星期上两节,每节2个半小时,一节一个班,一个班25个学生。说是助教,但实验课教授不来也不管,全部由助教负责,基本相当于实验课的主讲了。更要命的是,学生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很聪明,有的真的很让人无语,不想学习,但又要高分,天天给你发邮件问为什么分数这么低。这个一点都不好玩。当然,教课也有很多好处,比如说,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国际生来说,教课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基本上不能开口跟人说话,后来教课后,逼着讲,虽然还是讲的很烂,就像我的普通话也很烂一样,但至少敢开口说了,而且也流利了很多。一个更重要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教课水平,我个人觉得,如何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把一个复杂的概念教会学生,这真是非常了不起的本事。另外就是,学生中总有那么几个毛孩,如何处理好跟这些学生的关系,也是要靠真本事的。

第三部分我要讲的是如何做科研。所谓研究生,那做研究肯定是最重要的了。我觉得不管在哪里念博士,最重要的挑战应该都是差不多的,那就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在美国,大多都非常注重独立性,所以另一个挑战就是,你要自己去寻找自己的研究兴趣,当然了,你的研究兴趣最好是跟你导师的研究兴趣是相似或相近的,因为这关系到研究基金的资助。而独立性也就成为了在美国念博士的好处之一,这是非常好理解的,不管你承不承认,读博士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如果做的是东西是自己想做而且喜欢的,这种痛苦就会大大减小。

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是,找到你研究的所爱,或者至少爱你正在做的工作。

下面讲讲我个人的例子。我在华农读研究生的时候,做的就是寄生蜂的分类,这里显示的类群是我的部分工作。我喜欢分类,正如我的美国导师说的那样,做分类是最容易获得满足感的,因为昆虫的种类繁多,你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别人从来都没见过的虫子,而且它们的多样性让你永远保持有好奇心。做分类,见了很多虫子后,你自然而然就会想,昆虫的多样性这么丰富,可是为什么呢?它们是怎么进化的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所以我的第二个研究兴趣就是这些虫子的系统发育,即这些虫子是进化而来的。然后接着就是第三个问题,既然这些虫子的关系是这样的,但是是什么决定了它们是这样进化的呢?这就是我的第3个研究兴趣了。虫子都是靠化学感受器来寻找食物和配偶的,所以这些编码化学感受器的基因很有可能是促进这些虫子分化,形成新种的决定性因素,通过比较分析这些寄生蜂的基因组,尤其是编码化学感受器的基因,是很有可能为解释这些种类的形成机制找到答案的。

我的第二个建议就是,你手头上最好有一个主项目,同时有23个替补项目。这是我的加拿大导师Lubo Masner博士建议的,即使有一个项目做不出来或者进行的不顺利,至少你还要替补。用我们的俗话说就是,别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注:Lubo Masner博士在5月初我们访问加拿大国家昆虫馆的时候给我们几个小年轻介绍了他做研究超过半个世纪的经验与哲学,我录了视频,有空再把他的话整理成文字)

我的第三个建议是,寻找合作。现在的研究项目越来越需要多国的合作。我的合作者来自好几个国家,将来可能还会更多。那这么寻找合作者呢?有时就一个简单的邮件可能就搞定了,所以你觉得哪些科学家会对你的研究有帮助,那就给他们发邮件吧,只要有一个人答应你就算是赚了。(注:后来跟一些同学聊天,似乎合作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还会参杂各种不可思议的因素,至于是什么因素,此处省去很多字,自己猜吧)

第四部分,社会服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教授的三大职责应该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做为一个博士生,我们是被希望将来成为教授的,所以博士的培养内容就包括社会服务的训练。我们系每年都有各种各样邀请公众来参观实验室或举办昆虫学讲座的活动。据我所知,国内这样的活动还很少,希望以后能多起来,这样老师和学生都有更多向公众介绍自己研究工作的机会。

第五部分,生活。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博士生不值得拥有生活,因为你将与实验谈恋爱,把办公室当家。但我觉得这样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本来念个博士都够苦逼的了,如果还没有生活,没能找点乐子,那还让不让人活了嘛?我在美国的第一年,就是整天呆在实验室,差点得了抑郁症。后来觉得不能再这样子了,一咬牙,花光了所有积蓄买了台专业相机,玩起了虫子摄影,看到漂亮的虫子和照片,整个人都舒畅了起来。后来又用照片在科学网上写虫子的科普博文,有几篇博文还被一些科普杂志拿去再发表,而且还有一点点稿费,这倒算是个意外的收获。可能有些老师或同学认为,写博客是不务正业。但我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你写的博文是有关你研究的科普的,反而会对你对研究有帮助。有时候我们看文献的时候,老是感觉看完了就忘了,但是如果你看完后用你自己的话写成一篇科普文章来介绍给非专业的读者,你不仅能够记得牢,而且可能在写的过程中对文章有新对理解,甚至可能给你自己的研究带来启发。

致谢:非常感谢许老师和刘老师的邀请,让我有机会重回母校,又见到很多熟悉的老师和朋友,以及有个与各位老师和同学交流的宝贵机会。


1. 为了给“吊丝”配个图,这个蜘蛛让我拎着扯丝都快给扯没了。罪过!


2.“出来混”?


3.早晚得还!


4.分类是真爱



家乡的虫子就是特别可爱!



图5. 无垫蜂


图6. 无垫蜂


图7. 无垫蜂

图8. 螳螂


图9. 姬蜂

图10. 灰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1302-1061978.html

上一篇:虫儿飞
下一篇:每只钩腹蜂都是个传奇
收藏 IP: 183.60.228.*| 热度|

34 黄智勇 侯沉 王宇 彭贯军 朱朝东 黄永义 武夷山 林俊 张鹏举 黄仁勇 石磊 郭向云 史晓雷 冯大诚 张海权 姚伟 梁洪泽 李东风 柴栋梁 冯兆东 郭文炎 赵序茅 朱志敏 吕喆 余海涛 张忆文 刘熠 梁红斌 高仰明 张志刚 欧宗瑛 杨顺楷 ericmapes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